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视阈下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肩负着批判和创新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体化为特定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社会改革的监督者、政治民主的推动者、精神文明的守护者、公共话语的建设者. "仰望星空"和"脚踏大地"是人文知识分子社会角色未来重塑的两个支点.前者旨在参与全球文化对话.后者旨在回归中国文化土壤,二者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好人格,既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人文知识分子作为人文精神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学术人格修养。这包括:培养专业精神,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创建性的成就;关注社会,为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独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摒除浮躁作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高校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晚清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在反传统的文化批判与激进的政治实践追求中得以逐渐彰显,其在催化国家政治命运现代转型的同时却也圈定了以政治价值取向为终极目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其结果是政治色彩的过度浓厚极度地干扰了文化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架构的建设,缘此又导致了群体文化失重感的产生.最终在中西文明较量中一度代表了激进阶层的知识群体沦为保守的一族. 相似文献
4.
吴明刚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63-66
中国韵文绵绵三千年,其人文精神表现在: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浓郁的悲悯情怀;民胞物与的人生态度与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自由精神的追求与崇尚高尚的人格。它涵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代表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应该从古老的中国东方文化中吸收智慧和养料,从精神价值的深度去开掘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蕴涵,对世界人文精神的重建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缩削的情况,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原因: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知识分子价值的评估体系、时代语境、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思潮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现状.对此进行讨论,是希望知识分子能明确自己的社会立场和社会责任,推动民族文化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阎真的《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三部小说不仅真诚地直面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更以深刻敏锐的笔触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渴望与心理脉动。既渴盼现世生活的愉悦,又奢求人文精神的坚守;既呼吁传统的道德意识,又无法避免自我消解;貌似积极寻求,实则自闭狭隘。集中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的迷障,也为新的探求生成了参照。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中最主要的就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在电视媒体中"无人新闻"、"弱势失语"、"庸俗娱乐和低级趣味"现象比比皆是,电视商业化使"人"的缺位成为突出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重建我国电视的人类生存关怀、电视报道的平民化、电视接受的亲和性和电视栏目的个性化,在电视传播中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胡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23-25
知识分子,一批特殊的群体,在东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所特有的批判精神更是让其成了时代的洞察者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及其批判精神表现的尤为突出典型,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知识分子本质特征,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许金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俄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有着明显差别。俄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是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命运,具有批判精神,同情劳动人民。他们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较早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明和思想,当他们以西方文化视野观察俄国落后的专制制度时,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意识。他们与政府对立,以人民利益的代表自居,希望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但这不仅没能得到专制政府的认可,也没能得到依然保持着传统思想的民众的支持,在国内陷入孤立。俄国赶超型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进程,使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存在着许多致命的弱点,充满了矛盾性和乌托邦性,在其思想深处还没有完全摆脱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旨在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进行反思,同时通过清理"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与立场,对中国社会转型等背景下的90年代文化特征、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担当及文化重建等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一个独特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特性和品格.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正是知识分子的第一品性.而直面现实,高扬批判精神,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的视角致力于美和善的社会的构建,则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责任.长期以来,知识分子的这一特性遭到了遮蔽,使得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日渐模糊和迷茫.面对社会现实,中国亟需凸现知识分子的独特性,并亟需形成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13.
乡村发展的各种问题不仅构成了中国近百年来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同时也为中共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无尽可供思考的问题。那么批判型知识分子同乡村发展有何关系呢?中国乡村发展又需要怎样的批判型知识分子呢?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于建嵘、陈桂棣吴春桃夫妇及周立太为案例展开分析了批判型知识分子的特质,其推动乡村发展的条件与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发展对批判型知识分子的要求,最后指出中国乡村的发展需要更多批判型知识分子的关注与参与。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就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霍克海默分析了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马尔库塞探索了新阶层知识分子的出现及其意义;哈贝马斯则指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担当.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被称作“士”,其基本特征是:一、重政务,斥技艺,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但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二、一身二任,既与统治阶级关系密切,又要代表社会良知,心态矛盾;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四、重学习、思索和实践,同时又偏于保守、轻视创造。 相似文献
17.
18.
林语堂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他所坚守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解.林语堂从"语丝"时期激进的社会批判转化为"论语"时期社会批评和文化建设并重,其态度的变化标志着评判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重建,他在原有的道德-政治尺度之外,又增加了文化的尺度,社会角色也由单一变为双重.在这双重角色中,林语堂更看重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是伴随着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发生的,在这一发生和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意识,有相当程度的西方文化素质,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这一新型群体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涤下,内部在对待工农大众的态度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化,勾勒出了三大知识分子类群的明晰分野,这一明晰分野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标志着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转型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天津社会科学》2019,(4)
在构建价值世界的过程中,作为"类活动"的实践使人以自为的生存方式成为主体。自由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实践在本质上体现着对于自由的追求。人文精神是以"地道的中文词"体现出来的"世界精神",是人类实践在意识中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通过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体现,使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人文精神通过意志的中介体现为作为载体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主体在构建价值世界的活动中发挥能动性。因此既不能抬高价值理性而贬低工具理性;也不能把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等同或与科学精神并列。人类通过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把握,体现了人文精神对构建价值世界活动的"实践阐释"。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有可能陷入异化,但价值理性的异化更为根本。用人文精神的"原则"对实践中由自发性而引发的盲目性的批判,转化为对价值理性异化和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是人民创造历史能动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