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平经》以“元气”为核心,通过构成论层面上的“元气行道,以生万物”与修养论层面上的“抱元气于自然”两个维度来构建自然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思想。《太平经》中的“自然”具有原则义与实体义两重含义,“自然”的实体义是对原始道家个体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道家哲学与汉代元气学说、儒家名教思想沟通融合的结果。同时,《太平经》在构建自然观念时,也出现了“自然”与“道”在逻辑关系上模糊不清的问题,这既是其思想内容杂糅的表现,亦是其思想本身所具有张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朱松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探讨东汉末年特定历史背景下《太平经》的安民策略 ,认为《太平经》的“安民”,只不过是谋求东汉封建政权稳定的策略理路 ,即以民安而达政安。文章指出 :在社会矛盾已极端尖锐的王朝统治末期 ,政权的自觉调整已难以奏效 ,因而这一策略理路难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傅锡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0-28+154
王阳明不仅把良知视为善恶的准则以及好善恶恶的能力,而且继承和发展周濂溪、程明道、陆象山等宋代以来儒者天人一体的思想,认为良知就是天道、天道就是良知。这意味着良知本来就并非专属于个人而是还可以指天道,人的良知只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发露、展现。良知与天道是一体的关系。良知天道一体论的最终意义在于说明,人不仅可以无事一身轻,而且也可以有事还一身轻。致良知的最大收获就是轻松自在、其乐无穷,像天道一样使万物生生不息,而又自然而然、不感到压力和负担。这就已经是所有人都有可能获得的最大幸福,应该用这个最大的幸福来劝人致良知。 相似文献
4.
况立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4)
作为元杂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观念在作品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本文进一步追述了这一观念源于夏商时期,并联系元代特有的文化背景,解析了其在文明时期复辟的文人心态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试论《太平经》所蕴含的妇女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修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46,63
《太平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道教思想的哲学基础,在立足阴阳之道阐述其神学宗教教理的同时,涉及了颇为丰富的妇女思想内容。《太平经》所蕴含的妇女思想主要包括:提倡男女同处相合,和谐平等,肯定妇女的重要社会作用,反对虐杀妇女,反对“贞女”观念,主张男女两性相悦养育子女等等。《太平经》有关妇女思想的阐述不仅对道教自身的发展影响甚大,而且对研究当今社会妇女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子》内篇阴阳理念独树一帜,有别于先秦典籍。《庄子》内篇阴阳观与医家意旨相似,把阴阳由自然天象引向人体并藉此阐释疾患,具有特殊之处。《庄子》内篇主张维系阴阳乖戾,这种态度昭著了其借助不平衡、不和谐的现象来实现超越的理念,目的在于超越不平衡的现象而达致自然“至境”。 相似文献
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69
中国道教从天人感应的视角出发,以宇宙命理对应人间秩序,提出道的概念,作为其最高哲学范畴,此概念被视为宇宙与人间万物的终极根源。道教的阴阳观把事物分成阴阳两性,并通过二者的相互转化、和合,最终达到天人合一、道通为一的境界。与道教相近的是,犹太教的造人神话提出了把男女两性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属性,从不同侧面建构出耶和华的完整形象,体现了阴阳结合的两性观。为早期道教经典著作之一的《太平经》也揭示了两性之间的联系,而《旧约》作为早期犹太人的经典著作,反映了犹太民族两性观和婚姻观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对两个作品文本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对阴阳结合的两性观和婚姻观与神、人之婚约试作初步阐发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庄子》内篇阴阳观念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内篇阴阳理念独树一帜,有别于先秦典籍。《庄子》内篇阴阳观与医家意旨相似,把阴阳由自然天象引向人体并藉此阐释疾患,具有特殊之处。《庄子》内篇主张维系阴阳乖戾,这种态度昭著了其借助不平衡、不和谐的现象来实现超越的理念,目的在于超越不平衡的现象而达致自然“至境”。 相似文献
9.
阿里木·托和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
王岱舆、刘智是在译释、传播伊斯兰教的过程中,把伊斯兰教的造化论与宋明理学的生化说作了整合,以真主造化为开端,以无极太极为中介,以阴阳生化为过程,建构了一套中国伊斯兰学的宇宙观,并以此为前提,使伊斯兰学在各个方面与宋明理学相融合. 相似文献
10.
徐锦中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49-52
目前哲学界对《内经》所蕴涵的辩证思维的研究还是十分薄弱的。《内经》在通过五行说来阐释其整体观时,利用它的医科学的实践基础,大大深化了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提出了“动而不已”这一精彩命题,并归纳出“物生”与“物极”两个反映不同变化形式的重要哲学范畴;《内经》凭借医科学的实证性优势和中医思辨性特色,建立了阴阳和谐理论,探究了阴阳关系的具体形式,使中国古代阴阳学说达到前所未有的精深程度。研究其辩证内蕴对于思考和解决当前科学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孙广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1-13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12.
赵高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326-330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当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的时候,有必要梳理中西两种自然观,以重新审视“天人关系”,重新定位现代“天人关系”,并求得“天人之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4):83-86
本文着重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 ,解读出马克思“自然与人应在对立统一中和谐发展”的唯物主义辩证自然观 ;重点阐述了其主要内涵应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二者的本质统一 ,分析了其四个基本特征 :即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客观物质性、劳动中介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揭示出其丰富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传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37-40
本文分析比较了老子之"道"和爱默生之"超灵"的宇宙观、天人关系和直觉意识,指出了"道"与"超灵"之间存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傅鹤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4):61-64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孙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2):79-81
朱熹人心道心问题是宋明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朱熹从天理人欲 ,心统性情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 ,体现了朱子哲学既重理性又重修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亚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相似文献
18.
孟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06-410
感兴论一直都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感兴论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就感兴论的研究成果而言,学界大体从以下范围进行探讨:一是“兴”的本义研究,二是“兴”的起源问题,三是探讨经学意义的“比兴”,四是将“兴”与诗歌艺术联系进行研究.在诸多研究中,就“兴”与诗歌艺术联系进行研究最为丰富.整理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当下学术界对于感兴论的研究成果,期望对当下的感兴论研究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赵载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42-44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基础是整体有机的宇宙论。表现在认识特征上则是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系统思维把人与宇宙看作本质上互相贯通的有机系统;意象思维注重事物表象和文化符号与人的精神的交融作用。没有人的精神解读,符号只是死的符号,有了人的精神参与,符号与客观世界才变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观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彩荣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15-17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提供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构架和思维模式,放弃了近代机械自然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所蕴含的基本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生态理念惊人地相似,为构建中国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资料,进一步阐明了“天人合一”观的现实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