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正确地理解这一原理对于认识真理和社会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思想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具体性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具体性。要了解真理的具体性,必须首先了解客观事物的具体性。 宇宙间的一切现实的事物都是具体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存在,而是  相似文献   

2.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正在重新开展的关于真理是否可能包含谬误问题的讨论,对于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有的同志认为,真理是不可能包含谬误因素的;谬误因素只能存在于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之内。我们则认为,真理是可能包含错误因素的。分歧首先在于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不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歪曲)反映。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认识论,目前专門讨论的文章还很少。最近张德钧同志在《孟子的认识论》一文中,认为孟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他的意見是:(一)区分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最根本的关鍵乃在于是否承认世界事物的客观性,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承认的就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此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二)我们讨论孟子的认识论,应和孟子的道德论区分开来,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三)这样区分之后,则孟子的认识论是:(1)孟子承认人的主观之外有客观事物,它们有一定的规律;(2)这种规律可以被人的认识所把握;(3)人们把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之后,就可以利用它造福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列宁曾说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这里说的“同一”主要不是指两者的一致性,而是指辩证法本身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两者的这种同一, 既是辩证法本身历史发展的必然,即唯物辩证法对于作为认识逻辑的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继承的必然;同时,又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认识论两者内在逻辑的必然,即辩证法作为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运动的基本法则,必然要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应该采用的方法和原则。列宁一再批评普列汉诺夫未能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所传播的认识论也仍然停留在普列汉诺夫的水平上,辩证法或其主要部分不被看成认识论。这种偏向迄今为止一直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误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人们的认识是有深浅程度之分的,这就决定了真理也应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真理的层次性和认识的阶段性是相对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大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及其外部朕系的反映,而理性认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与认识的这种阶段性相适应,真理也应当分为感性真理和理性真理两种。所谓感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表现形式及其外部联系的正确反映,它只反映事物表面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冯友兰基于逻辑学的类概念所提出的类逻辑观,即类层次论和类属性论,其中不乏独到之处可供逻辑学借鉴。为此,本文运用辩证唯物的逻辑观点,较深入地评述了冯友兰在归类根据,类和分子,实类和空类,别类、共类和大共类,“属性”界定,主要性质和不主要性质,正性、辅性和无干性,义理的性、气质的性和气质或气禀等方面的认识,想必对于深入研究冯友兰的逻辑和哲学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来就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观念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党的先进性也是如此。时代前进了,世界变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也要发展和深化,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性,就不能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活经验的认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活经验的认识论思考陈建涛一、生活经验是经验的一种基本形式通常人们认为,经验即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关于经验的这种理解仅限于它相对于理性认识的某种规定。实际上,’从更广泛...  相似文献   

9.
郑福来 《理论界》2003,(1):108-108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对认识论进行较为系统阐述的当然是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得到对客观事物的丰富的感性印象,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感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的认识,即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社会实践的继续,使这种感性印象反复了多次,于是认识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产生了概念。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在感性阶段得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形成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 真理具体性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不只一次地说过:“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507页)。 真理具体性的原则具有丰富的内容,条件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任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理,必然同事物存在于其中的那些条件相关联,它反映着这个客观事物的十分确定的方面,有着明确的界限,等等。  相似文献   

11.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社会实践应该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可靠途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则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由此看来,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真理,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就是要看人们的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符合。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就是错误。所以,我们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只能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应该用  相似文献   

12.
一、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要求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全面地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这叫作认识真理,这才能不犯错误。怎样作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按照列宁说的那样,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新儒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冯友兰,在创立有异于宋明理学的“新理学”体系中,基于逻辑学的类理论,独具匠心地提出了一个哲学境界最高且颇为深奥的“大全”概念,这一概念蕴蓄着丰富的逻辑思想。遗憾的是,对冯友兰的“大全”逻辑思想,迄今罕有专论且欠深探。笔者不揣冒昧,对其探赜索隐,请专家不吝赐教。冯友兰在“新理学”体系中,按照个别(特殊)与一般(普遍)的关系,创立了从分子到殊类(子类)、从殊类到共类(母类)、从共类到大全(全、大共类)的逻辑分析法,使其哲学内容表现为由具体事物推演出实际、由实际推演出真际,…  相似文献   

14.
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来就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观念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党的先进性也是如此.时代前进了,世界变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也要发展和深化,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性,就不能正确理解党的先进性,自然也就不可能实践和发挥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在认识论范围之外,无所谓真理和错误。所谓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正确认识),就是主观符合于客观的认识。真理,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主观的,但又不是纯主观的东西;从内容来说它又是客观的,它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但它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所以,真理有其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人的主观认识,包括思想、理论、学说等,只有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才叫做真理。所谓错误,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就是主观不符合于客观的认识。错误,也有其  相似文献   

16.
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当前讨论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真理和错误的关系问题,是认识领域中的问题。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错误都是有确定的涵义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错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歪曲或颠倒的反映。因此,在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这个问题上,真理和错误之间,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的两极,两者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真理不能说成是错误,错误不能说成是真理。  相似文献   

17.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简称。所谓“检验真理”又是“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达到真理(或是否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的略语。这样看来,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并非实践本身,而应是客观事物本性,实践只是检验的手段。 所谓检验的标准应当是客观事物本性的说法,抽象地说来是对的。但现实地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在现象的背后,不会现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离开了实践它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虽然存在,但是我们捕捉不到它,就无法用以作标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剖析,使其本质暴露在我们面前,从而捉住其本质,才能为检验真理提供客观标准。所谓认识论中实践标准的确切含义,我以为即指由实践提供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8.
概念,既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逻辑学的重要范畴。冯友兰在其宏篇巨制的哲学著作中,汲取逻辑学的概念论,不仅精辟地分析了哲学概念的内容,而且提出了独到的概念逻辑之见。本文仅就其概念逻辑思想蠡测管窥。冯友兰说:“哲学不用形象思维,而用理论思维。”①此话虽有绝对此之嫌,但能指明理论思维在哲学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无道理。形象思维是以生动、形象的历史或现实为依据,具体、典型地再现客观存在的思维;理论思维是用概念和逻辑体系,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前者主要用于文艺作品创作,但作品创作总是受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主体与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是指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践活动的人。客体指的是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无限发展过程。主体的认识能力决定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冯友兰现象"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冯友兰先生一生曲折多变的经历、倾心于学术研究的精神和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贵探索作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价冯友兰及其哲学思想提供充实的历史依据,是正确解读"冯友兰现象"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