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键 《学术论坛》2007,1(1):5-8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不是体现在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唯物主义上,而是体现在其哲学视域、逻辑起点、哲学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践观立场上。由于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诠释的不到位和不彻底性,影响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的确立。因此,要彰显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不仅要从物质本体论立场转变到实践观立场上来,而且还要对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吴向东撰文指出,马克思洞察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破除了实践概念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观点,以实践为枢轴去把握世界。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贯彻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它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超越的真实意义 ,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真实意义既不在于以辩证的唯物主义超越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也不是以“实践本体论”超越物质本体论 ,或以“超越”的立场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而是以实践的唯物主义超越直观唯物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自然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驰 《河北学刊》2005,25(3):58-62
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马克思是在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基础上统一全部实践活动的.将实践这一重要范畴引入美学,并依此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与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最重要的还是看其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中,哲学界达到这样一种共识;实践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范畴,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然而,稍把观点具体化,共识就转化为歧见。对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就集中地反映了分歧所在。笔者虽然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但又认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确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在本体论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本体论。但是,旧唯物主义却不能对这一正确的结论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说明。古代唯物主义对物质本体论缺乏基本的论证和说明,仅仅是一种素朴的猜测,因而,他们的物质本体论远不是科学的形态。近代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传统,在以往本体论研究的基础上,把认识论问题上升到哲学的主要中心地位,并试图从认识论角度、从感觉出发确证物质是世界的本体、本原。从培根、洛克开始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实践基础之上的。这种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分水岭,又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忽视客观规律、夸大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哲学观点 ,它把“实践观”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把“实践”范畴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因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诸多原则分歧。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阐述“实践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实践”范畴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说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实践中的有害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趋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批判传统唯物主义和批判地解读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其特征是实践性、历史性和人文性 ;当代哲学对实践唯物主义提出了挑战 ,应当从生存论的本体论的立场出发 ,批判地借鉴康德的实践理性学说 ,促进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域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8,(3):36-41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热潮,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的探索。然而,时至今日,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却逐步走向沉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放弃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而是要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向前发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三个急待突破的瓶颈:在核心观点和核心理论上远未形成共识;对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关系、恩格斯等哲学著作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对话不够。  相似文献   

10.
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海 《东岳论丛》2001,22(6):85-88
实践唯物主义是在反叛传统哲学体系的前提下形成的 ,它构成当代中国哲学舞台上的一个亮点。但是 ,由于本体论方面理解的混乱 ,哲学基本问题的反矛盾思维 ,以及对实践概念的泛化性理解 ,诸种失弊使实践唯物主义的发展陷入尴尬。其摆脱困境的出路及其前途在于 ,实践唯物主义要重新设置自身的位置 ,形成与其它哲学形态的并列意识 ,突出唯物主义的实践理性 ,打通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文本。如此 ,实践唯物主义才有持续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汤建龙 《江淮论坛》2002,18(5):47-51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本体论的实质及其理论形态,把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相互矛盾、对立的认识在三个层面上作出统一的理解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或是对本体论思维的超越,这三种理解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相对于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和旧唯物主义相对,作为实践的、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传统本体论思维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 ,也应当把其放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去考察 ,使实践范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应具有一致性 ,其意在于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在 1 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 ,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 ,这种唯物主义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这一哲学是在克服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同时也成为引导人类去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行动哲学。"实事求是"既有十分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又能够体现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具有以"实践"为本位的思维特点,中国哲学的起点是实践性的"事",即使讲到"物"也是纳入主体性实践对象的"事物"。从本体论而言,"事"往往呈现更本源的意义;从认识论而言,真理检验的标准也依据"实事"。毛泽东诠释的"实事求是",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的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相结合",在"实事求是"中得到最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邓小平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联系起来,并提出“解放思想”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包含着深刻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新世纪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思考,邓小平又在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拓展了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金铭铭 《理论界》2005,1(6):65-66
传统的教科书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不乏其合理成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称谓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渐暴露出其理论上的缺陷。本文主要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内容极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重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质内容。并说明“实践唯物主义”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哲学界不少人士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此种解读已经陷入困境。本文指出这里的所谓“困境”是某些解读者由于脱离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意去解读而强加给它的,同时,也使这些解读者自身在学理上陷入困境。困境之一是迷失于“语义丛林”,借用语的混乱而曲解具有明确规定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二是借助“文本横出”,即把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撰写的著作同质地对待,任意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作,以“实践人本主义”理解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从两头批判“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三是“对话失语”,在倡导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话语,特别是使之脱离“新唯物主义”的规定性;困境之四是陷入“经院争议”,脱离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罔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现实性,在思维甚至语言范围内争论、辨议。本文认为只要真正尊重文本、立足实践、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本质和明晰话语,那么,我们就可以摆脱人为“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自80年代后期开展实践唯物主义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以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学派”,或称之为“唯实践唯物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片面夸大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用“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观这二对范畴,可以从实践这一基本范畴中引伸出来”;“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等①。这些主张和观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在我们看…  相似文献   

2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物质的自我运动解释了自然界、生命有机体以及人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但是他唯一的理论兴趣在于探讨人类解放之路。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特有的、最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是用实践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从而也是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唯物主义概括他的哲学思想是恰当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前者是本体论,后者是人的解放理论,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争论,与混淆了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把实践唯物主义用于本体论领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