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创性的工作,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新文学大系·诗集》里,曾选进玄庐的一首长诗《十五娘》,这首诗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正如编选者的朱自清所说:“《十五娘》是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玄庐原名沈定一,浙江萧山人,在五四后的初期白话诗坛上,是一个很活跃的人  相似文献   

2.
吴梅村的诗,特别是那些歌咏明清之际时事的长篇叙事诗,历来被称颂为“诗史”,他自己也当之不疑。《圆圆曲》是这些长篇叙事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远的不说了,抗日战争前后,还有人刊刻专书《陈圆圆事辑》,甚至改编为话剧《陈圆圆》上演。至于清末诗人樊樊山的《彩云曲》、《后彩云曲》等模拟之作层出不穷,就更不用提了。解放以来,因为吴梅村当了清朝的顺民,名声不怎么好,《圆圆曲》又诬蔑了农民起义军,便不那么被传诵了。直到最近,复刊后的《文学遗产》第一期发表了姚雪垠同志的《论<圆圆曲>》,才打破了长期的沉寂,把这首长诗又送到了读者面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洲曲》的双重结构王太阁,赵民杰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以它奇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历代读者的赏爱。然而,由于以往对它的独特结构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对它那绵绵情思的准确把握。南朝乐府民歌大都是五百四句的短篇小体,《西洲曲》则长达三十二...  相似文献   

4.
鲍照(416-466)①是南朝刘来时期著名诗人,元嘉体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和谢灵运、颜延之鼎足为元嘉三大家,其诗歌创作在中国中古诗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运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鲍照的诗歌作品现存二○五首,其中乐府诗八十七首,约占现存鲍诗总数的42%。鲍照乐府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质量上也是鲍诗中的上乘之作。《宋书》本传云:“尝为古乐府,文甚道丽。”王夫之也曾称誉鲍照乐府诗“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②吴汝纶《鲍参军集选》,更直接了当地说:“明远乐府最高。”据此可见乐府诗在全部鲍诗中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军 《晋阳学刊》2009,(5):112-117
《西洲曲》爱情故事与南北朝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变动密切相关,当长江南北之间交通自由时,江北男子曾到江南与江南女子相恋,后来长江南北之间交通断绝,双方不能见面、通信,唯有隔江相思。南北朝之间边境防守严密,禁止通行,故可称之为南北朝军事分界线。南北朝时,只有梁末至陈代前期(549~573)及陈代后期(579~589),长江两次成为南北朝军事分界线。《西洲曲》爱情故事的历史地理背景,当为梁末至陈代前期或陈代后期江北地区属北时的长江下游地区。《西洲曲》声律有局部粘对,亦与梁陈时期近体诗声律发展到局部粘对甚至全部粘对相一致。从《西洲曲》的历史地理内容及声律看,《西洲曲》当是梁末至陈代的作品(549~589)。  相似文献   

6.
闻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一九五五年三月在《人民文学》上连续发表了《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和《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等组诗与散诗,到五六年九月结集为《天山牧歌》,这部诗集的出版使他一跃而为当代诗坛一颗耀眼的新星。闻捷的《天山牧歌》诗集中,除一、二首属于叙事诗外,其它全是抒情诗,其中显示了突出成就的又是其爱情诗。为什么这些  相似文献   

7.
在《古诗评选》之中,王船山评选了大谢包括古诗与乐府、小诗在内的三十余首诗,居于六朝诗人榜首。船山论大谢《晚出西射堂》有"不知《三百篇》如何",论《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有"即远入细,千古一人而已"等的评论精语。船山从"亦理、亦情、亦趣",从别具的"构思",从风韵神理的韵味等角度切入抓住了大谢诗的唯一。在此书中,船山也以一个理学家的深刻悟性评估大谢的乐府诗,这些均应是王船山于千载以下对大谢诗的试图修饰。但由于船山没能正视玄学价值以及大谢的玄学气质,因而其评论不可避免有很多漏洞。  相似文献   

8.
“灭贼无期泪横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关山月》中抒发的爱国忧忿,至今仍然强烈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他的感情是那样真挚深刻,诗的艺术形象又是那样的鲜明真切,这就使得这首乐府诗始终保持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陆游(1125-1209年),字务观,号放翁,是在1177年任四川制置使的时候写这首诗的。那时离开宋孝宗(赵睿) 与金人第二次和议已经十四年,朝廷上正弥漫着一股妥协投降的气氛。诗人在这首诗中忿怒斥责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深切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9.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古代诗苑里,汉民族的叙事诗相对地说来远不如抒情诗发达,然而却仍是一技璀璨夺目的奇葩。汉民族的叙事诗发端于《诗经》,成熟于汉末无名氏的创作;《焦仲卿妻》及稍后的北朝《木兰诗》是其标志。而高度繁荣于中唐文人的叙事诗创作,白居易又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白居易一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叙事篇。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又最足以体现白居易叙事诗的光辉成就。叙事诗常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及其展现出的一幅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横断面的图画而引人注目。典型人物形象的造型是叙事诗的主…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嘉四年己亥创作的《明妃曲》二首曾轰动一时,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即或到现在看来,我们也可以说王安石的这两首诗歌是历代诗词戏曲中以王昭君为题材的最上乘的作品。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王安石去世后不到半个世纪,一个叫范冲的人却斥责第二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一句说,“以胡虏有恩而遂忘君父,非禽兽而何!”(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六《明妃曲》注引)在范冲看来,王安石这首诗歌简直宣传的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的人生哲学。范氏此论一出,受此影响,后世不少宋代诗歌的选本都仅选了《明妃曲》第一首,而未选第二首。当…  相似文献   

