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往后退一步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企业做文秘工作,负责这项工作的还有一同分配来的小张。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工作也因为我们的默契而井井有条,有声有色。一天,厂长找我和小张谈话,想从我们中间提拔一名人事科副科长,希望我们采取自荐方式。这无疑是个大好的机  相似文献   

2.
卢先生,以前很风光,自称是社会上的“老大”,有很多手下帮他做事。自从他染上毒瘾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社工初接触卢先生时,他不敢正视任何人,头总是低垂着,因为他怕别人看到他现在的样子会笑话他。在个案辅导过程中,刚开始他也曾偷吸白粉。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27岁的女孩,2010年,我通过网络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个男子,他比我大一岁。我们在网上聊了一个多月,第一次见面他送给我一件毛皮小披肩,当时我觉得这个男生很贴心,是个老实厚道的人。跟他见第一面,我并不心动。接下来的日子他买了各种礼物给我,对我也百般好。很偶然的机会,我妈妈也见了他,之后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我家买东西。  相似文献   

4.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5.
她从小就是一个胆小的女孩子,走在路上即使遇见一只小狗都吓得迈不开步,甚至对下楼梯和下坡都心存恐惧。这种怯懦的性格使她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她不善交际,很少与人说话,也不和老师交流,更别说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了。平时,她总是—个人埋头  相似文献   

6.
一步冬春     
我有一个熟人,今年炒股不顺,一怒之下将炒股的电脑都给砸了。一定亏了不少钱吧?一问才知道,他亏的并不多。他说:"我就是生气,太生气了。我买什么跌什么,卖什么涨什么。"他一开始买了一支股,从他买进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跌,一直跌了一个月,他吃不住劲了,只得"割肉"卖了。谁知他一卖,那支股就飞涨起来。他又换了一支股,这一次买进来倒没怎么跌,但也不见涨。他指望这支  相似文献   

7.
8.
琳达  吴永 《女性大世界》2005,(11):138-139
闺房之乐,对于男人和女人虽然是相同的渴求,但在似是而非的相似下面隐藏的却是迥然不同的区别。男人跟女人的确存在着眼多的思维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生理因素或者是心理因素,虽然男人都同样沐浴着爱的洗礼,却在性需求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取悦对方满足自己是性的归宿,但男人这么想,女人那么做;女人这么认为,男人那么理解。结果往往是你前行他后退。  相似文献   

9.
九十九度加一度,水就开了。开水与温水的区别就是这一度之差。有些事情之所以会有天壤之别,往往就是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一度。两个下岗女工,各在踢边开了一个早点铺,都卖包子和油茶。一个生意逐渐兴旺,一个三月后收了摊。据说原因是一个鸡蛋的问题。生意逐渐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油茶里打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垮掉的那一家问的是要不要鸡蛋。结果,第一家总能卖出较多的鸡蛋。卖出的鸡蛋多,盈利就大,就付得起各项费用,生意也就做了下去。鸡蛋卖的少的那家,盈利小,取掉费用不赚钱,摊子只好收起。成功与失败之间仅…  相似文献   

10.
地震后24小时。这个蓝衣女孩依然保持着一天以前、那骇人一刻来临时的姿态:跑出教室、寻求逃生之路的姿态。 我们暂时无从得知她的名字,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她静静地躺在北川中学倒塌的楼板下。不,是站在。也不对,准确地说,她被夹在倒塌的楼板和废墟之间。所以,她仍保持着逃生刹那的姿态,她还在“跑”着。  相似文献   

11.
上学时,我们宿舍六个人家境都不很富裕,从大二开始大家就忙着做家教、搞促销、发广告,凡是能挣到钱减少家里负担的事都干。一开始,大家还都差不多,半年下来,高低上下可就分出来了。老三就跟大家不同。当我们拿着成摞的广告在大街上分发给行人,他却抱着广告去跟送牛奶的、卖报纸的套瓷,拿出一部分酬劳给他们,请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7,(21)
香港回归十周年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高点,其中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是记者采访香港特首曾荫权时的一段对话。有记者问曾前权,他是如何从一个布衣成长为特首的。曾荫权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纽约一位63岁的老人,打算步行到几千里之外的迈阿密去。这个决定做出时,没人相信一个老人能步行几千里到达迈阿密。但最终老人却还是一步一步用双脚走到了近阿密。当有人问老人是如何做到的时候,老人说,他每天只关注第一步。走第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走完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走完了。雷荫权说:"对比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自己的感觉和那老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三年不出房门一步有个被惯坏了的小子,因为父母拒绝给他买摩托车,一怒之下冲进房间……这一呆竟然就是二十三年!这男孩的母亲说:“我愿以为那件事到吃晚饭时就会结束。”事实不然,她的儿子当年十九岁,如今已四十二岁的丹尼──至今仍在他房间里生闷气。从小,父...  相似文献   

14.
冬亥 《现代交际》2008,(10):5-5
上学时,我们宿舍六个人家境都不很富裕,从大二开始大家就忙着做家教、搞促销、发广告,凡是能挣到钱减少家里负担的事都干。一开始,大家还都差不多,半年下来,高低上下可就分出来了。老三就跟大家不同。当我们拿着成摞的广告在大街上分发给行人,他却抱着广告去跟送牛奶的、卖报纸的套瓷,拿出一部分酬劳给他们,请  相似文献   

15.
她常常会想起他,想起那个后挂电话的人,那个心疼她的人……相爱时.他们总爱打电话.特别是半夜的时候。记得第一次打电话,他说.你猜我是谁?她猜了半天.说是同学,他坏笑着说.我是你的崇拜者。  相似文献   

16.
陈孝荣 《职业》2007,(27):57
香港回归十周年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高点,其中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是记者采访香港特首曾荫权时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7.
读来读往     
汪耀华 《中外书摘》2010,(11):96-96
崔东海重庆 请问何时开始订阅比较好?编辑:10月就可以去邮局订了,到了12月,明年的第1期可能就订不上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汇款到上海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买第1期(6元,免邮费)。  相似文献   

18.
读来读往     
拙文在贵刊第6期刊发,谢谢。再寄小文一篇,请问“我的阅读史”是否还在约稿?投稿的电子信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读来读往     
小时候识字较多后,逐渐逐渐地能看书了、也十分想看书。越看,识宁越多、阅读的速度越快,就越想找书。父母没多少文化,家里没几本书。有个大抽屉,我在那里翻出了《俄罗斯童话故事》、《烈火青春》、〈过年》、《黎明的河边》、《抗联女战士》。  相似文献   

20.
读来读往     
《中外书摘》2008,(11):96-96
夏宇成都白领现在书价和报刊的价格都一路疯涨,你们明年涨价吗?编辑:如今,报刊同人在见面时,免不了问一句“明年你们涨了吗?”。《中外书摘》编辑部决定:2009年《中外书摘》不涨价。在纸价上涨30%的情况下,坚持不涨价,坚守“有一种阅读是享受”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