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是彝语教育、教诲的意思,“木”即聪明、贤能、兴旺、繁荣之意。《马木特依》(以下简称《玛木》)是一部教人以贤能和兴旺繁荣之道的书。 《玛木》和《勒俄特依》一样,都是古代彝族人民集体创作和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但两者又有所区别。《勒俄特依》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神奇瑰丽的神话故事,它告诉人们天地怎样形成,万物如何起源,人类社会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而《玛木》则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言词“如”作动词用时,通常译为“到”、“往”。象下面句子中的如即是: 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②文公如齐,惠公如秦。(《左传》) ③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 以上三例中,“如”译为“到”或“往”,倒是确当的。然而这个“如”却不仅上述二义。在授课中,笔者多次遇到这个“如”字,作动词用时,无论如何不能译为到或往,而是有多种意义。如:  相似文献   

3.
傣语“卡细先玛麻”,又名“卡三西双欢玛麻”。它们自50年代以来出现在西双版纳多个勐的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中,前者多译为“四十万马鞍的部落(或民族)”,后者仅出现在景讷(今景洪市景糯)报告中①,译为“三十二个马鞍子的部落”,颇费解。80年代,笔者返回西双版...  相似文献   

4.
说“”     
“牛字”是一个正字 ,义为母牛 ,“牛孛”则是“牛字”的讹俗字。刘师培《左外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这一问题上有疏失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北地区的许多地名、山川名是以民族语命名的。今天研究这些名称的来源及其演变,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夏家骏同志的《松花江释名》一文(载《地名知识》1981年4、5期合刊。下简称《释名》),用日人白鸟库吉和小川裕人的观点,认为松花江、嫩江、呼兰河皆“以水色而命名”,嫩江源于女真语,义为“碧、青”;呼兰河古名“忽刺温”,源于蒙古语,义为“赤”;松花江源于女真语,义为“白水”、“白河”、“白江”。此外,作者还列举了一些其他材料,以证明其结论。事实上,这些结论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说“Bo”     
“Zi”字是一个正字,义为母牛,“Bo”则是“Zi”的e俗字,刘师培《左 外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这一问题上有疏失。  相似文献   

7.
《诗镜论》是藏族作家,主要是贵族僧侣作家奉为创作指南的一部谈文学理论和诗歌修辞技巧的书。这部书藏文叫作《》一般译为《诗鉴》或《诗镜论》,全译则为《修辞论诗镜》。实际上藏语“” (汉音译为宁俄)一词,是“美妙文雅的言辞”的意思,相当于汉语“文章”一词的含义。汉语“文章”一词,本也是“富有文采,斐然成章”的意思。同时“”这一命名,包括有诗、文和诗文合体三种文体在内,不仅仅指诗歌一种文体而言。因此这部书汉名译作《修辞论文镜》,或简译作《文镜论》,似乎较为合适些。  相似文献   

8.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声诗《金缕衣》,宋人或称《金缕》、《金缕曲》、《金缕歌》。两宋时广为传唱于酒宴,尤其是寿辰绮筵,成为一支“生朝曲”。词调《金缕曲》借《贺新郎》曲调“翻唱”,亦多做寿词。宋人描绘《金缕衣》的歌唱声情为“缓”、“缓缓”、“细”、“细细”、“低”、“清”、“清声宛转”等,轻细柔美。歌者一律为妙龄女子,词人多用“莺唱”、“莺舌”、“燕语”比拟,伴奏乐器多用箫管细乐、红牙拍板。宋人歌咏,不出感春、惜时之主题。明人“盖以辞隐谏”之说,实为臆测。当代学者或据以“发覆”,将“金缕衣”释为帝王的金缕玉衣,与皇位相联系,以为李觊觎帝位,杜秋作歌劝止,实乃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0.
今本《礼记·缁衣》第二十章的“正”字,其早期文本有作“匹”字者,汉儒和清儒于此多有研究,郑玄还明谓这个“正”字为“匹”之误字.今得简本《缁衣》对读,证明确乎如此.但是,从文字发展源流上看,战国秦汉时期的“匹”字与“正”因形近而致误或音近而通的可能性都很小.《缁衣》此章文本的变化应当是编定《缁衣》篇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儒者更动了早期文本的结果.这一更动,反映了儒家思想发展与调整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深忧“之子”无衣。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诗经》中写狐的诗歌,“狐”喻指征夫。故而《有狐》为征妇怀远之诗。而“征夫无衣,征妇送衣”这一母题一再被摹写。  相似文献   

