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移民数量持续增加。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内部经济体制问题、移民网络以及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移民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能力提出了挑战;并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接受国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双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环境的恶化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国际移民大潮包括偷渡在内的非法移民再次高涨。为应对这个大潮,许多国家本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大多采取堵截为主的政策,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欲破解国际移民活动中产生的系列问题,首先必须正视国际移民再次成潮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客观分析各类移民再次成潮的原因,树立以导代堵,以疏代塞新理念,协调“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扩大移民空间,特别是扩大疏导移民渠道,积极引导移民通过合法途径实现移居,从根本上解决偷渡等非法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曙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31-36
冷战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欧洲仍是移民的重要目的国,但是冷战后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新特点的出现,为国际移民活动提供了新的动因。国际移民在促进接纳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移民接纳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还对国家间关系造成重大影响。在全球化与移民问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减少和消除移民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社会需加强合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移民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学者为了科学地解释中国移民问题,一方面用国际移民理论来阐释国内的人口流动现象;另一方面从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理论.解读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开展移民问题研究一般都从描述移民的基本概况入手,厘定移民、移民社会和移民理论三个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中国移民理论体系不仅有助于探索中国移民活动的具体规律和解决中国移民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模式和促进中国移民学学科的建设,从而实现移民理论建构与移民实践服务相结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和基督徒,马丁·怀特拥有复杂的历史观。就历史编纂方法而言,体现为整体视角和比较方法;就历史认识论而言,呈现为一种非决定论的循环史观。怀特的宗教信仰,铸就了其循环史观悲观主义和否定进步主义的底色。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构成了怀特国际理论的主要内容。尽管怀特的历史观和国际理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但本质上却是历史观决定了国际理论的特征。怀特的历史观决定了其国际思想异常复杂且欠缺理论化,但其思想的开放性取向却具有了跨学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女性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女性化成为新的移民趋势.女性移民的动机不仅是婚姻和家庭关系所致,而且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她们的职业种类大多位于低层.她们身在国外,却不能被赋予与移入国公民同样的保护.女性移民具有双重影响.她们对母国的经济发展和家人的生活改善作出了贡献,却面临着挑战,显示出其脆弱性,处于基于性别的暴力和剥削的危险之中.在移民研究中,应充分考虑社会性别的因素,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赋予女性移民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国际移民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关乎主权和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国际移民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国际移民的动因可划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其中非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根据国际移民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改善生活型、寻求发展型、家庭团聚型、寻求庇护型四类,而根据国际移民的生活状况可以将其分成迁移型(其又可分为归化型和断裂型)、跨国型、母居型三类。国际移民的国家认同具有异质性、多元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它包括公民身份和国籍的认同、意识形态和宪政的认同、文化和情感的认同三个层次,其中文化和情感的认同包括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情感、风俗习惯、领土边界等方面的认同。国际移民国家认同的分层研究可以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探索一条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生态移民实践的划时代发展,有关生态移民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尤其在生态移民模式以及相关政策、生态移民权益保护、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和深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国际价值是在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的各个国家的国别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在质上表现为经过国际抽象的世界社会劳动;在量上表现为国际社会必要劳动量。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国际价值的决定和实现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活动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研究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揭示其当代意蕴具有十分显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文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11-17
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二战后的40余年里,战争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上升,经济安全开始在国家安全中居于主导地位。而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家安全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更重大的挑战,即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反映了特定时期国际贸易分工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解释了各个时期出现的贸易分工现象,每一种新的理论都是对原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产品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则是国际贸易分工新实践的内在诉求。当代国际贸易分工业已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分工、产业内贸易分工和产品内贸易分工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格局。 相似文献
14.
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虽然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为推动国际政治理论走向成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社会进入了高度的组织化时代,具体表现为国际组织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在全球化和国际组织互动过程中,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全球化的载体和依托,全球化大大加速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使得国际组织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18-125
国际私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当代无政府状态的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政治学界和国际私法学界对当代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下外国法的有效适用、无政府状态下私法性国际条约的有效性、无政府状态下缺乏强制力的国际私法的遵守和国际私法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局限性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益于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效用和当代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方政府国际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并未深入;两枝世界政治理论、新中世纪主义理论、平行外交理论、多层外交理论和地区国家理论从不同视角对地方政府国际行为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等做了理论阐释,但还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从国际体系特征出发,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密切结合,坚持主权国家观念,是研究地方政府国际行为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其外交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这不仅是由于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其国家利益观具有极强的共生性。从分析其共生性渊源出发,可着重发掘其丰富的共生性内涵,初步展示其在新时期外交践行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刘志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1):25-32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国际社会的可适用性一直广受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国际层面适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正义环境”即“国际社会”是否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国际法的发展已证明一个不甚成熟但长足发展的“国际社会”正在形成,即国际层面已初步具备适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正义环境”。而且,晚近全球化的发展也显示这种适用的必要性。不过,在具体的适用中,对合理的“适用模式”及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