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说”的哲学理解——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观点比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杰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5)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作为现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虽分属不同的哲学理论派别,但他们都涉猎了在哲学普遍理论层次上的语言问题。也正是在对语言的探讨过程中,提出了对“说”的哲学理解。从他们二人各自对“说”的哲学理解中,虽可见其差异,但二者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从中可以管窥到在现代西方哲学貌似对立的理论派别背后所隐含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和克尔凯郭尔,属于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旨趣。但他们在宗教思想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的写作立足于二人的宗教思想和情怀,试图梳理出其中的相似性和承继性,彰显克氏对维氏的影响,并依此来论述维氏的宗教神秘倾向。 相似文献
3.
论郭象对生死的知性阐释——兼与庄子的生死观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认为生死皆命,不可违逆,生死独化,两不相知,进而主张与变为一,玄同生死.与庄子追求心的解脱的生死观相比较,郭象对生死进行阐释的独特性在于注重对生死的知性理解,而后将这种知性理解转化为心灵上的理性接纳,其生死观可称之为智的慧解的生死观.郭象对生死的知性阐释是对魏晋时代生命自由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荀子将天分为两部分:一是无形的作为本源和动力之天;一是指已经形成的有形之天。正是在两重天之前提下,实现了荀子的天人之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然而,由于荀子只关注已发之天,也即习之天,因此就把习当作性。由于拒绝了本然未发之天,荀子就不可能从天的角度来修正习之天,他只能求助于人心。他以人心礼义之善来纠正性之恶,然而其礼义之善并没有宇宙之根据,其既可以成为儒家礼制,也可以成为法家专制。通过荀子天论与阳明天论的对比,以及由此揭示出来的荀子天学的价值和局限,我们终将看到,荀学依然是儒家圣学之一脉。 相似文献
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前期维特根斯坦具有深厚的伦理关怀。可是,他一方面认为伦理问题对于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我们不可能构建任何有意义的伦理命题。因此,他一直为这一问题而苦恼:关于伦理问题,到底该说还是不该说?他最终选取了这样一个策略:通过澄清可说的东西,来显示那不可说的东西。除了从理论上作这种处理之外,他还坚持通过完全投身于哲学探究活动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贵君轻不是一个命题而只是一个话题,是孟轲由此出发来肯定其核心观点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由头.这种得乎……而为……句式,潜藏着以民为工具而以天子为本的奥秘.它与养民说、诛一夫说,与王道仁政和与民同忧同乐主张相表里,贯穿了<孟子>全书.作为口头禅的民贵君轻,就是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盲点.它遮蔽了此话题所有关于以天子为本的实质内容.为深入考察,本文分析了孟轲的教育背景、游说对象和心理动机,也追溯了孟轲之前民为邦本说、民为君本说和所谓的以民为本说之源头,指出了其间一脉相承的联系.与此同时.还将具有宗法性和皇权主义特征的民贵君轻说与具有现代公民社会和公民意识的以人为本施政理念做了比较.并说明了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7.
荀子将天分为两部分:一是无形的作为本源和动力之天;一是指已经形成的有形之天。正是在两重天之前提下,实现了荀子的天人之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然而,由于荀子只关注已发之天,也即习之天,因此就把习当作性。由于拒绝了本然未发之天,荀子就不可能从天的角度来修正习之天,他只能求助于人心。他以人心礼义之善来纠正性之恶,然而其礼义之善并没有宇宙之根据,其既可以成为儒家礼制,也可以成为法家专制。通过荀子天论与阳明天论的对比,以及由此揭示出来的荀子天学的价值和局限,我们终将看到,荀学依然是儒家圣学之一脉。 相似文献
8.
