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也逐渐的深入。本文就神华宁煤集团煤矿棚户区改造迁居工程为例,对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对提高棚户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棚户区改造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腐败问题,改造进程过快,方法过于强硬、单一,工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以及安置房建设完工后的后期服务缺乏。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以当地居民利益为出发点,确保棚户区改造的顺利完成,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35):26-27
棚户区是很多老工业基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其中尤以辽宁省最为典型。据统计,到2004年底,辽宁省有近160万人居住在棚户区,棚户区里70%是下岗失业人员,50%是城市低保人员。“上水难、下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取暖难、就业难、洗澡难、娶亲难”是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建设的不断进行,如何真正改善和提高棚户区居民居住品质成为保障民生和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海城已建成的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现状的调研,对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海城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夏玛勒巴克巷片区、和平南路东侧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居民深度访谈等形式分析影响乌鲁木齐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的因素,对此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居住环境、住户状况、政策了解程度以及补偿安置政策都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重要因子。其中补偿安置政策的影响最大,主要是因为乌鲁木齐棚户区改造范围内,房屋无证和违章建筑比较多,极少部分被拆迁户对棚户区改造理解和支持不够,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沟通,阻碍了拆迁安置补偿工作的进行。未来,应加强补偿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以期促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被党和国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提出2013—2017年间,我国将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36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相似文献   

7.
城市棚户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本文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模式、政府定位、策略分析等方面对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棚户区改造已经作为一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惠民工程。为彻底改变城区房屋低、矮、旧的现状,长委陆管局以推进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加大城市开发力度,通过引进重点项目和资金完成了三个棚户区片段的招商拆迁工作,并实现单位大面积的改造,有效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等,使得棚户区改造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同时也得到了单位职工及当地群众的拥护和赞许。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棚户区,有着平房密度大、使用时间长、房屋质量差、人均居住面积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多种特征。自2012年以来,我国对于棚户区改造的重视程度日益升高,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对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出台了指导意见,为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保持社会经济结构,多地展开以政府政策扶持为主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基于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棚户区改造的意义予以明确,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对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关键予以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20):16-17
与住建部签定“军令状”后.各地将任务分解.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成为今年各地建设保障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31):12-13
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今起5年内全国棚户区改造目标:改造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等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为更好地落实《意见》,今年北京市棚户区改造范围扩大至5类。计划用五年时间,改造527个中心城区棚户区项目,惠及居民23万户,70万人,计划投入5000多亿元,将带动建筑、建材等4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将促进低端产业退出,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腾退出空间。今年将启动90个左右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2.
棚改社区就是棚户区改造后,原有棚户区内的社区经过整合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棚改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棚改区域内,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棚改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管理活动。棚改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治理的主体由政府、各类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三部分组成。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各项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社区治理的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之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培育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各种权力运行是一个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观点速读     
《决策探索》2010,(1):7-7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大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坚持“民”字当头,围绕“民”字做文章,使更多群众住有所居,使人民群众生活得实惠、发展增信心。  相似文献   

14.
房屋征迁是推进“两改”(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5.
《决策》2014,(7):11-11
陈政高履新:辽宁棚改模式或全国推广6月27日,住建部正式完成了“一把手”换帅。新任部长陈政高在此前两个月中,已经4次赴地方调研,调研的重点并非楼市热点区域,而是主要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分析认为,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将是其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4,(13):17-17
4700亿元:2014年470万户棚户区改造可拉动的投资——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硬任务,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据统计,今年要实现47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按每户5()平方米推算(建安成本2000元/平方米),至少可以拉动4700亿元以上的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安居”对百姓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棚户区改造,寄托着无数棚户居民的梦想。圆亿万棚户区居民的安居“中国梦”,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国开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发展时期,我国征地拆迁工作规模大、任务重,涉及面广。据统计,且不计农村的危房改造,仅城市需改造的棚户区住房就有744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114万户。中央把城市改造作为扩内需、  相似文献   

19.
近日,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曝出质量问题,有500多户遭遇墙皮起砂脱落的问题。墙皮起砂脱落,墙砖裸露,支离斑驳;墙面水泥疏松如土,一捏就碎,这样的墙被冠以“墙脆脆”,绝不夸张。  相似文献   

20.
5月底的全国保障房建设数据令人担忧。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仅为34%,超过六成尚未开工;同时。保障房还存在不少质量问题,给保障房埋下隐患。为此,李克强从6月10日至16日的一周内三次督阵保障房建设,明确提出要“三个确保”。为保障房建设打气鼓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