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此时的年轻人接受着思想启蒙的指导,响应着时代的号召,在新思想的冲击下,他们渴望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大胆地走出旧式家庭,追求着自由的梦想。赶上时代潮流的女作家们把审美眼光转向女性的内心世界,因著作者很看重女性的社会价值,注重知识女性形象在精神上的塑造。这从某些方面就表明了社会和思想文化变革中以自我实现为理想的知识女性,与"无才便是德"的旧式女性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2.
周璇  张琪 《城市观察》2023,(1):89-103+158
育龄女性的婚恋观和生育观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不断变化。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养育成本高企、家庭就业失衡、家庭支持不足、社会配套服务短缺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性生育意愿。随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措施的各项政策出台,构建女性友好的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成为降低“三育”成本、平衡女性工作家庭冲突以及促进家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深圳市育龄女性的构成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深圳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现状,从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深圳城市社区空间、办公空间、公共空间等城市空间与设施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倡导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角度降低生育顾虑、提高女性友好的空间质量,促进性别包容,促进深圳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茅盾所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无疑是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虽形象性格各异,但都饱尝大革命时期带来的精神之苦,有一种漂泊之感。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时代女性内在漂泊感的缘由以及她们的漂泊状态。  相似文献   

4.
柳永所处之时,正是宋词繁盛时代。作为我国第一位职业词人,柳永以其对女性形象的多样化表现和超越传统的女性观点,开创"俗"词中的一股清新之气。本文对柳词传递出的女性思想观念,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女性学价值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5.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男人的书"。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社会下的男权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对女性人物的负面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虽然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性主义已经萌芽。  相似文献   

6.
女性教育问题是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妇女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理论为女性教育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当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性关系,阐述当前女性教育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女性教育发展进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酷与痛的边缘--当代青年生活价值取向及其困惑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网络平台与大众传媒在促进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同时,也带来"时空压缩"与"空间抽离"情境下的社会事实的解释范式.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把青年生活价值取向的研究放在一个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等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时空中去分析将具有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这是目前世界音乐教育界的共识。本文从音乐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价值两个层面出发,探寻音乐教育对人与社会所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蓝宇蕴 《城市观察》2013,25(3):148-156
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正在摆脱传统行政体制的约束,并逐步向现代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转型。而转型所指向的新体制,其核心特点是,能尽可能地利用"社会"性资源并发挥社会资源的功能。当前,治安有序的平安社会之塑造,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主题,而茂南区"以民促安"新型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在扭转当地严峻治安形势的同时,还在公共治安体制的创新上、在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上,提供了可供借鉴与复制的范例,这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很具关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碎片化”时代下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包括知识爆炸式增长、社会思潮多元化、快餐文化风行、传播手段多样性等,其发展态势影响了青年主体与文化的群像特征,包括加剧了青年的圈层主体性、导致了青年文化碎片化、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组织及活动载体。研究提出了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在“碎片化”时代下转型与重构的五条路径:围绕“立德树人”,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文化自信”,整合碎片化的信息与资源;深入基层,针对性渗透到青年文化的每个角落;创新整合及碎片重构,搭建大数据下的“智慧团建”;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培育示范性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旅平  赵立玮 《社会学研究》2012,(3):23-47,242,243
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阐述西方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现代西方,社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它主要涉及社会控制、文化价值的内化,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其宗旨是在推动国家理性和向善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成员向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转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按现代性标准对人进行"规训"的过程和"文明进程"。而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则是西方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称呼语是社会交往中表达人际关系的重要信号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称呼语尤其是女性使用的称呼语种类增多,体现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基于认知理论框架下对女性称呼语以"亲"、"亲爱的"为例进行探讨,理解女性使用不同称呼时的心理状态,以期能够促进社会交流。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价值认同,既包括社会和他人对"残疾人价值"的肯定、理解和赞同,也包括残疾人的自我价值确证,关乎残疾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与社会身份的确认.残疾人价值认同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残疾人渴望价值得到认同的期盼更加强烈.但是,残疾人价值认同依然面临实践矛盾,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文化建构的实然状况尚未完全满足残疾人实现价值认同的时代诉求,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残疾人价值认同问题予以分析和考察.作为关照人的生存发展的哲学样态,马克思主义人学将劳动作为人的价值生成和获得认同的实践基础,将人的文化及其建构作为人实现价值塑造的精神基础.我们需考量残疾人价值认同的人学诉求,从劳动实践视域分析残疾人价值认同的实践基础及应然态势,从文化视域实现残疾人价值认同的文化建构及其优化,挖掘残疾人价值认同的人学意蕴,促进残疾人价值认同的纵深延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现代人处于海德格尔所说的"被抛"状态,人们找寻不到自身的存在,遗失甚至遗忘了存在,为了找寻能使现代人更好地存在的方式,笔者将从分析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对"人之为人存在根据"的探讨以及人的存在方向和价值三方面来加以说明。总之,在马克思哲学的人学存在论思想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运用实践活动,以人为本为人的存在方向,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为存在价值,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步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但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束缚,造成知识女性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中的种种困境,因此,对知识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关系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的都市视野下的民俗文化产物,"月份牌"画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月份牌"这一时代的象征物,透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民众崇尚"错彩镂金"之美、"初发芙蓉"之美与西方的摩登、开放之美相融合的中西交融之美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7.
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农产品工业化之殇引起公众对于科学的信任危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发声"与"呛声"呈现协同演化趋势,在"意见的公开广场"上各方力量交锋更为激烈。Web2.0赋权当代青年参与科学传播,网络青年自组织创造了多个情境化版本。在"有反思的科学传播"发展阶段,对话是必由之路。媒介社区青年想象共同体以廓清环境为己任,调动公众参与,期望重建安全与信任;为对话协商、营造共识氛围、重构理性、建设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互联网领域的科学传播充满意识形态之争,需要调整、规范各个多元化利益主体的行动框架,共建科学传播的良性治理结构。当前我国科学传播处于渐进式、不均衡发展状态,要把科学传播纳入公益救助,探索公益和商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敖 《现代交际》2014,(1):93-94
近来以电视相亲为噱头的相亲交友类节目日益火爆,其中尤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为甚。伴随着此类节目收视率的节节提升,其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而其通过节目所体现出的一系列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与主流社会伦理观念相悖的价值观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质疑。本文就将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以《非诚勿扰》为例,深入分析其内隐藏的众多伦理问题。并希望通过相对仔细的分析寻求出能够有效促进当前电视相亲节目价值回归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注儿童福祉、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方位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文章对儿童友好进行了理念溯源,在实践和理论层面认识其内涵,梳理儿童友好的政策指引与地方探索。哲学视角下儿童友好是兼具内外之善的公共精神,是联结对儿童之爱的关系纽带;社会学从公共政策上呼吁儿童福利体系的完善和对儿童的权利保障;地理学聚焦于儿童成长空间的营造与地方感的建构;教育学强调培养完整儿童,将儿童友好融入教育培养。基于多维视角的意蕴阐释,文章从拓展儿童理论研究方向、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三个层面探析儿童友好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时代,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奔波劳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渐改变,女性所承担的社会、生活、家庭责任也在不断增多。于是,有人提出古代女性比现代女性更为幸福的观点,感叹宁可回到古代做一个"无才便是德"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那么,古代女性就真的有那么"幸福"吗?本文将以古代才女这一女性群体为例,从婚姻、创作、社会地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女性的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