金岳霖在吸收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哲学体系。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的构造思想是不同的。金岳霖所构造的世界在界限上更广于维特斯坦所构造的世界;金岳霖的世界本体论基础比维特根斯坦世界本体论基础,在内容上更宽泛,在程度上更抽象,在视野中更具备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认为机器(或者说人工智能)不能像人一样思维,他的两个论证可以支持这一论断:一是思维不是某种发生在大脑之中的过程,因为我们无法断定有某种特定的生理过程以某种方式与我们的思维相对应,从根本上来说,思维是一种符号操作活动;二是机器不能阅读,阅读理解也不是发生在心灵之中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拉美左派政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密不可分.马里亚特吉对马克思主义拉美化贡献巨大,他首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主义”运动,第一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和解答秘鲁民族和国家发展问题,将社会主义的斗争深深根植于国家和民族传统之中,而其思想中的宗教因素则深刻反映了拉美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社会语境.马里亚特吉的思想代表了一种拉美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其当代境遇也印证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仍然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诗言志新解——兼论文学的起源与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起源研究中,特别是文学与生产劳动,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宗教、巫术……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形之下,本来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语言却受到了冷落。其实,从语言来考察文学的起源可能会给这个题目开辟一个新视角。需要声明的是,我们不是给文学起源问题一个完整的答案,更 相似文献
12.
13.
中小企业融资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兼对相关观点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并非天然地就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相反,国有银行只有抓住中小企业这块市场,才能保持发展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对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斯坦一生对哲学的批判、瓦解和创新,成绩斐然,他那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以及那富有神秘性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方式和“语录体”式的叙述风格与中国禅宗思想有着天然的契合性。维特根斯坦是通过“看”和“显示”来呈现“不可说”;禅宗则是通过“默照禅”和“以势示禅”来显示“不可说”,二者“殊途同归”。维特根斯坦的思、言和行都与禅修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看,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西方世界里的东方禅师。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不可说"的命题,这与禅的"不可说"不谋而合。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二者的言语观:什么不可说,为何不可说,如何说"不可说",以期探寻中西方哲学思想中"不可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研究》最后的部分才出现的“深层语法”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谈到了深层语法和表层语法的比较,在了解了深层语法的大略所指之后,进一步区分了语法命题和经验命题,并说明语法命题是深层语法的执行者,但也指出语法命题和经验命题不是截然分开的.接下来又谈到了他的著名的私人语言,对私人语言的批评催生出了深藏在表层语法之下的深层语法.从而得出结论:维特根斯坦的深层语法倚靠语法命题得以实现,并尽力解决私人语言所昭示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居身性和涉身性为特征的认知理论深受笛卡尔主义思维模式的影响,并没有明确阐释心灵的本质是什么。当代心灵形质说在考察笛卡尔主义思维模式基础上,吸收当代生物哲学中的"结构"概念以"复苏"形质说,提出心理是一种身体、社会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模式。当代心灵形质说的出现,表明西方心灵哲学对心灵的认识正悄然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考察,原来的"小心"概念也向"大心"概念转变。就其"大心"的认识,它与我们中国心灵哲学中的神形观有相似之处,但在致思取向和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悲剧意识的诞生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构成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变革的一大景观。中国近代悲剧意识标举忧患意识、痛苦意识与抗争精神,冲破了以“中和”为美的古典审美理想,因此,近代悲剧观念在文学上的提倡及表现便更多带有鲜明的冲突性及崇高性特征。但从王国维的悲剧观念中,却看不到鲁迅等人所宣扬的旨在与现实相抗争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昂扬精神,因为王国维的悲剧观念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受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悲剧是人生命运的一种“自感”的表露,“人生之命运,固无异于悲剧。”因此,我们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俄国语言本体论流派和维特根斯坦称名哲学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具有鲜明的本体论色彩和社会性,而差异性则集中体现在二者不同的方法论基础上,并由此导致了诸多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几乎完全是通过对表达初始哲理智慧的先秦原典的注解而体现出来。这看上去也许不可思议,通过几部原典的不断注解怎么就能展现出思想的再生性和无限丰富性呢?的确,如果把注解只看作是对原典本意的再现、复制或还原,而我们又真的能完全做到了这一点,那么除了思想惊人的单一性之外,我们肯定什么也得不到。但是,注解现象根本上不能这样来理解。即便我们承认原典本意的存在,我们也不能说我们通过一次的注解就能完全切中本意。从形式上看,注解都采取了紧扣原文或本文(text)的手法,并且每位注解者都坚称他的注解是对本文原意的再现,但这整体上并不影响或限制注解者在注解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思想空间。创发思路的自由驰骋,时代灵感的喷涌溢出,出现在注解者那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