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社区》2010,(10):6-7
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实现跨省转移接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出台的Ⅸ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接接续暂行办法》规定,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如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接续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在实践过程中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视。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调动工作,社会保险关系可以顺利实施转移接续,但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员因自身原因转换工作单位,流动到本人所在地社会保险管理区域以外的地方,由于企业的干预及特殊性,社会保险关系无法顺利接续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涉及的问题入手,对江苏农村劳动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规定、现状问题以及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办法需要详细化和统一化,农民工跨省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尚未解决。为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维护流动到京就业的外埠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北京市新近出台新政策,明确从7月1日起,参加社会保险异地转移到北京的外埠户籍人员,可在本市办理退休手续,并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至此,呼吁多年的异地享受社保待遇的愿望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代际差异及其养老保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农民工群体内部已产生了代际分化,两代农民工存在文化、流动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农民工代际差异,我们可以构建两代农民工流动影响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水池"模型,根据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分类—分流—统筹"思路,从人口、就业、基础养老金发放、新农保建设、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城乡统筹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流动而引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日益突出。分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针对其中有关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地区政策不同的实际问题,着重从新政策的具体措施及实际功效入手,对比新农保,提出简化农民工养老保障统筹问题的新对策思路,探寻适合农民工养老的将来选择。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自然新增劳动适龄人口和退伍军人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客观经济条件的局限、个人择业观念落后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等。通过对未来十年就业形势的预测可知 ,黑龙江省城镇的就业压力将是长期存在的。针对以上问题 ,近期内应着力发展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 ,促进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加强待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长期中则应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着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 ,并促进国有单位职工向非国有单位流动。  相似文献   

8.
就业人员产业流动及最终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从业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文章试从2002年到2006年河北省产业间就业人员流动比例,运用马尔可夫链对较长时期内河北省的产业就业人员构成进行趋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第一产业人员构成呈下降趋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是整体上滞后于河北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规划的产业升级目标及优化的产业结构,且各产业自身存在相应问题。文章针对预测结果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对产业结构就业人员的合理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灵活就业已成为正规就业的有效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城镇灵活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亟待扩大,尤其是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基于辽宁省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缴费率偏高与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不足的矛盾造成的。鉴于此,应改革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办法,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进行专门的劳动保护等,以利于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  相似文献   

10.
医疗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获得感是检验其效用的重要标尺之一。基于2017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在反事实框架下研究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获得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提升了灵活就业人员的获得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获得感无显著影响;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获得感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城乡异质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的功能、提升灵活就业人员获得感,政府应鼓励参保,适当降低缴费比例,提高医疗保险的可携带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5年对陕西省西安、宝鸡两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户籍类型、灵活就业前原工作单位性质、商业健康保险购买情况成为影响其参保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安排可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12.
向东 《社区》2001,(Z2)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的通知》。记者就一些具体问题采访了该部的有关负责人。 问:哪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可以获得再就业援助? 答:协议期满即将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或已出中心但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可以得到再就业援助。 问:这些就业困难群体能得到哪些帮助? 答:可从政府有关部门得到上门咨询和政策援助、职业指导援助、就业信息和岗位援助、技能培训援助、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援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援助、生活保障援助,以及特困群体的特殊援助等8个方面的帮助。 问:即将出中心的下岗职工可以得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本课题组采取文献法、跟踪访谈法比较分析各地医保关系转接政策异同,访谈深圳、上海、杭州等地转接政策制定人员、经办人员与转接参保人,了解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医保转接的实践进展和待解难点,最终归纳出医保转接的五大核心环节,如缴费年限互认及折算、实际最低缴费年限设置、个人账户处理方式、待遇空挡、关系绑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案设计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实质就是劳动者在流动中养老权利的保护和养老利益的平衡,分析指出彻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问题的关键就是对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有效整合,在分析整合模式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以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在整合模式中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无障碍"转移接续。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地调查,通过对3 120位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人员的基本现状进行描述,揭示和分析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步伐的加快,灵活就业成为了缓解市场就业压力、吸纳产业转移劳动力和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集中于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必要性和模式类型的探讨、现行制度运行状况及效果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三方面。与西方国家成熟研究范式相比较,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在基本问题探讨、内容与对象选取和调查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和不足。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在今后的研究中着重加强对基本原则问题的研究,扩展研究内容和对象范围,优化研究方法和重视对西方研究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3,(5):14-15
一、逐步在全市建立“4050”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制度。再就业援助制度依托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以下简称“社保所”),以“4050”就业困难人员为对象,通过充分发挥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经常性地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就业优惠政策办理、就业“托底”安置以及其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各项援助措施,帮助“4050”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解决就业问题必须重视和发展非正规就业.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就要建立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也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浦组 《金陵瞭望》2009,(6):38-38
在新一轮流动党员排查工作中,浦口区采取三联、两清、一卡和零距离的“三二一零”工作法,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实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通过联系党员本人、联党员亲友、联党员原属党组织三类人员,确定流动党员现就业岗位、居住地、联系方式、持证情况、是否定期参加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今后的长期趋势来看,就业压力可能要到2015年以后才能有所缓解,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就我国如何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如何利用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的有效增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