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绛散文深得读者喜爱和追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透过睿智、冷静、平和的文字,能让读者异常清晰地感受到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反省和思考,并深深地感动于这种独特的女性意识所带来的美好享受。甘做贤妻良母的传统美让读者看到了杨绛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富有大爱的人性美让读者看到了杨绛作为知识分子女性对人性的坚定信仰和信赖;独立、自主、知性的人格美让读者看到了杨绛作为学者所尊崇的传统士子情怀和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徐雪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23-125
杨绛散文具有独特的美,其中和谐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杨绛散文的和谐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淡泊与沉郁的有机“中和”,浪漫与现实的奇特交融,严肃与幽默的微妙平衡,平凡与崇高的真实协调。 相似文献
3.
宠辱不惊 大巧不工──浅论杨绛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海慧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
宠辱不惊,是人生一种境界。杨绛为文,能以不惊之心、不惊之语,叙写兴衰、荣辱、哀乐。由于创作心态平和,视角独特新颖,笔端轻灵生动,毫不矫情,艺术表现上呈现出随意、轻松、诙谐,去雕琢、远刻意,实为大巧不工。 相似文献
4.
5.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思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2):121-125
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相似文献
6.
王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47-51
智性写作展现了杨绛创作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谋篇布局上"不着痕迹"的"精练圆整",半透明的修辞技巧,以及理性节制的情感吐露,理性与灵动并存的智者慧心勾勒出独特的艺术世界。这种纯艺术的追求与杨绛独立的写作姿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张韡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12):38-40
在杨绛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作品的创作风格变化不大,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幽默。杨绛作品中幽默表现形态的类型,主要有三大类:机智型幽默,讽刺型幽默,自嘲型幽默。 相似文献
9.
祁春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94-96
毕飞宇的文革记忆深刻影响了他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从而影响了他的小说题材、主题和叙述方式,使之呈现出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和“气质”。毕飞宇一直热衷于创作文革题材与准文革题材小说。一方面,对权力的体认和解构成为小说中最常见的主题;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常常运用“戏仿”修辞和“反讽”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关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4-88
《洗澡》堪称《围城》续写,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审视和反思之作。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建构上,个人空间始终以和解的方式顽强地表现着自身,改造的最高境界是个人空间行使了公共空间的职能,甚至超越和置换了公共空间。姚宓的意义在于跳出了物质世界的藩篱,拥抱了新中国的“早春”,她低垂流泪的瞬间,堪称全书中最令人感动的细节。杨绛有意淡化政治书写,而在详略和叙事上微露倾向性,纤柔、委婉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对于简单的改造方式的忧虑。 相似文献
11.
王永章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3):7-9
岁月流逝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巳 2 5年了。随着思想的深化 ,从控诉个人遭受的苦难和“文革”的恶果 ,转向较多地探讨“文革”的原因 ,是很自然的事情。“果”由“因”而来 ,要想不再“重食苦果” ,就必须认清发动“文革”的深层根源。“文革”发动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国内外学者对发动“文革”的最根本原因 ,看法不一 ,但是 ,在毛泽东心目中 ,有一个最纯洁、最完善 ,“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 ,毛泽东正是在积极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过程中 ,逐渐走向“文革”之路。这个以平均主义为核心内容 ,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模式 ,作用于毛泽东的内心 ,外化出许许多多的错误举动 ,最终铸成了伟人晚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艺术散文而言,唐宋并不是高潮期,作品也没有达到至高境界。唐宋只是艺术散文成型期。唐宋艺术散文各有优长和不足。唐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情感的个性化和深邃性;寄情怀于实用文体;情与景结合,意与境融汇;语言以散为主,杂以骄语;重于载道,理念性强。宋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创作主体基本形成;以自然平远为主调的形式美确立;审美鉴赏的愉悦功能有所凸显;有冗繁的议论和明显的“做”文之迹。 相似文献
13.
刁晏斌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52-56
以文革语言的语法为对象,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一是动词的使用,二是《语法修辞讲话》中指为误用的一些形式在文革时期的表现。两方面的考察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文革语法总体上是"干瘪"的,即简单、单调,缺少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吴晓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77-80
散文是抒情文学 ,追求对抒情主体情感的真诚传达。新时期散文作家或追求情感的集中、单一、明确 ,或追求情感的模糊、含蓄、多义 ,遵循散文自由的艺术特征 ,尊重生活 ,顺应自然 ,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主体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5.
黄艳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89-92
杨绛是一个有着无限解读空间的知识分子。透过她不张扬的外表,我们可以解读到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睿智的"隐身"哲学。杨绛的"隐身"哲学具有等于"卑微",重视修身养性的内涵;杨降的隐身哲学常"隐"于文字之中,"隐"于名利之中;甚至收敛为"零";形成杨降隐身哲学的原因在于家的力量和"群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廖万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90-92
在文学的诸种文体中,散文在情感的表现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文体特质。其情感内涵的表达流向,主要指向生命与自然、人生与社会和人情与生活。散文作为一种主情的艺术,一种面对读者抒发情怀、感叹人生、诉说忧乐的最真实最诚挚的文学样式,其思想感情的表达流向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文体特征,散发着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杨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92-96
20世纪 4 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兼容中西文化的东方大都会。这期间 ,杨绛居住在这座城市中 ,创作了她仅有的两则喜剧 (《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喜剧性影响了杨绛喜剧的创作风格 ,这座城市不彻底的现代性和“上海人”不彻底的“市民”身份决定了杨绛喜剧在题材、人物和喜剧结构上的特色。在上海城市文化影响了杨绛的喜剧创作的同时 ,杨绛也在她的创作中积极地消弥其中的冲突和裂痕。这种互动的创作使得杨绛的喜剧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风俗喜剧创作中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20.
散文作为一种与创作主体的情感不可分离的非虚构性文本,所注重表现的是情的世界,它侧重于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和生活体验。情在散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情属于精神的范畴,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可是一篇散文中一但有了情,所产生的美感效应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它能感天地、泣鬼神,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可见情感在文学审美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并不是散文家的任何情感都能转化为美的散文作品,它必须把情感作为审美对象(回忆、记忆、感受、感知、体验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审美规范,纳入一定的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客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