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三线”,即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失业救济保障线、最低工资保障线.要确定“三线”,首先要确定“贫困线”,它是确定其它“二线”的基础.如何确定“三线”,目前尚无定论.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谨请批评指正.一、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各地城调队就在积极探索运用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测算“贫困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必需品测算法,奢侈品剔除法,恩格尔系数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恩格尔系数法.  相似文献   

2.
自《统计》1987年第1期刊登了谢立峰《如何确定贫困标准?》一文后,“划线”问题便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许多读者围绕“什么是贫困线”、“划分贫困线的依据是什么”、“全国应不应划统一的贫困线”、“贫困线的存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现将几位读者的观点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贫困线度量是贫困研究的关键步骤和政府制定扶贫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法(ELES)",对安徽省1996-2005年的贫困线做了测度,并以此为标准与其他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贫困线整体上保持了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其中在1999、2001和2004年出现比往年低的情况;低收入群体贫困状况在恶化,现有贫困线距离扶贫的标准还很遥远。  相似文献   

4.
基于ELES方法的贫困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对于贫困线的测量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目前,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中有不少计算或测量贫困线的办法,不过每一种方法中都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从贫困的基本特征出发,认为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法来测算贫困线相对来说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5.
陈永昌 《统计研究》1990,7(5):79-79
确定贫困线,在国外目前被认为是测度绝对贫困的两个重要途径之一;另一途径是编制贫困指数。7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正在研究的构造贫困线的方法有许多种,较早的方法之一是热量—支出法。这种方法以每人每日2250大卡热量的摄入为基础,计算出相应的货币支出量作为确定贫困线的标准。为了确定货币支出量,须找出按人均支出分组的热量摄入量,将摄入接近于2250大卡这一标准的那一组的平均支出作为贫困线的标准。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人体对营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热量,也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仅依据热量的需要量来确定贫困线难以真正反映最低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新疆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2000~2012年新疆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的变动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仍然是新疆减贫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断恶化和贫困线的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断下降.新时期,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应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把经济增长和对穷人有利的收入分配相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减贫.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贫困线及贫困规模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可以用贫困率(或贫困发生率)、贫困规模来衡量。贫困率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或家庭的比例。贫困规模指贫困人口的数量的多少。因此,贫困率和贫困规模都取决于贫困线的取值,且对贫困线的取值非常敏感。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按照2005年我国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绝对贫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0-2009年新疆农村收入分组数据,首先计算历年新疆农村FGT贫困指数,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的变化情况;其次对新疆农村FGT贫困指数进行分解,探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线变动对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最后模拟分析各个贫困指标对贫困线变动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新千年开始后新疆农村贫困程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大体经历了大幅下降、平缓变动、小幅上扬三个阶段;FGT贫困指数分解后发现,各期影响因素作用不一,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或者恶化产生了不一样的减贫作用,贫困线上调最明显的效应是新疆农村贫困面扩大;模拟贫困线上调后发现各贫困指标对贫困线较小幅度的变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新疆农村的贫困问题比较复杂,最近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尤其是最贫困人口的境况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四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贫困线的划分及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俊贤 《统计研究》2001,18(6):30-32
 1993年,中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了到本世纪末缓解和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划分农村贫困线是研究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科学地划分农村贫困线,才能准确地分辨出贫困人口,测定贫困规模和分布及贫困程度,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扶贫策略,有针对性的做好扶贫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本文以湖北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借鉴国际上采用的“马丁法”的测算方法,对农村贫困线的划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几种贫困线测定方法的比较贫困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较准确地测定贫困线并对贫困人口进行转移支付和救济,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对贫困的测定存在多种方法。第一,恩格尔系数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出饮食费用,用它除以计算期  相似文献   

12.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有一部分人相对贫困.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已经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甚至有一部分人率先实现了小康,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民脱贫致富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贫困统计的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张淼贫困统计反映了贫困状况,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方面。确定贫困线(Povertylevel)是贫困统计的基础,它是各国官方根据本国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等规定的一个最低的全年生活费用标准。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就算作贫困人...  相似文献   

14.
一、我市城市贫困居民家庭状况及贫困程度分析在我市市区抽样调查百户资料中,1997年可支配收入低于贫困线标准的有3户12人,户贫困率为3%,人口贫困率为3.94%,贫困深度为7.33元(贫困深度表示贫困居民人均收入与贫困线的差距)。据我市市区非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15.
要做好少数职工家庭的扶贫工作──一九九三年江苏省贫困职工家庭状况分析王立中,沈国权一、我省贫困职工家庭约占5%研究职工家庭生活贫困问题,首先要研究和测定“贫困线”。所谓职工家庭生活“贫困线”,即最低生活标准.目前国内外测定贫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  相似文献   

16.
贫困的本质及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和衡量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各级政府确定贫困线的依据,也是评价是否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个经济指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二者有哪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最低工资测算的方法评价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最低工资制度能否实现其作用的关键,本文借鉴贫困线的测算归纳了最低工资的测算方法,认为使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是一种理论和实践都能较好的测算最低工资的客观定量方法,并对广州、北京、上海三个城市的最低工资进行了实例测算.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镇居民生活中,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的标准?本文结合江苏省城镇居民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试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对贫困问题的理解在研究如何确定贫困线的划分标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贫困”一词的含义。根据1986年江苏省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有5%的家庭是低就业、低收入、低生活标准的困难户。这类家庭主要有:无依无靠、生活无来源的孤老残幼;  相似文献   

20.
佳木斯市居民家庭有多少进入小康,有多少达到温饱,有多少仍处在贫困线上,佳木斯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市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1995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