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皖江城市带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区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皖江城市带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于2008—2013年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原始数据,结合皖江城市带实际,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对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基地的建设意义重大。以创新的投入能力、管理能力、保障能力、产出能力等为一级指标建构皖江城市带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分析。皖江城市带九城市自主创新城市建设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创新投入能力;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管理能力;建构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固创新保障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加快创新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3.
安徽经济增长极在皖江东段城市圈(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市),它以合肥、芜湖为双核。这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育尚不成熟,其空间形态的缺陷是"双核不对称"和"中间塌陷"。因此,要加速发展芜湖这个相对弱小的次中心城市;合肥、芜湖要相互策应,促进横亘其间的农村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使皖江东段城市圈真正连成一片,对整个皖江城市带,乃至全省经济发挥更加强劲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安徽"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快开发"大芜湖"跨江城市组团,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安徽区域经济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基础三方面选取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对皖江城市带37个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可以分为强、中、弱三个类型五个发展层次,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呈现为皖浙、皖苏交接区域和合肥、芜湖周边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强于别的县域的空间发展格局,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间引力模型计算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代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两地区的经济联系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和长三角均有较强的经济联系,但是各城市和长三角的经济联系度存在较大差距,这除了和各地区的发展基础有关外,还和各地区在联动发展中的战略选择有关。从动态来看,两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度动态变化,表明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联动发展战略。为了提升两地区联动发展的效果,应从联动机制、市场、政府、企业等多个层面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构建了评价皖江城市带城市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皖江城市带9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做出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A类、B类、C类三个类别;从实际出发,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投资环境的差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最后,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等指导思想,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伟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8):30-33,118
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法对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制造业相似系数、各市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商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皖江城市带不仅不存在产业同构问题,相反的是,产业相似度偏低,远未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水平。皖江城市带应实行产业同构战略,做好产业规划;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依靠科技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支撑、相互体现的密切联系,厘清两者耦合关系对于推动区域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考察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地区特征、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均存在正向累进效应,城市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最高,其他城市群普遍处于中低水平。第三,考察期内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的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差异主要体现为城市群群间差异。第四,空间滞后效应会对十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产生显著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空间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存,不同邻域水平下各个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选定皖江城市带区域支柱性产业,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集聚弹性系数、市场集中率和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对其空间集聚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基于行业和城市的双维度视角针对空间集聚程度、集聚弹性及区域分工等展开探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皖江城市带区域支柱性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但各行业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类别行业、中低技术类别中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均呈现出高度空间集聚;不同行业的工业经济增长对产业集聚度变动的敏感性不同。区域内基本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核心层,其他城市为外围层的"核心-外围"二元空间分布模式;各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城市发展的更高境界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通过对皖江城市带部分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其城市幸福度进行评估,并确认宏观经济指标在其中只占较小的比重,故打造幸福感皖江城市带需要转变发展观念,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细节入手,并注重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城市群,对于东中西协调发展及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R&D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RS、VR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皖江城市带10个城市的R&D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R&D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体较低,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皖江城市带R&D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505、0.646、0.648和0.506,均不足最优效率的70%;合肥R&D资源配置效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R&D资源的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皖江城市带R&D资源配置效率分异程度逐渐缩小,但不同时期各市配置效率变化较大;皖江城市带R&D资源各类配置效率变动指数,在研究周期中均表现出一定幅度的上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及技术进步变动指数二者的增幅均较大,说明技术进步对R&D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进行了测评。合肥、芜湖凭借区位、资源等优势,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池州和六安则排名靠后,其中潜在竞争力的贡献度最大,各地物流业集群呈梯度性不均衡发展态势。为有效提升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城市带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产业与要素双转移,培育集群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加快发展和壮大物流产业集群,以切实提升集群综合竞争力,推进物流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区位熵指数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37个行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产业聚集水平较低、产业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聚集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不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实际情况,提出皖江城市带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加大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承接力度、依托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9个城市进行生态适度人口的分析。计算得出所有城市中马鞍山和铜陵生态赤字水平相比其他几个城市比较高。通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数据,计算出生态适度人口,再运用MAPGIS对数据结果进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的生态赤字水平和适度人口水平分布基本上符合"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特点,"轴心"和"双核"城市的生态赤字较高,适度人口容量较小;"两翼"城市生态赤字较低,适度人口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15.
徐琍 《宿州学院学报》2013,(12):19-22,89
通过构建房地产业和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构建房地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测评模型,对2011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房地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总量定量测度,测度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房地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性好,总体呈现积极的互动关系,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协调性略优于城市化对房地产业的协调性.皖江城市带中的池州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充分满足房地产业发展的需求;而安庆市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得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所要求的协调发展水平有一点差距,使得两个地区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度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6.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提出,皖江区域应借助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对皖江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金融水平、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六大类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并运用金融相关指标构建皖江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得出金融支持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从金融各个方面支持皖江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皖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契机,也对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提出新的要求。安徽作为职业教育大省,要抓住产业转移机会,积极探讨和部署新的职业教育战略,推动职业教育重心下移,实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形成职业教育社会化体制。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教育内容、评价体系等视角探讨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完善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提升路径,借助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标体系。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2011—2021年区域物流生命力指数,探讨区域物流生命力及其构成指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规律;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反映区域物流生命力时空演化格局,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区域物流生命力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41个城市区域物流生命周期趋于成熟,各类型区域物流呈现明显的时序差异性,初级型区域逐步减少,发育型与和成熟型区域不断增加;区域物流整体能力有序提升,但空间关联性逐步呈现离散态势,由一家独大转为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特征,从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变化及技术创新、市场结构变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入手,分析皖江城市带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市场因素,论证技术创新力、供需关系、竞争、市场集中度等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皖江城市带战略新性产业的产业分布及发展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应从技术创新机制建立、市场导向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构建等方面,探索有效推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皖江城市带与上海自贸区都位于长江沿岸,在地理位置、货物运输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上海自贸区在物流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其有导向性和可复制意义。通过定性分析法研究了皖江物流近十年来在内河规模、货物吞吐量以及公路、水运货运量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皖江物流联动与上海自贸区物流之间的联系,运用SWOT分析框架分析了皖江物流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借鉴上海自贸区关于诚信通关、冷链物流、物流园建设以及负面清单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皖江物流联动的劣势,提出了简政放权、借力冷链物流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