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统照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总体倾向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但其早期小说也呈现出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文章从王统照“五四”时期的美学思想入手,以现代文学观念和理论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象征主义、意识流、印象主义等现代派艺术手法在他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历史的轨迹中阐述了产生这种风格的“精神气候”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代表着新文学初期的现实主义倾向。作为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之一的庐隐,便向来被视为现实主义作家。比如,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中写道:“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继《新青年》之后,揭起了现实主义的旗帜,强调‘新文学的写现实主义’……,叶绍钧、冰心、朱自清、王统照、许地山、庐隐等早期新文学作家都以不同的创作风格体现出大学研究会的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推王统照。他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这时期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他早期(1921-1924)的翻译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从俄罗斯、东欧等弱小国家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中,王统照确立自己创作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方向;从对泰戈尔和叶芝等作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中形成了“爱”和“美”的理念,用此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其创作的问题作品,大都可以找到其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本研究表明,王统照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王统照不仅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而且是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的关键人物。在12名发起人中,原北京“曙光”月刊的成员占三分之一,主统照是“曙光”月刊的核心人物。当年,正是王统照把南北(上海、北京)两地的文学青年联系在一起,进而酝酿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5.
诗人气质与青春气象,是王统照五四时期最鲜明的精神特征.受惠于五四,他走向了平民,获得了民主、平等的意识,人道、博爱的胸怀;受惠于五四,他广泛地吸纳了世界文艺思潮,涵育出宽容、开放的艺术精神及现代意义的个性气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作品风貌.其中,纤细迷惘的"情绪化"的对人生问题的哲理性思考,是五四诗人型作家王统照的本色,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种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6.
黄健 《东方论坛》2002,(3):128-128,F003
在研究"五四"文学时,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五四"时期的作家不仅仅只是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就,而是同时在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在"五四"新文化的昭示下,"五四"作家既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方式,也是以对新文化、新文学美好理想憧憬的群体方式,传达了受"五四"新文化影响而获得自我意识觉醒,要求个性解放,追寻"爱"与"美"理想人们的心声.在这个独特的作家群体当中,王统照是其中杰出的一个,正如王统照研究的著名学者刘增人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五四'文学的肖子、‘五四'时代的肖子,王统照向中国的新文学奉献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既是多种多样的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样样俱全,又有理论、批评、翻译、介绍,诸多领域里都堪称成果斐然,的确是‘五四'文学界的多产作家与活跃任务."  相似文献   

7.
书讯     
杨洪承著《王统照评传》出版我校中文系青年教师杨洪承撰写的《王统照评传》,最近已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王统照是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著名的文学研究会的中坚,生著作甚丰,并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探索。《评传》对他的文学活动、,恩想发展、创作路等方面作了详细  相似文献   

8.
作为山东现代文学第一人,王统照在诸多领域里都成果斐然,但文学史对王统照的评价及定位,与之对新文学发展的贡献却无法相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部分学者提出,应该进一步提高王统照的历史地位.作为王统照研究的新成果,阎奇男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一书重新评价王统照其人其文,再次发掘王统照的文化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中国作家群中,王统照是其中的一位。王统照热爱俄苏文学是受其人生理想和文学观念制约的。王统照高度评价俄罗斯进步文学对俄国革命事业所具有的潜在力量,他大量翻译和介绍俄苏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作家,宣传俄苏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此来启迪中国的文学青年,反对旧文学,创建新文学。王统照自己的创作也从俄苏文学宝库中汲取了营养,在经过民族化溶炼之后,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来。  相似文献   

10.
王统照是一位"诚笃,严谨"①、"朴实,诚挚"②的作家和学者,也是一位"一丝不苟地担起全部责任"③的编辑.以新文学的"美、善、知",去"感化"、"薰浸"读者的心灵,让"真的文学的根"由"人之心内茁生",是王统照自觉的文学使命,也是他自觉的编辑使命.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传播史上,王统照是一位有着真诚风格、"真"的心性及其哲学理性的编辑大家.其魅力缘于他的赤子般"纯念"和孺子般"真诚".他倡导"不阿私"、"不回避"、 "不唱高调"、"不容‘市侩主义'"、"不‘骑墙圆滑'"的编辑批评态度,反对言过其实的标榜和心怀歹意的攻讦;主张编辑鉴别"只以作品的价值为准","视其艺术的如何为准,绝不有所偏重";编辑方法"不必一律从同,像每一个作家一样,各有其姿态与风格".探索<编后记>作家作品评介及专栏介绍和世界文学译介的编辑特性与侧重;认为,编辑是作品与读者的推介者、整合者、批评者、鉴别者、倡导者和刊布者.王统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文坛各路名家一起共同把文学出版物编辑水准推向一个高峰,其编辑范式被借鉴袭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孔子的生辰,史书的记载存在着分歧.江晓原先生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这一论断忽略了古书记载中存在的校勘问题,<公羊传>中记载孔子生辰的"庚子”极有可能是"庚午”之讹.所以,江晓原先生的结论尚不能取信,孔子的生辰极有可能是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的庚午日.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人”假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经济人"假设在当代遇到的种种质疑,通过分析这些质疑本身的缺陷,论证"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给出了修改"经济人"假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写作"     
"写作"一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中国人一般将"写作"视为动词,而把"写作"作为名词来运用与研究则比较晚.若对名词"写作"重新思考,不妨可把"写作"看成是写作主体运用文字符号描述第三世界(或日世界3)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讨论“学科”与“专业”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一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表现在学科是专业必需的基础,专业承担着学科人才培养的功能,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二者有显著的区别,表现在构成要素、发展动力、确立的原则、发展核心以及各自不同的任务方面。本文最后提出在“学科”与“专业”之间应建立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说“娘”     
"娘"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用于人名。它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是不同的字。南北朝时期,"娘"字有了"母亲"及"少女之号"等意义。自唐以降,二字逐渐混用以至合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示"母称"则成为主流。但随着汉字的简化",娘"表意逐渐丰富,将表示"母亲"的"孃"并入其中,最终获得了"正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大学文学理论教材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由文学理论作为课程的合法性前提内含的,一是由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性难题引发的.要突破困境,除了认识上到位、技术操作难题的解决外,更重要的是文学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思"与"诗"是人类"应和着道说而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间既有"隐蔽的亲缘关系",又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在"遥遥相隔"的两座山上"比邻而居"。这既决定了它们"对话"的必要,又提供了它们"对话"的可能。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人类可以重新达乎"诗意地栖居"。这种"诗意地栖居"乃是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实现的。"思"与"诗"的分离导致了"语言本质"和"诗意栖居"的双重失落,而"思与诗的对话"正是人类"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一语献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与“政治”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思想政治”一语词意含混不清 ,难以准确、清晰地表达人们的心理活动或客观事物 ,不具备一个理论概念、理论术语所应具有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因此不宜继续使用 ,应予放弃。  相似文献   

19.
对"假日经济"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日经济"在我国出现以后,学术刊物和新闻媒体的相关讨论较多,但关于"假日经济"的一些理论问题在学界至今仍是莫衷一是,其中不乏一些相互对立的观点.深入研究这些分歧,对促进我国"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小人物外部生活环境和自身生活方式以及作者创作的角度,对契诃夫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得出“喋喋不休”不仅意味着小人物孤独的境遇,还体现了小人物随遇而安、聊以自慰的生活方式,进而展现作者对这些人奴性心理的鞭笞;“喋喋不休”还表达了契诃夫对小人物生活近距离的表现以及他仁爱之心的轻轻长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