12.
在辨认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问题上,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把“兼类”说成“活用”最为多见。“衣”,《说文解字》:“上曰衣,下为裳。”“衣”的本义“上衣、衣服”,属名词。见诸有关书刊读物,“衣”是论家们用来说明各词活用引证最多的例词之一。如;“清旦,衣冠而之市。”(《列子·说符》)“乃使其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皆衣缯单衣。”(褚少  相似文献   

13.
在土家语中“梯玛” [thi55ma53]是敬神的人 ,是男巫 ,不是“女神”。《“梯玛”探幽》一文认为“梯玛”是“女神” ,是不符合土家语言事实的  相似文献   

14.
陈明富 《东方论坛》2012,(6):102-105
一些译本、教材等对于陶渊明诗歌《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一句中的"长"字注音释义颇有分歧,意见有两种,一是应读cháng,作形容词,义为"长短"之长;一是应读zhǎng,作动词,义为生长旺盛,丛生。孰是孰非?从词语"草"、"木"及"草木"与其后词语的搭配情况,以及诗句意义、陶诗用语规律等角度来看,陶诗"道狭草木长"之"长"应为动词,读zhǎng,义为"滋长"或"丛生"。另外,陶诗《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中的"长"也应为动词,读zhǎng,义同"道狭草木长"中之"长"。  相似文献   

15.
蒙文六场歌剧《雪中之花》是特·达木林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一九五九年刚一问世,就被“左”倾文艺路线扼杀在襁褓中,蒙冤二十余年,一九八○年,又经作者精心修改,发表在蒙文版《启明星》杂志上。蒙古族作家特·达木林自幼酷爱蒙古族民间文艺生活,是个故事迷和小歌手。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在他青少年时代的心灵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勤奋笔耕,并铺下了他独特艺术风格的基石。他以剧作著称。他  相似文献   

16.
说明 日本东京大学山口瑞凤教授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象雄Lde du”的意义,他根据该书中多条资料的语法结构、敬语和写作人的立场等,否定了P·伯希和,A·W·麦克唐纳夫人和G·乌瑞译“Lde bu”为王字的意思,而确定为“在同类许多事物中指出其一”的意义。例如“象雄Lde bu”可译为“象雄那样……。”该文对于研究古藏文是有参考价值的,因此特译为汉文。 一九四○年巴黎出版的《吐蕃古藏文历史文书》Documents de Touen-houang relati fs a L histoire du Tibet(以下简称DTH.)是根据伯希和Pelliot与斯坦因Stein的收  相似文献   

17.
1943年岁末发表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使张爱玲“一夕成名”。此后她不仅将此小说亲自译为英文版,而且还用英文创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都与《金锁记》甚为相似的长篇小说《怨女》,之后又将其译为中文版,于60年代中期在台港连载风行一时。一个40年代就已经耳熟能详的人格变态、人性扭曲的“衣锦妖怪”故事,作者为何“四度易稿”,一再“翻版”?这在作者的创作生涯中也实属罕见。本文从叙事层面及人物形象出发,对于《金锁记》用双语不断重写的创作奥秘作了探究;针对其女主人公曹七巧的人物原型作了辨析;以及对作者隐匿于《金锁记》中或隐或显的“复仇”心理动机作了解剖与还原。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为政》云:“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何晏《集解》云:“孔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杨伯峻《论语译注》把“周”译为“团结”,把“比”译为“勾结”,注云:“‘周’是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共同利害互相勾结。”由于《论语》的影响甚为广大,所以人们便以为古代的“比”在表示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9.
《太素》“纷纷盼盼”句他书作“纷纷白分白分”。“白分白分”是由“盼盼”讹变过来的。“盼”常与“目兮”相混,故“盼盼”可考订为“目兮目兮”,义为勤苦不休息貌。《广雅.释训》:“纷纷,众也。”“纷纷盼盼”是多而不止息貌。  相似文献   

20.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