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的哲学、政治和经济思想是这些社会衡量事物的标准。西方国家的情况则与此不同。在那里,没有一种能够代表某一社会的衡量标准的哲学、政治或经济学说。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单一政治相比,我们在西方面临的是一种由不同部分  相似文献   

2.
今天,对社会党人再也提不出方案表示遗憾是一种合乎礼仪的举止.数年前,同样是这些人曾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非宗教化".尽管如此,当代社会中总有诚恳的人,应该领会这些人讲话的意思.事实上,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尚未受到怀疑.毫无疑问,危机使一些适应经济和社会挑战的组织原则之间重新出现对抗.自由主义声称要使其他调节方式失效.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五六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经济学上的危机、革命和综合,是西方现代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社会危机的发生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大规律的制约,规律协同是解决危机的最佳路径选择.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实体,充分体现了社会规律、技术规律等内涵,是现代社会危机管理网络中的不可或缺的协同变量,其在社会危机应对中的作用贯穿整个社会危机事件全过程,主要表现在有效减缓社会危机压力、建构公民信念共同体、提供专业资源支持以及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象P.斯威齐那样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遇到危机,是由于它未能说明在国家社会主义中出现的新型的阶级社会。怀有敌意的批评家断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促使这些统治制度的出现。无论如何,不能轻易地把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结构上的问题同分析资本主义本身割裂开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问的日益密切的相互关系。但是,在分析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时将二者相互联系起来也体现了在思想上信奉对资本主义统治的批判。马克思在对这种统治的分析中提出了一种与事实情况相反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危机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危机,这种危机一方面为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导致现代社会的重要成果、价值和方向出现问题。危机以其特殊的方式反映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建立在民主、社会主义和自治基础上的南斯拉夫社会中。在上述各类社会中,危机又表现为经济危机、政治制度危机、法律制度危机和政治思想方向危机。最后一种危机威胁着人权、自由和作为公民和生产者的人的解放领域已取得的基本成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最核心的变化被称为经济的金融化.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实质是金融资本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扩张过程,这一历史进程首先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来,然后辐射到政治、社会领域.它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美国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在一定时期可以缓和却不能消除美国经济运行的矛盾与危机.它在克服旧矛盾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矛盾,危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福利和福利国家概念在当代社会和政治思潮中居于重要地位.福利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满足的要求决定了福利国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福利国家是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幸福承担法定责任的制度表征.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理论论争的本质内涵也是围绕需要满足.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是其制度不能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问题体现在其对人们需要满足的危机和福利国家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上.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本来是反危机的一种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系统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9.
西方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源于18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危机的出现,这种思潮自60年代末再度兴盛起来。这一思潮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外交和教育诸方面,在现代西方颇有势力,并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英和北欧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10.
1988年贝尔格莱德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出版了由P·希米奇编辑的、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系列丛书之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再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危机产生了一个积极的成果:意识到重新认识和发展理论遗产与自身实践的必要性。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迄今进行的经济改革的不彻底性的认识,已不再只是狭窄的学术会议和党的会议的议题,而且还成了日常生活中经济和社会制度职能的问题。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多年来跟踪研究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1.
<正>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广大的分略在亚洲、非洲、拉丁美—的国家中出现了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在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这一民族解放运动算基本完成。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民主政体,这一阵营也包括了发起二次大战的法西斯罪魁德国和日本。与此同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逐步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稳定住了西方社会内部的紧张程度,并为西方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3.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这些国家中,社会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进入8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中,新的政治发展的格局正在产生。社会主义国家从80年代初开始了改革运动,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和政治上的民主化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正在出现非国有化的发展趋势,以解决弊病丛生的福利制度。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等等,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也出现了环境政治和参与民主制。第三世界国家则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和经济的调整期,第三世界的政治更加动荡不定。从1989年开始,这些政治发展中的新的变数竞然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加快了世界政治变化的速度,并给世界的末来发展以极大的影响。本文不可能对全球政治发展做全面的阐述,只想就世界政治调整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第三世界的政治动荡和和种族民族主义问题做些简述。  相似文献   

12.
微观社会学是研究小社会群体及其原子结构的社会学理论.微观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流派的特点."小群体研究"是当代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最普遍和最发达的一个领域.在美国,小社会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客体,有其一系列的认识原因和社会原因.其认识论原因是:第一,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心理学化;第二,科学方法论的新实证主义观点.社会原因是三十年代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以求国家从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初,南斯拉夫宣布放弃国家集权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将国营企业交给工人集体管理,从而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即自我管理)的经济管理体制.这一变革首先意味着对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的否定,同时也预示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即社会所有制的产生,这种由国家所有制向社会所有制的转变,后来(1953年)得到宪法的确认.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资源型城市中产业结构具有城市布局分散的产业结构单一化,资源结构超重性,经济结构稳态性,产业结构趋同性.资源型城市的危机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危机,而结构性危机是一种由于产业结构畸形发展而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政策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关联效应、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劳动力指向等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此次美债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讲,是根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美国实施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导致的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应对美债危机,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看清“普世价值论”和“补课论”的真面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50、60年代的繁荣、发展状况,并且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出现了危机震幅变小等情况.于是有人认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经济波动没有经济危机,仍在繁荣地继续发展.如果我们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然存在,不过以股份制的发展为主要原因,一改战前的状况,形成了一种消费购买力不断扩大趋势与生产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使战前的生产过剩危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否出现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斯·海因茨·赫尔茨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91年,他写了《社会主义的低迷及其前途》一书,分析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介绍了苏联东欧,特别是东德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危机及其原因。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危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相反,马克思主义理论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力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运用。全书分四部分:1.马克思主义是否出现危机;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3.从哲学-政治视角看今日马克思主义;4.第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本刊将分期连载该书。本文根据英文译本(载于美国《自然、社会和思想》1992年特刊)译成,翻译得到了作者的授权许可。在此对帮助联系此书在本刊发表的爱泼斯坦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8.
胡彩萍 《探求》2005,(Z1):112
一、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形势和时代进步的挑战.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于苏联东欧的政变,导致在这些国家执政几十年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并最终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国际事件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中国共产党要想继续维护其执政地位,必须解决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防重蹈他国覆辙.其次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处于优势地位,国与国之间无论是合作还是斗争,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将更加复杂多变.最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基于这种生产的分配占统治地位.但是,作为补充,还有一种独特的生产-分配领域.社会科学称之为"第二经济".近些年,这一概念在公众舆论和政治生活中盛行起来了.毫无疑义,有关"第二经济"的理论涉及到经济、社会以致政治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克服国家当前的经济困难,对今后的经济建设工作和  相似文献   

20.
现代资产阶级的"趋同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初,但这一理论的背景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20年代初,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当代首要的实践问题.列宁提出了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有可能和平共处的思想,并本着这种思想,努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1922年4月,在热那亚召开了包括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到30年代,苏联在解决国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这一切,使当时最保守的人士都相信,苏联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强大国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放弃了不承认苏联的政策,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种从政治、经济到外交的超意识形态合作本身显然孕育着"趋同理论"产生的可能性.但"趋同理论"毕竟在当时没有产生,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拒绝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