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宇 《科学咨询》2008,(14):20-20
未成年人的保护可以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四个方面.其中,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是指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实施的专门保护.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的保护可以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四个方面。其中,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是指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实施的专门保护。其  相似文献   

3.
陈梅花 《办公室业务》2012,(13):127+133
近年来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屡见报端,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到位,使得这一突出的法律问题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本文试图从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概述;我国从社会、家庭、学校、司法方面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和不足;完善未成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若干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抓好这一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工程,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思想的好坏关系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立体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发挥学校教育主战场,完善未成年人社区道德实践体系,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苦干意见》指出:“学校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职高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职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职高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是职业中学育人的重要环节。可我们时常感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不相吻合、甚至脱节,学生对政治课课堂教学不感觉兴趣、乃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考试压力下,他们极不愿意又不得不去死记硬背书本;在功利…  相似文献   

7.
李永涛 《科学咨询》2006,(10):12-13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坚持如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教育原则,找到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我校针对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相当普遍的"隔代教育""单亲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现象,以礼仪教育为抓手,以规范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言行,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交往习惯和能力为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8.
费敏 《科学咨询》2010,(4):34-34
未成年人思想的好坏关系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立体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发挥学校教育主战场,完善未成年人社区道德实践体系,加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将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坚持如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教育原则,找到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我校针对农村地区由于青壮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近几年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未成年人犯罪呈高发态势,然而未成年人是人类社会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的特殊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是勤,从挽救未成年人角度出发,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运用到刑事司法之中,重视未成年人案件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定性准确和量刑适当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尽可能借助犯罪具体情节进行适当处理,实现对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48):M0002-M0002
刘云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要强化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运行机制,健全督查考评制度,完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政策法律,着力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责无旁贷。近年来,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学校学雷锋传统教育的丰厚资源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学雷锋的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让老师在学雷锋活动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责无旁贷。近年来,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学校学雷锋传统教育的丰厚资源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学雷锋的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让老师在学雷锋活动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他们有远大抱负,积极上进,勤奋学习,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当然,由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未成年人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目标模糊,意志薄弱,是非观念不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处理事情容易冲动、走极端等等,因而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新一轮课改的亮点,也是学校文化重塑的新机遇,对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施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各种传统节日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自律意识不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增长趋势.因此,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指导思想,提高学校法制教育水平,加大社会教育力度,把学校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群体,其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家庭因素犹为重要,因为在他们的一生中与家庭接触的时间最多,从小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最深,因此家庭的结构和教育以及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都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是非曲直的判别、价值观的取舍、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极大的影响。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于本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情节的掌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健良 《决策探索》2005,(12):64-64,82
未成年人犯罪是困扰法学理论界和社会实践部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当今治安状况的日益严竣,未成年人犯罪也正不断增加,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正确量刑,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审判实践中,充分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量刑情节,恰当量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到既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又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未成年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性,预防并减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的重要途径是加大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新刑事诉讼法,在法律上确立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突出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强调未成年人犯罪的非刑罚化。本文拟从审查批捕阶段、审查起诉阶段、跟踪帮教阶段来说明社会调查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苦干意见>指出:"学校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努力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职高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职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职高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是职业中学育人的重要环节.可我们时常感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不相吻合、甚至脱节,学生对政治课课堂教学不感觉兴趣、乃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考试压力下,他们极不愿意又不得不去死记硬背书本在功利和物欲的诱惑中,他们对现实生活感到迷惑.如何转变他们这种心态,达到喜欢听政治课,进而感悟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需要,是我们每一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经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下,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找准师生感情共鸣点、把握学生需要和社会实际结合点、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和良好师生人际环境,是实现上述转变、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和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职高思想政治课发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教育作用、真正成为职高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