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进而引发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当前形势下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问题对于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中等收入的界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举措以来,人们对中等收入的议论较多。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官方也还没有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因而对中等收入的含义和界定中等收入的方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理解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和落实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我们对中等收入的理解、中等收入的界定方法以及我国中等收入的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等收入者与中产阶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军定  杨维 《中国统计》2006,(10):21-22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小康社会的分配格局勾勒出基本轮廓。无疑,这是一个比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高而且更为艰巨的目标。目前,针对中等收入者问题的各项研究,很多方面尚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包括在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有关“中等收入者”的多项基础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包括:概念不清晰并缺乏权威性的解释,确定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缺少合理的认定标准。本文是从城市居民生活统计的角度,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非参数高斯核密度、收入空间法等计量模型,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并测算与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析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现状。研究发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低、高收入群体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且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下降趋势比城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是中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问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较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特别是创新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而且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和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历史、体制、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梅立华 《统计与决策》2007,(17):111-113
一、湖北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一)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更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十五"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湖北省三次产业呈现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真 《统计与决策》2005,(6):112-113
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三农"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三农"成了一个带决定性、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笔者认为"三农"问题千头万绪,解决"三农"问题既要通盘考虑,又要区别对待.这里,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走以农业产业化为实现形式的工业化道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熊桉 《统计与决策》2006,(3):116-118
一、县域经济弱是制约湖北“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湖北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政困难,工业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成为制约全省“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1.县域经济不强、财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在湖北省内比较,县域经济较弱。2004年,全省76个县(市、区),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9.
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扩中提低”,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得到明显扩大。从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入手,在理论层面展开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的讨论。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依据设定收入上下限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界定实际生活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当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应当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下四分位数,而收入上限则应略高于收入分布的上四分位数。从不同收入分配格局的结构特征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合理范围应当在50%以上且不宜过高。参考部分发达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验证,当社会收入分配格局表现为比较合理的“橄榄型”结构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致保持在60%左右,并且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以及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比例接近3∶6∶1。进一步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中国在打造合理分配格局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尚不足40%。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小、水平低”,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人民解决"温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数据对我国居民入差距的现状做了横向、纵向比较,然后分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如何在缩小基尼系数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而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北省襄樊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季度民营经济增长比全市经济增长慢,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现有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研究存在缺乏理论基础、操作相对机械、结果不够精准等不足。为此,本文基于脆弱性理论将中等收入群体定义为经济收入较高且足够稳定的非脆弱群体,然后依托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脆弱性估计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确定中等收入群体脆弱性水平的上下限标准,进而估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最后剖析家庭进入和退出中等收入群体的微观驱动因素并研判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演变趋势。结果发现,第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可以设定为1%和10%的脆弱性水平所对应的家庭人均持久性收入,2014年和2016年对应的比重分别为29.82%和32.71%,而且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城镇和东部地区趋于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第二,人力资本、职业特征、家庭负担、收入结构是驱动家庭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因素;要达到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应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求,2016—2035年中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人均持久性收入增长率至少应达到3%和5%。  相似文献   

14.
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不同,中国是"小农业、大农村"的社会,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联结在一起的."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的世纪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城乡利益反差将越来越大,"三农"问题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制度上求解农村发展以带动"三农"解决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而解决发展问题首要解决的是为"三农"提供新鲜"血液"的资金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发展农村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面小康社会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同"、"小康"的原始涵义出发,介绍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联系与差别,指出实现全面小康是未来十多年我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计划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为"三农"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障碍和瓶颈,最后给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即按照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所阐述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政策,全面实现农村的大踏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罗良清 《统计研究》2004,21(12):13-5
一、基础教育经费总量偏低首先 ,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表 1)看 ,我国作为一个下中等收入国家 ,其水平虽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持平 ,但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 ,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正是我国政府所缺乏的。从表 2若干经济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基础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这个比例是明显偏低的。表 1基础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比较 (2 0 0 2年 ) %基础教育支出 /财政总支出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0 82 8下中等收…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杭州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等,但"三农"发展中存在问题值得思考。建议减少农民、改造农业、发展农村,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面小康的逐步实现,"三农"问题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与"三农"贴得最近的"农村教育"也被重视起来,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等相关政策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同江市农村贫困落后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湖北人口、劳动力规模及结构之现状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湖北省资料显示,湖北省人口总数为5950万人,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59.78%和4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