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斯科.庞德撰写的<法律史解释>是我们认识西方法学的宝贵材料,因此对本书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十分必要:笔者将此书的脉络概括为一条红线,即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静止不变;三条路线,即权威、哲学与历史;六种解释,即伦理和宗教解释、政治解释、人种学解释和生物擘解释、经济学解释、著名法律人解释,特别指出作为社会工程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与思想精神是一种学术态度和思想精神.在那样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大转型的时代里,他选择远离政治权力风暴的中心,孤独地徜徉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在已凝固的字里行间,窥测贯注于其间的生命律动.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沉重的文化承载;先生的学术经历与人生磨难,曲折地呈现给学人的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精神森林.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看到了历史描述的选择性和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出"历史无意义"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能动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解释的相对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普遍性,进而否定历史意义的存在.波普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偏颇之处在于,他忽略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没有历史认识"和"能动的认识始终是对客体的反映"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肉筵宴"与"厨房"是鲁迅对"中国的文明"和传统中国社会提出的两个比喻象征.它们成为贯穿鲁迅作品的一对固定意象,集中而典型地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整体批判.其"人肉筵宴"的制作流程必须具备四要素"材料"(百姓)、"工具"(封建等级制度,伦理道德)、"厨师"(统治者)及"厨房"(社会环境).其象征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化批判精神,是颇具深意的.  相似文献   

5.
远离当下,回溯历史,杨显惠把深邃的目光抛向了五六十年代的右派生活.他聚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政治与自然原因在面临饥饿与死亡困境时的底层人民与知识分子所呈现的人性嬗变,进而深入反省历史,吸取教训.他通过实地采访调查,广泛收集资料,书写了纪实性小说新文体.他的行文充满着"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也带着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打开历史的"褶皱",意味着揭示被蒙蔽的时代及诸多不为人知的黑暗历史.  相似文献   

6.
"谴责小说"的兴起与"清末新政"时期朝野上下咸与维新的时代氛围有关.从更宏阔的历史视角看,谴责小说的意义不仅限于其对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的批判,更在于它打破了人们对各类政治人物和政治权力的迷信和神化,它以一种反乌托邦的心态来描画社会转型期光怪陆离的人情世态,在此过程中,政统和道统、学统合一的传统信仰被瓦解,非伦理的政治和非宗教的道德开始产生,这些正是现代性的世俗文化出现的突出表征.  相似文献   

7.
从《孔子世家》对神话材料的处理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对神话的态度如他所身处的时代一样是矛盾和困惑的,后儒将其彻底理性化的倾向是不真实的.<孔子世家>采<国语·鲁语>孔子答疑论古的神话材料入史,是对孔子神话思想的真实反映,是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8.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杰出之"铮铮者",也是山林隐逸诗人的突出代表,在他诗集中,充满了感伤世路的凄苦悲凉声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备受艰辛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四苦"之说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深契佛理,所以对世事人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感叹.结合时代、社会及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中的生、老、病、死"四苦"之叹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释"怒"     
古文字"怒"有"()"、"()"、"()"、"()"、"()"、"()"、"()"和"怒"等多种写法.过去研究者除了对秦简"怒"的释读没有异议之外,其余都有不同意见甚至误释.笔者对这些"怒"字作了正确释读,并进一步揭示相关资料丰富而重要的内涵,如结合花东卜辞"丁怒于子"等,分析"丁"和"子"的身份及其地位关系,商王武丁的喜怒性情和权威因而得以清晰展现;结合史叀鼎"蠲化恶怒"等,证明古代史官所记述的史确有"耸善而抑恶"的作用;由"秉之不固,怒为首"、"毋以忿怒决"等,说明古人对"怒"认识之深.此外还就有关文句中一些字词的释读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认为""是蠲洁的"蠲"的本字,"訢詻"应读作"昕露","否心"应读作"负弩"等.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的历史解释活动中包含着三大模式:配景模式、合理性解释模式和法则解释模式.三大模式源自于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历史事件的道德意义、历史人物的道德动因,以及从历史中演绎出来的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法则,为他的政治哲学作论证,这表明,董仲舒研究历史的范式是"以史为经",历史哲学,不过是他进入政治哲学的一块踏脚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