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琴的发展离不开扬琴作品的发展,不管技法成熟与否,在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扣人心弦的作品.新作品《落花·夜》可以说是当代扬琴作品的一部佳作,这部作品创造性地开拓与发展了当代扬琴作品的表现力.本文将从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这两方面分析与阐述当代扬琴作品新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是明末清初从波斯传入中国的乐器。随着中国与东亚等地国家的来往,名叫"桑图尔"的乐器经海传入我国,形成最早期的扬琴。后经过在中国四百多年的发展,吸收中国各地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历经民间艺人的改造,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用的扬琴。所以说,扬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乐器。后世音乐家创作大量扬琴作品,有古典风格、移植作品。近年来,作曲家在吸收西方音乐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风格而创作的现代风格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扬琴曲《春》便是现代作品中的一首代表作。本文从艺术风格、演奏手法等方面分析这首现代作品,为扬琴现代风格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扬琴乐曲是中国扬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扬琴乐曲处于何种地位以及当代人对传统扬琴乐曲的态度,重点强调了传统扬琴在当代扬琴艺术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最后笔者对扬琴教育中传统作品的现状做了浅薄分析,提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努力为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传统扬琴乐曲是中国扬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扬琴乐曲处于何种地位以及当代人对传统扬琴乐曲的态度,重点强调了传统扬琴在当代扬琴艺术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最后笔者对扬琴教育中传统作品的现状做了浅薄分析,提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努力为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佳 《中国民族博览》2023,(22):109-111
《音乐瞬间》Op.16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早期最有代表性的钢琴小品集,这部作品由六首钢琴小品组成,本文以前三首为例,对和弦材料的运用、和声进行分析论证,总结这部作品的和声技法特征。  相似文献   

6.
刘丹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74-177
油画艺术从清朝初期传入我国,经过与我们传统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人们所共知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博物馆中的珍藏,还是我们客厅的装饰。不同形式的油画风格,总是带给我们迥异的审美体验。油画艺术在现如今这么多艺术流派的当下,仍然可以经久不衰。研究与探索一幅优秀油画作品的表现力,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油画艺术在创作中独特的表现力带给了艺术家无限的可能,这就是油画艺术能一枝独秀的原因。文章肤浅地就油画独特的创作表现力展开分析,深入探讨油画在当今语境下的绘画性,艺术家不同的语言、油画材料与技法的关系,油画的发展脉络,继而延伸到当今美术界对绘画性的声音和艺术家在创作中发现的油画语言,这些都决定了油画特有的表现力,是油画创作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绘画发展史上,写实油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并取得了极高的发展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语境下,对于写实油画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技法层面,而是要考量其与整个时代的关系,使作品见证和反映时代,才能获得当代和后世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绘画发展史上,写实油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并取得了极高的发展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语境下,对于写实油画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技法层面,而是要考量其与整个时代的关系,使作品见证和反映时代,才能获得当代和后世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王琳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44-147
琵琶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一种乐器,琵琶曲则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代表。在众多优秀的琵琶乐曲中,《渭水情》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渭水情》这一琵琶乐曲的创作原型为秦腔牌子曲《永寿庵》,作品中大量音乐元素都保留了原牌子曲当中的音乐艺术特点。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比较细腻,柔和中不失刚劲,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作品的演奏将作者对于三秦故土的无限思念之情充分地展现出来。想要将琵琶曲《渭水情》这一作品成功地演绎给受众,为受众带来优质的琵琶乐曲艺术享受,演奏者一定要加强对于作品演奏技法的分析,通过对各种演奏技法的巧妙应用,以充分突出乐器的风格特点与艺术韵味。文章首先介绍了琵琶曲《渭水情》这一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针对作品的演奏技法展开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渭水情》这一作品的情感把握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琵琶演奏人员演奏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相似文献   

12.
云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陆俨少云水技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陆俨少早年研习传统,之后通过不断的写生游历,从自然中汲取精华,总结出独特的陆氏勾云画水表现技法.本文结合陆俨少各时期山水画作品中云水法的笔墨、形式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云水法的形成、特点及云水对画面虚实取势的作用,分析他如何从传统和自然中汲取精华,并创作出独特的绘画语言.对当代青年画家们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舞蹈已经由阳春白雪走入普罗大众.舞蹈表演不再仅仅局限于肢体动作的单一表现,能够感染观众使观众置身于舞者情感世界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者将更深层次的意蕴渗透到肢体动作当中,丰富舞蹈的表现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舞者充实自身的舞蹈理论知识,拥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与技术技巧,运用舞蹈编创的技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绘画艺术中,水彩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画种之一,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较为成熟,具备了独立的品格。但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在人们身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当代水彩画也必须要持续发展,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来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进化。具体地说,水彩画家应该对传统的水彩画技法进行挖掘,同时在水彩画的工具及载体表现力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无论是在水色效果方面、审美观念方面还是在平面构成方面,或是在肌理制作效果方面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因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忽雷》这部剧为原点,探寻《小忽雷》这部剧的源流演变,简要介绍了影响这部剧发展的作品。从《小忽雷》对《乐府杂录·琵琶》的吸收借鉴之处,而引出两部作品的不同,从而体现出《小忽雷》这部清传奇的奇异创新之处。再叙述《北里志》这部小说与《小忽雷》对妓女的描写,本文着重选取了两部剧的交叉共同拥有的人物润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四川地区最为代表性的说唱曲中之一的四川扬琴早已在二百多年前开始流行,传统表现模式为多人席地而坐,以扬琴、鼓板、三弦以及二胡等乐器伴奏,边说边唱,且以坐唱为主。但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传统四川扬琴的表演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欣赏性和研究性,使得这一独具魅力的说唱艺术形式逐渐式,尤其是当今的90、00一代青少年,他们当中大多数对四川扬琴缺乏基本了解。本文在介绍四川扬琴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扬琴表演方式的现状,包括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遭遇的瓶颈,针对性地提出当前时代背景下四川扬琴表演方式的发展与创新的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小忽雷》这部剧为原点,探寻《小忽雷》这部剧的源流演变,简要介绍了影响这部剧发展的作品。从《小忽雷》对《乐府杂录·琵琶》的吸收借鉴之处,而引出两部作品的不同,从而体现出《小忽雷》这部清传奇的奇异创新之处。再叙述《北里志》这部小说与《小忽雷》对妓女的描写,本文着重选取了两部剧的交叉共同拥有的人物润娘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日新月异,作品的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其他绘画对比,水彩画产生的效果给人一种水色交错、淋漓尽致的感觉。目前,大部分艺术家在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水彩的共同影响下,对其技法和思想性十分看重,不断挖掘水彩画蕴含的深层含义和巨大潜力。本人通过对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历史由来、发展状况以及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其艺术性表现,充分展现中国水彩画的艺术美,让观者能够真正欣赏当代水彩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张丽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82-183
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日新月异,作品的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其他绘画对比,水彩画产生的效果给人一种水色交错、淋漓尽致的感觉.目前,大部分艺术家在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水彩的共同影响下,对其技法和思想性十分看重,不断挖掘水彩画蕴含的深层含义和巨大潜力.本人通过对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历史由来、发展状况以及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其艺术性表现,充分展现中国水彩画的艺术美,让观者能够真正欣赏当代水彩画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牟琳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158-162
《山东风俗组曲》是崔世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所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作品以山东的民族民间音调为创作题材,运用了多种创作技法,并且结合西方音乐的创作特点,使整套组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同时,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人以全新的面貌。本文旨在对《山东民俗组曲》的曲式与和声的创作技法以及钢琴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齐鲁风格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