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相似文献   

2.
<正>陈独秀喜欢毛泽东的韧劲:"我喜欢湖南人的奋斗精神。"毛泽东追忆陈独秀:"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毛泽东说,陈独秀是思想界明星青年毛泽东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他在读过陈独秀的《今日之教育方针》后,深受启发,写下《体育之研究》。他的老师杨昌济读后,十分赞赏,将此文推荐于陈独秀,并发表于《新青年》,这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此文与陈独秀的《今日之教育方针》如出一辙,都提倡武勇刚强的世风和朝气蓬勃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读《西游记》,和读我国其他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一样,开始是当故事读的,后来就联系我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的实际,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阅读,去理解,去运用,去说明实际问题。从政治的视角阅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从政治的视角去阅读这部小说,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阅读《西游记》的一大特点。1957年2月8日,毛泽东同文艺界的同志有一次谈话,旨在宣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号召社会各界帮助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海内外热播电视剧,很多人印象深刻。刘和平正是这些大戏的编剧。2015年2月24日,刘和平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聆听大家"系列访谈。因为稔熟历史,对明清腐败衰亡之路以及当年国民党的腐败没落有着深刻的认识,刘和平对腐败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曾刊登《毛泽东在延安"挨骂"的史实》一文,讲述毛泽东面对群众的怨骂之声,不仅认真倾听,而且敏锐地从中察觉出政府工作和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事情是这样的:1941年6月,陕甘宁边区的清涧县农妇伍兰花的丈夫在耕地时,不幸被雷电击中。伍兰花一边悲痛,一边怨骂"共产党黑暗""世道不好"等。中央社会调  相似文献   

7.
李颖杰 《领导科学》2007,(21):48-49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此文一刊发便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致函郭沫若,与其共商党在即将胜利后的戒骄和防腐问题.毛泽东在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和一位历史学家谈话时说: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你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  相似文献   

9.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一生重视到群众中、到社会基层去调查研究。1941年,是在毛泽东倡导下全党推行调查研究方法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3月17日,毛泽东为《农村调查》一书写了第二篇序言。这本书是毛泽东从1927年北伐战争至1934年离开中央苏区这一时期所作农村调查的集子。毛泽东很重视这本心血之作。第二篇序言的重要之处是提出了"眼睛向下"的调查研究方法。他提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1975年11月4日,邓小平把胡乔木找去,谈《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谈完以后说:"你们以后就抓两件事:一件是把编辑《毛选》的工作做好,一件是帮助学部把刊物办好。"胡乔木这时还不知道,毛泽东对邓小平为刘冰等人转信的事作了严厉批评,政治局内在11月2日已开会"批邓"。邓小平说的是实话。清华大学刘冰、惠宪钧、柳一安、吕方正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周溯源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本书是"历史学者眼中的毛泽东"系列丛书中的一部,采用学科划分与读物类别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毛泽东的读书历程,运用丰富的史料揭示了读书对于毛泽东个人成长、增长智慧、对敌作战、处理矛盾、战略谋划、治国理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展现了毛泽东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天天学习、毕生学习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3.
雍正是一个严苛之君.他要么是雷霆震怒,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要么是天威莫测,一副深不见底的神形;要么是冰严如霜,一副谁欠了他三斗米不还的模样.总而言之,是一张"官脸".这是我们从电视剧或传说中了解到的雍正的"尊荣".但是,前几天看了雍正几则"朱批密折",却改变了我对雍正的印象,觉得他变得活生生像隔壁的邻居一样.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曾经说过:"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他的"虎气"主要表现是:气壮山河的豪气,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的勇气,倔强刚毅、百折不挠的犟气。毛泽东诗词,表现"虎气"精神的数量偏多,大多数豪放风格的诗词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但是,直接写到"虎"字的诗词不多,只有四首:《七绝·咏蛙》《七  相似文献   

15.
《秘书之友》2013,(5):40-40
研究古代秘书史近三十年的眭达明先生,在接连出版"秘书史话"系列书籍之后,又有一本新著由山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本名为《清朝秘书政治》的新书,不仅详细记录了15位清朝政治秘书代表人物的从政事迹,而且从"佐官以治"的角度揭秘了他们的成败得失。《清朝秘书政治》就是写清朝的政治秘书们,在"佐官以治"过程中如何直接或间接行使和  相似文献   

16.
对于赵普,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半部《论语》治天下",认为他是书读得少而精明强干的杰出代表。既然可以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理解为人们对他活学活用、聪明能干的赞美之词,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朝廷内外讥笑  相似文献   

17.
汪强 《领导文萃》2011,(3):67-69
我猜想,奥巴马可能读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依据是他于近期所作的一篇悼词与毛泽东的悼念文章《为人民服务》有太多的相似。  相似文献   

18.
正《领导文萃》编辑部:贵刊2014年7期下半月第128页中重温经典5、6的相关内容有需补正之处:其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原文解读,这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一七年所作诗词中的两句,展现了毛泽东的宏图大志,以及宽阔胸襟,惜无全文。其实,诗人于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同年9月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12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宣布将废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决定重新制定《城市拆迁条例》。这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决定。须知毛泽东也有论拆迁的名句:"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决策探索》2014,(1):49-49
《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是知名历史传记作家丁晓平历时十年研究毛泽东的沥血之作,也是他继《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王明中毒事件调查》等深受读者好评的作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历史传记力作,向伟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