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江苏省哲学学会和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化视域中的资本主义”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5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左派与国内学者的一次对话。会议主要围绕两个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一、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最新变化、特征;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及社会主义的对策。与会学者普遍达成的共识是: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理论在资本的全球化过程中受到巨大冲击,已成定式的资本主义理论应得到反思,而这种反思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读之上;市场作为有效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既受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理论影响,又受西方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东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的双重现实冲击,必须解决新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后现代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影响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式三个问题,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新政治经济学和新共产主义理想的三重回归。顺应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生态化、市场化和空间化三大转向。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对我们在新常态下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对西方知识界、学术界和文化界有一定的影响。为弄清这股思潮的由来,并给予恰当的分析评论,有必要探讨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成因。一、一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地区无产阶级革命严重受挫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影响谈到马克思主义,不可以不提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是在产业革命后第一次无产阶级斗争高潮的推动下参加工人运动的。他在二十多岁时就逐步清理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遗产和蒲鲁东的政治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哲学理论和社会历…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的视野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不同于自由主义所说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二元分离、相互对立的关系,也不完全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统治机器和社会阶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是一种有限度的分离和有差别的互动关系.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层面上,它强调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制度性分离,并认为这种分离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剥削关系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在"国家和社会阶级"关系层面上,它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资产阶级的简单统治工具,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阶级关系进行调和;同时它还认为,这种超越并没有完全使国家脱离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仍然要服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本质性规定.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与西方主流政治学完全不同的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社会各种思潮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思潮。这一学派比较注重研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它的社会批判理论,特别是“总体革命”论,曾在本世纪60年代西欧一些国家成了“新左派”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随着这一运动的失败,这个学派目前已趋衰落,但它在西方一些人的心目中,居然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甚至在我国青年学生中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正确开展对它的评述,对于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澄清我国青年学生中的一些模糊认识,都是有益的。本文拟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革命”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文化是欧美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并融入了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是惯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中的本质部分。伴随着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兴起和殖民扩张,基督教实现了世界性传播,基督教文化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文化全球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一潮流中居于明显的强势地位,并显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理论揭露了从殖民时期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着隐蔽的文化霸权;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重释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西方文化霸权,用“民族”、“阶级”、“性别”的三维分析轴心去透视世界的文化图景,解析经济全球化时代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性别关系是如何跨地域地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意识与国家意志快速回归与增强,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复兴提供了重要契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主题多元化和地域性特点,大致分为两个发展路径:一是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国家理论,并进一步推动基础理论建构与拓展,不断为后续理论发展提供话语和逻辑支撑;二是延续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革命性特质,深刻批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这使得国家理论成为当前最具有活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探讨为理论原点,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仅仅解释为对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揭示,看作为资本通过剥削劳动塑造世界的逻辑,而是着力于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二元主体性,主张劳动相对于资本独立一极的本体地位,劳动主体相对于国家、政党、工会的自主地位,宣扬工人阶级自我组织和自我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理论逻辑伴随着《帝国》一书掀起的热潮重新走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位置,迎合了全球资本主义阶段的新社会运动现实,构成了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的新版本,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西方激进左派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涉及到对外开放的思想在国际上有四大理论:即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的“西化”论、斯大林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发展中国家依附理论中的“脱钩论”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在这半个世纪的人类历史中,这四大理论对国际社会和不少的民族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导致了不同结果。(-)涉及开放问题上的国外三大理论及其主要缺陷西方现代化理论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它以西方的一批学者为代表,其理论旨在总结西方文明的历史经验,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经验和指导。这一派学者在民族国家开放的问题上提倡一种“西方化”的…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国家的主权在全球化时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一些西方学者据此提出了“民族国家消亡论”,实际上推销的却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消亡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远未成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历史学方法,使来自于黑格尔辩证法这一错误思想根源的“民族国家消亡论”得到了科学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观念的历史追溯与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属于整个世界无产阶级,而不专属某个民族与国家。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首先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伟大时代的精神精华,从这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与“全球化”特征。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世界历史时代”逐步走向“全球化时代”的历史。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历史转变为全球化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方历史而言,是指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统一的历史,但在这里历史…  相似文献   

13.
西方少数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阶段,叫做跨国资本主义或全球资本主义,认为这就是历史的"终结".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理论,认为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经济全球化,将是共产主义的前奏曲,共产主义最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孙玉健 《学术论坛》2007,30(6):11-14
新帝国主义论在民族国家问题上的论断,促使人们再次回到尘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帝国主义理论。以这一理论对东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层剖析为基点,厘清东西方国家的真实关系,进而剖析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本质。这样,不仅改变人们把经典帝国主义理论只当作是对资本主义最终命运预测的传统见解,而且重新凸显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自称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尽管其内部存在着种种的分歧乃至对立,但大体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真谛的反思和重建、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寻三个部分。虽然这一思潮在对上世纪的历史实践进行理论反思的过程中有失误和很多不足之处,但它的确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迪和思想资料。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反要吸取其合理因素,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形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依附理论”产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探索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之下,该理论的兴起表面上是为了应对以普拉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主义”在拉美的实践危机,实质上则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抗争。它在理论渊源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几乎同时代相对式微的“发展主义”;运用“中心-外围”分析框架剖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依附”;抨击了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至今仍被国际上公认为一种独树一帜的学说。这一立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国情来探讨现代化的理论,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一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到 2 0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这个阶段总的特点 ,主要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大肆歪曲和攻击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 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滞胀”后到 80年代 ,这个阶段总的特点 ,主要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开始逐渐感兴趣 ,并掀起了一阵热潮 ;三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90年代以来 ,这个阶段总的特点 ,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热度虽然减弱 ,但研究继续不断。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中期,亚非拉许多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民族独立之路的同时,第三世界在国际生活中开始形成一股联合的独立力量。1955年的“万隆会议”的召开、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及“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都预示着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联合的趋势。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对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殖民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理清了当时国际格局的脉络,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标土w6冷战…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于六十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社会,八十年代后影响到了中国的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毕竟是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产物,是西方所谓“意识形态终结”思潮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本质上不适合于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面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康晨 《人文杂志》2012,(4):177-180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出现的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他的主张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从学术流派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有早期的西方人本马克思主义、以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等为代表形成的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它的不同流派在研究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政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激烈批判。它的一些方法、结论对当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