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隋唐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民族杂居融合,为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做好了准备.胡族人口的大量迁入,给中原带来胡族文化,并将其渗透于中原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中原"胡化"趋势的产生.而进入中原的大量内迁胡族,很快就为汉族文化所融化;边疆胡族也不断吸取汉族文明,迅速汉化.隋唐时期的"胡化"与汉化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侧面,两者是同时和互动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法国年鉴学派所倡导的"长时段"研究理念,其核心内容便是地理环境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中国历史民族地理研究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地理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及内在关联性的影响。历史时期中国民族的空间发展,也由此经历了"格局形成"到"格局演化",再到"新格局形成"的曲折过程。频繁的民族迁徙,最终成为决定民族地理格局调整与演变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周少青 《学术界》2015,(1):61-73,323
15世纪以来,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依次出现过多种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代世界各国的民族政策和立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有影响的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即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这五种理念在沿着一定历史时序发展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共时性或同时在场性。文章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西方社会迄今为止提出的文明和包容程度最高的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它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种族主义、同化主义,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理念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价值理念,它融入了"权利正义"、"保护多元文化"等多种现代社会的理念因子,并坚持从根本(政治)上解决民族平等问题,至今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以吏为师"到"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是秦汉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三次更迭的历史过程.李斯提出"以吏为师",乃是拘于一种历史的惯性,固守法家传统,却违背了历史潮流;汉初新道家,由于思想立场和方法上的局限,未能充分认识和吸收儒家思想,从而限制了"黄老无为"在政治和文化上发挥更大的实际效能;董仲舒提出"独尊懦术",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把儒学上升为政治意识形态,致使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都蒙受巨大的历史流弊.历史告诉人们,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复杂的关系.必须始终注重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迁入民族"。朝鲜族的历史是从迁入民族过渡到少数民族的过程,其文化本身也是从朝鲜半岛的文化过渡到中国朝鲜族文化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文化以及它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6.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杨荆楚在《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内容、范围与时间上,都不能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哈萨克民族萨满教在新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和变革相适应的情况,在调适自己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萨满教在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本质上却延续了其古老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美国文化经历了一个从"自觉"到"自信"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包含了美国文化内外扩张与渗透两方面内容。"美国化"是美国历史上文化扩张与渗透的重要路径。某种程度上,它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奠定了民族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陕北地处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坡,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长期征战的要地,这一特别的"边境"地带也成就了这块土地,使其成为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区域.人口来源之复杂、 融汇民族之多在其他地区也是不多见的.在各民族接触融合过程中,汉民族凭借人口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科技文化上的先进性同化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素质与民族融合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落后的民族可以征服文化处于高位的民族。但是,历史证明了,最后的结果都是征服者被同化,被高位文化所“征服”,实现民族大融合。这是个重要的启示:民族的生存、聚合、再生、融汇等等能力,归根结底都是以文化素质作为基本点的。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文化相对于汉族来说处于低位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但最后还是被融合到汉族之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素质的高低情况。高位文化最终反过来将处于低位文化的征服者加以“征服”,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因而,每一个民族的上述各种能力,其关键所在还是文化素质,使得该民族可以凝聚本民族,可以融合其他民族,长存长盛而不衰不竭。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本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又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演进过程及内在规律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 ,更好地掌握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社会政治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规律 ,对正确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多年来 ,随着维吾尔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其风俗习惯也在发生着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一些风俗习惯的外在形式具有了某些新的特点、一些…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在考虑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及解决现实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族关系思想。在汉武帝的理论思维中,"中国一统"既是民族关系的最佳状态,也是他本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对如何实现"中国一统",汉武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相互的接触、相互的交流中经历了兴衰、消长、流动、分合的复杂过程。在形成今天各民族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民族因为形成的时间、地点不同,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繁盛时期。唐政府在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文化上的交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游乐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加强与周边各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1 唐代中外游乐文化的交流得到空前的发展,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在杂技、舞蹈、音乐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唐政府每逢重大节日朝会,都要以各种百戏、歌舞来招待外国使节。武德八年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而后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民族杂居情况和各种原因造成的多种多样的移民,从而不断出现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大致有三个方面:(1)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掌握了全国政权或部分汉族聚居区政权的时期,其规模尤为巨大。前者如元朝和清朝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中国历史上,两汉不仅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两汉政治上的内霸外王和学术思想上的儒法合糅,是秦和齐鲁等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反映。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黄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古代居民,经过长期交汇融合,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就是华夏族。华夏和其它各族在春秋战国时期混居杂处,交往密切,并没有清晰的界限。由于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之中,加上自然条件等的不  相似文献   

18.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威弗莱》成功地再现了英国苏格兰地区18世纪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状况和文化传统。有必要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这一基本观点为视角,揭示《威弗莱》与它所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间的对话性关系。高地氏族领袖弗格斯被送上断头台预示着当时苏格兰的政治命运,女主人公佛罗娜·麦克伊沃的命运表明苏格兰民族文化虽历经磨难但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司各特以詹姆斯党人的起义和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运用小说的艺术形式将其记录于文本中,实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交融。  相似文献   

19.
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前后约1100年,在中国历史上称做“汉唐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确立到蓬勃发展的时期,是汉唐帝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空前强大的时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缔造出现崭新局面的时期。本文旨在对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状况、发展原因和历史局限性作个剖视,这对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华民族凝聚力运动和发展规律或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对"藏彝走廊"的研究,历来多关注于川、藏、滇交界地带,而对其西端即元时"丽江路"、明代"丽江军民府"的西境,即今天云南省西北部、西藏南部及缅甸北部交界地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由于此境地处滇、藏和缅交界地,属于汉文化、藏文化、缅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同时又是傈僳、怒、独龙、普米、白等文化圈的重合交叠区,历史上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而且其民族关系随时代发展而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发展特点及规律.本文在廓清元明清时期"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探究其特点、规律与趋势,为今天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