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有悠久的历史,迄今已千年之久,依然盛行不衰,对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民俗民风均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普陀山南海观音源自古印度南滨海,经由斯里兰卡等南海诸国传入.南海观音在民间被普遍视为"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的海上保护神,其形成与航海关系密切.由于普陀山具备了对外交流的地域与人文优势,故南海观音在魏晋之际已有流布迹象,并于南朝萧梁时期成形.  相似文献   

3.
普陀山雄奇幽灵的自然景观,经历代文人题咏,便有了人文品格,成为山水风景社会化的显著标志。明代戏剧家屠隆首题普陀山十二景,并且是《普陀十二景诗》的始作俑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犍陀罗艺术开创了佛教图像化的时代,这种纪传体形式在叙事、说明方面的优势,使得它成为佛教向信众传播的重要途径,经由丝绸之路远播龟兹.从犍陀罗与龟兹之间的文字、佛经、军事及考古四方面来看,二者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追溯犍陀罗艺术的历史文化特质,探寻其传入龟兹的历史、路线及方式,还原它们的物质文化交流历史,对深入研究佛教艺术东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对国内外许多相关史料的稽征,考证了普陀山观音道场形成年代、成因以及普陀山在观音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帝信仰形成于唐,至宋广为流播,历经元明清各代,备受推崇,深受民众信奉.宋元之际,大量的中国僧人和商人往返于中日之间,关帝信仰遂东传日本.伴随着长崎中日贸易的发展和移民的东渡迁徙,关帝信仰迅速流入长崎并传播各地,不仅在当地华人中极为繁盛,而且还对日本的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关帝信仰的东传来探讨中日两国神灵信仰之神韵,实为研讨两国社会心理和信仰文化交流的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7.
关帝信仰的形成、东传日本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帝信仰形成于唐,至宋广为流播,历经元明清各代,备受推崇,深受民众信奉.宋元之际,大量的中国僧人和商人往返于中日之间,关帝信仰遂东传日本.伴随着长崎中日贸易的发展和移民的东渡迁徙,关帝信仰迅速流入长崎并传播各地,不仅在当地华人中极为繁盛,而且还对日本的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关帝信仰的东传来探讨中日两国神灵信仰之神韵,实为研讨两国社会心理和信仰文化交流的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究竟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传入日本的,学界对此看法不一。通过对船山古坟铁刀铭文及《宋书·倭国传》所载“倭国王武上表文”的考察,并结合发生在公元3世纪至公元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代大陆移民东迁这一事实,文章认为,虽然没有这一时期关于道家典籍东传日本的相关记载,但道家思想极有可能通过大陆移民传入了日本,并对当时的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比照藏传佛塔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特点,通过考查普陀山多宝塔的佛像布局与造型、塔身建筑结构及其寓意,并联系元代历史、艺术、宗教的背景,认为多宝塔应是一座藏传佛塔。它是藏、汉、蒙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元代藏传佛塔在汉地发展演变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藏书票及其东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的藏书票艺术的民族特色、藏书票组织及主要著述,并着重探讨了藏书票艺术东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传播史。  相似文献   

11.
普陀山佛教文化缘起唐代,历经千年,发展过程跌宕起伏,有皇帝大力倡导而辉煌,也有因海禁政策而萧条,但发展演变的步伐从未停止。通过对普陀山石刻遗存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石刻遗存时代特点正是普陀山佛教文化变化的外在表现,由此可以梳理出普陀山佛教文化演变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2.
普陀山向有日僧慧锷于唐成通年间请观音像滞留岛上而开山之说,近见宋人记载该山有高丽道头,为通商高丽、日本诸国,舟楫取道侯风候潮之地,岛上洞穴峰岭、寺院古迹,皆以观音信仰得名.而韩国学术界亦有普陀山观音像系"新罗贾人"所请,不肯去观音院乃新罗人模仿韩国洛山寺所创之见.其实这些正是唐宋时期中、日、韩三国使节、商贾来往,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频繁交流所藉普陀山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县东部莲花洋中,始兴于唐,因观音信仰而为众人所知。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成为有“海天佛国”之称的名山风景区。期间又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海禁”的影响,是我国历朝对海洋态度的一种缩影。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普陀山的兴建划分为4个时期:神话传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海禁”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旨在还原普陀山发展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考证普陀山各时期兴建沿革的基础上,对山岛的造景活动进行分析,揭示普陀山的风景园林在充分借用“海”和“山”景的基础上,更强调佛教的“彼岸”思想。  相似文献   

14.
普陀山不仅是一座佛山,更是一座文化山,一座沉淀、融合华夏文化、西域文化与整个东方文化,集观音信仰、山海风光与历史变革于一身的海天佛国.为此,要从自然、历史、宗教三个层面对普陀山文化进行新的全方位解读,才能全面了解本来面目的文化普陀山.  相似文献   

15.
经过考释论证,汤显祖所写<潮音洞>等7首有关普陀山的律绝,当为诗人亲临所作,各诗叙及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景物、佛事,均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一一吻合.  相似文献   

16.
普陀山法雨禅寺建筑格局气势恢宏,至今较完好地保留清代建筑的风格。寺院的几度兴废,说明了“甲于东南”的法雨禅寺复建之艰难,而这与康熙的重视扶持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罗礁是浙江普陀山岛"观音跳"前海域上的一小块暗礁,它涉及到不肯去观音院的建立和东亚三国之间的关系.有关新罗礁和不肯去观音院所供奉的观音菩萨像的来历,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它们与日本和尚慧锷有关.近来,韩国一些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指出它们应该与新罗商人有关.事实上,仔细考察有关纪录和说法,将这两者认为是基于同一事件,即持新罗商人和日本和尚慧锷同一说,则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普陀山在发展海洋佛教文化旅游,建设"数字普陀山"和普陀山佛教现代化进程中,启建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必要性,并针对数据库建设提出建立统一的行政协调机构和专家委员会,挖掘潜在用户,建立数据库集成体系,摸清文献分布、确立共建单位等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