12.
卢言考     
《卢氏杂说》的作者不是《上安禄山》诗的作者唐代较知名的文人,叫做卢言的,先后有二人。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全唐诗》卷八八七《补遗》六有卢言《上安禄山》诗一首,作者名下注曰:“一作‘颜’,诗一首。”按此诗原载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禄山入洛阳之日,大雪盈尺。……禄山云:‘才入  相似文献   

13.
张涛  贾学书 《船山学刊》2007,(3):159-160
对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诗的诠释具有多义性,笔者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对《锦瑟》诗的四组意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读者接受的视角感受此诗所蕴涵的诗歌审美指向,得出《锦瑟》是一首歌颂爱情,倾诉作者对爱情无限渴望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4.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此诗为李绅撰《悯农二首·其二》 ,几无异议。近读《全唐诗》 ,发现编者对此诗的注释 ,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全唐诗》把“锄田日当午”四句作为“绝句”分别放在李绅、聂夷中名下 ,又在聂的《田家二首》的“锄田”四句下注“此篇一作李绅诗” ,而在李绅《古风二首》这四句下却未加注 ,令人扑朔迷离 ,大惑不解。那么 ,此诗究出谁手 ?主出于聂手者主要根据是 :一、清代著名诗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如是说 ;二、宋·陈景沂撰《全芳备祖》将这四句《田家》诗作为聂夷中作品辑入该书赋咏…  相似文献   

15.
《诗经·氓》的主题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卫风”中的《氓》,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淇县一带)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主题,略有异见,容此冒昧而解。一、《氓》所反映的商业繁荣景象《毛诗传》认为,《氓》是人们为“刺”“宣公之时”的“礼义消亡”而作的。可见《氓》是在宣公之后,经过若干年间许多人加工而成的。鲁宣公于公元前608年至前591年在位,处于春秋中期。因此,《氓》所反映的乃是春秋中后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代言叙述不等于代言体。普通说唱艺术遵行顺位代言,戏曲艺术遵行近位代言,从顺位代言向近位代言的转变,是戏曲艺术从普通说唱艺术中脱身生成的转捩点。脚色利用唱腔能够转移叙述、借用代言和自由间接代言,因此王国维才认为"曲文全为代言"。  相似文献   

17.
同是以“我”为主人公的抒情诗,实际上又有作者自言、代言之分,其甄别结果,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对诗的把握。《诗经·国风》中有一批语涉男女的抒情诗作,汉代《毛诗序》全以代言视之,进而以为是“刺淫”之作;宋代朱熹《诗集传》又全以自言解之,进而以为是“淫奔”之作,由此生出《诗》学史上汉、宋之争的一大公案。其实,这乃是他们对《风》诗本身所具有的自言、代言双重层面不同理解的结果。而这种不同理解,特别是由此引发的“刺诗”“淫诗”说的对峙,则是由他们作为接受主体“先在”因素、条件的差异性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18.
王昌龄的乐府诗创作 ,成就卓著。在 40首乐府诗中 ,十多首五古乐府稍有瑕疵 ,主要表现在徒诗化倾向以及律诗化倾向损害了乐府诗的拟古性。 2 0首七绝乐府既深切地把握了乐府诗的本性 ,又将七绝与乐府的特征成功结合 ,扩展了乐府的表现形式 ,因而成为这一诗型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9.
马萌 《天津社会科学》2005,1(1):118-121
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文选》,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一座宝藏。该书诗类选录了60余首乐府诗 ,通过对入选乐府诗及其分类的考察可以发现 ,《文选》编纂者的乐府观念较之前代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  萧统在写于普通三年的《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 ,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点 :“夫文典则累野 ,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 ,典而不野 ,文质彬彬 ,有君子之致。”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封信中 ,萧统对他此前主持编纂的《古今诗苑英华》流露出不满 ,称“犹有遗恨”。因此这里所提出的“文质彬彬 ,有君子之致”,很可能“成为他将要编纂…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从不同角度广泛地反映了中唐的社会生活和级阶矛盾。在这些诗中,战斗性和人民性最强;现实意义最深刻的,要算《秦中吟》和《新乐府》这两个组诗,《秦中吟》共十首,《轻肥》是其中的第七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