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四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专程到鄂西土家苗乡考察访问,给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族干部和群众很大的鼓舞.大家对总书记在土家苗乡留下的一幕幕动人情景,摆谈了又摆谈,回味了又回味……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真     
中外摄影家看恩施2007年4月26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新京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40多名记者云集鄂西土家山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见证“中  相似文献   

3.
在鄂西土家之乡,有一个四县交界的地方——恩施市红土乡石窑村高岭组,这里是土家族"女儿会"的发祥地之一。过去这里是有名的"光棍村",一个村  相似文献   

4.
鄂西神兵是兴起于鄂西民族区域a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是鄂西民族地区区域特征与近代鄂西民族区域社会转型双重变奏下的结果。历史上,因鄂西民族区域处在"内地的边缘"而导致区域社会受到的政治控制较弱,地方权力多由当地豪强等所掌握,鄂西神兵由此也易于发动。区域内非汉文化特征明显,土家苗家等先民的鬼神观及术法仪式也被神兵所吸收。近代鄂西民族区域社会转型中经济结构被破坏、乡绅社会身份的转变及地方教育的落后则为神兵的兴起提供了领导者与兵源。鄂西神兵是近代鄂西民族区域发展过程中兴起的特殊的历史群体,既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彰显了中国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在鄂西土家山寨,居住着勤劳而朴实的土家儿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古  相似文献   

6.
鄂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鄂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摆手舞、茅古斯舞、撒尔荷以及八宝铜铃舞的起源都可能追溯到先秦巴人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舞蹈本体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这几种民间舞蹈的异同,从而探讨鄂西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源"与"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6日,鄂西州举行了许家坪机场奠基仪式,土苗儿女盼望已久的飞机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之后正式动工修建。鄂西州许家坪机场是国务院、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8.
鄂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鄂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摆手舞、茅古斯舞、撒尔荷以及八宝铜铃舞的起源都可能追溯到先秦巴人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舞蹈本体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这几种民间舞蹈的异同,从而探讨鄂西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源"与"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83年12月1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州首府恩施隆重举行建州庆祝大会。当天下午1点,庆祝大会开始。会上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去的贺电。州长李辉轩在会上回顾了解放33年来鄂西山区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湖北省向大会派去了代表团,副团长、省长黄知真在会上讲了话。他在讲话中要求鄂西山区的土家、苗、侗、汉等各族人民发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鄂西州委组织部、人事局、教委和鄂西军分区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今年继续从州内中专学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调100名优秀生到乡(镇)和基层人  相似文献   

11.
魂系大地     
魂系大地宋和龙鄂西南,沿大巴山东南流脉和武陵山北上余脉交汇处,有一片苍郁如画的古老神奇的土地。80万土家、茵、汉民族百姓在这里延续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伴着悠悠清江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土里刨食生涯……1986年这里人均收入168元,被国务院列...  相似文献   

12.
鄂西山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位于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河东乡的舍米湖村,是摆手舞的发祥地,被誉为"摆手之乡"。"舍米湖"由土家语音译,意思是美丽的小山坡。2013年农历新年期间,记者有机会到鄂西土家村落舍米湖和与之毗邻的湘西龙山县,对土家族文化有了亲身体感,尤其是对土家人的热情好客、豪爽直率、能歌善道  相似文献   

13.
从1986年起,农业部每年派出扶贫工作组,由首都北京来到武陵山中的鄂西自治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的战略措施,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探求鄂西的脱贫致富之路.北京来的年轻人下到鄂西的七届工作组共48人,其中有司局级、处级领导干部11人,而占大多数的是青年同志.山区许多干部群众感慨地说:"想不到这些大城市、大机关、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下来这样吃得苦!工作这样扎实!"1990年初农业部下来的女青年陈月,留学回来,在北京新婚蜜月没度完就来到鄂西,她三上恩施市最高的大  相似文献   

14.
建始县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腹地,旅游资源丰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及武陵山区少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走进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的村村寨寨、 山山岭岭,可见特色产业满山岗,民居家院美如画,秀美山川添新绿,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焕然一新的景象. 铁炉白族乡地处鄂西南边陲、武陵山余脉,是湖北省唯一的白族乡.全乡辖12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 4100户,总人口1.5万人,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7%.  相似文献   

16.
湖北鄂西,地在我国腹心,古来就是土家族聚居区,自元代以来,即在鄂西实行土司制度,支持利用少数民族的酋长、头人做土官,以实行对土民的间接统治。明代如何治理鄂西?《明史》土司传序说:“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而法始备”,“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这是说的总体情况,至于在鄂西,明前期实行什么政策?采用何种措施?甚是跌岩起伏,《明史·湖广土司传》语焉未详,不曾勾泐清楚,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恩施不仅具有森林覆盖率高的绝对优势,而且独占生态多样性和独特性;不仅有别于其他地区文  相似文献   

18.
知识荟萃     
土家人为何崇拜白虎? 中国有句成语曰:“谈虎色变”。虎,威武凶猛,使人望而生畏。然而,你可知道,居住在鄂西的土家族人,却视虎为神,把它当做主宰世间福寿、吉祥升平的象征。土家族人之所以崇拜虎,还得从古代巴人谈起。巴人,是土家族的先祖,自古以来聚居在鄂西一带。鄂西,古代称巴子国。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远古巴人部落是一个以虎为图腾的民族。据传巴人先祖廪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民族宗教事业有着明显的区位特点,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遥相呼应,比翼齐飞,"一东一西、一红一绿"。以鄂东黄梅禅宗、鄂西武当道家养生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一东一西,一佛一道"。根据湖北省情,民族工作重点集中于以宜昌、恩施为中心辐射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以武汉、襄阳、荆州为重点的  相似文献   

2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部,地处三峡腹地,北纬30度线穿越全境,“三山”(巫山、大巴山、武陵山)盘踞、“两江”(长江、清江)分流,是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主战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世界硒都、华中植物基因库等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