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常用短语动词是指由常用动词和常用介词或常用副词构成的短语,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惯用法,常被列入习语或成语。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学习英语常用短语动词。分析了英语常用短语动词的特点,学习的难点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盐铁论》中330个"所"字有代词、助词、能愿动词、名词四种性质,其中代词构成的"所"字结构中"所 动词"157例,占49.5%,"所 动词短语"31例,约占9.8%、"所 以 动词(动词短语)"101例,占31.9%、"所(以) 动词/动词短语 者"101例,占"所"字结构的31.9%;从语料归类分析中可以看出"所"字在该时代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常用"了1"来表示动词的完成体,但在河南省的封丘方言区中动词后的"了"在口语中基本是听不到的,而是通过动词变韵来实现,是一种合音音变,变韵特点是主要韵母向着央元音的方向转变,在运用中大部分是"V+数量短语(或方位词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采用语料库的方法,比较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最常用短语动词本族语者的使用情况,通过标准频率和对数似然率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中最常用的动词短语使用频率与本族语者有显著差异,大学英语学习者常用短语动词的使用具有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的特点。针对以上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表“取得进展”短语中常用的四个副词ahead/along/forward/on所组成的四组短语动词为例 ,阐述了逆向思维在词研究中的应用 :以短语动词中的介词、副词为中心词来认识短语动词 ,可以更清晰、明了地把握其意义的相似性与彼此间的联系 ,使难度极高的短语动词更灵活、更正确地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副词“不免”、“难免”、“未免”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现代汉语中副词"不免"、"难免"和"未免"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免"、"难免"主要用于修饰或限定动词性复杂短语,"未免"既可以修饰限定动词性复杂短语,也可以修饰限定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文章还进一步指出了它们的不同语义背景和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谈及"越来越X"这一格式时,无论是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还是有关这一格式的相关文章论述,大多将X限于形容词和部分心理动词.其实,动词同样能够进入到这一格式中,除了部分习理动词外,部分的能愿动词、可能补语、有字短语等等动词和动词短语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的角度来对短语动词进行系统地认知是一种科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以短语动词中的副词或介词为主线来进行纵向的组群亦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好方法.然后在横向上辨析相关的同义的短语.以三者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思维来加以认知则更具特色.由away组成的短语动词可表数个意义.含"gradually"之义时,所表意义为动状关系.  相似文献   

9.
英语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是多词动词(multi-word,verbs).它们由常用的(主要是单音节)动词与介词或副词组合而成,如sit in(静坐抗议),look for(寻找),catch up with(赶上),bring up(教育),lose sight of(不再看见),fill sb.in on(对某人提供关于……的事实)等等.但是,并不是后面跟有介词或副词的动词都是短语动词.试比较: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8,(7):68-75
一、认识高考1、考纲要求掌握动词的基本形式:现在时、过去时、过去分词、现在分词;行为动词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连系动词;助动词;动词的八种时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常用动词的词义和动词短语。2、重点提示动词时态中的进行时和完成时,特别是特定语境中的时态和语态;近义动词及近义动词短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