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通过期货市场调控粮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平 《社科纵横》2002,17(2):41-4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粮食商品市场化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 ,由于粮食产品具有天然弱质性 ,现货市场存在的垄断性 ,信息不对称 ,市场不完全和价格瞬间均衡等缺陷 ,很难完成。因此 ,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 ,在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的基础上 ,需要利用“看的见的手”进行调控。但目前我国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主要以政策性价格和国家储备粮吞吐与轮换为工具 ,而对粮食调控具有超前性的期货市场并没有被政府所用。 2 0 0 1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为粮食流通的市场化铺平…  相似文献   

2.
一、对基层行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估价及业务经营的变化趋势一是认真贯彻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和总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管理原则 ,在支持敞开收购、探索区域信贷政策上有新的进展。为适应粮食购销政策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 ,各级行认真执行了有区别的信贷政策。河西走廊和陇东等粮食主产区 ,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 ,按照“收一斤粮 ,贷一斤粮款”的原则及时足额供应资金 ;陇南及中部等粮食主销区 ,主要执行非保护价粮食收购政策 ,按照“以销定贷 ,以效定贷”的原则积极发放贷款 ,并分别对经营状况良好、一般和较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通胀率、农产品价格和M2等三个变量进行相依性周期的检验与分解表明,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剧烈,在很大程度上为“圈地”等导致的粮价波动以及诸如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等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阕此,将现行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改革为粮食生产保护价与销售保护价,将减弱粮价等因素对农产品价格和通胀的冲击强度。农产品价格与通胀率和M2的周期弱相依,M2与通胀率的周期强相依,它们周期成分的交点形成“梭形”,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在抑制通胀和促进增长之间交替转换。在农产品价格周期处于基本平稳时,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其扩张幅度应以M2的相依周期成分扩大至1.5左右为宜;在农产品价格怏速上涨或者周期成分的上升期,应以抑制农产品价格为先导,刺激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宜延缓至农产品价格周期处于平稳或者下行期,再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自1985年以后,实行的一种”双轨制“的粮食购销体制。所谓“双轨制”,是指政府通过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一部分粮食购销,以稳定粮食的供给;另一部分粮食的购销由生产者、消费者和流通组织自主进行,实行完全的商品交换,由市场机制调节。实行“双轨制”政策,是为了在保证政府能够稳定地掌握一定数量的粮食以稳定城乡供给,并不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过大调整的前提下,促进市场发育,逐步形成稳定的市场调节机制。“双轨制”的基本内容为:(1)在粮食购销方面,政府的强制性低价收购和低价定量供应与一般的市场交换并存;(2)在粮食经营方面,政府的粮食机构与非政府的流通组织并存。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但自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着农业连年大丰收的同时,农产品价格时洗时跃,“卖粮难”的问题一再发生,以致广大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收不抵支,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在粮食生产上多次出现反复。与此同时,国有粮食企业连年亏损,债务剧增,职工收入持续下降,粮食企业财务亏损挂帐也使得财政部门和银行不堪负担。以上问题主要多与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的病态运行有密切关系。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它既…  相似文献   

6.
王艳 《社科纵横》2002,17(2):40
一、贷款风险的种类及成因(一 )政策性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1995、1996年甘肃省政府为解决河西农民卖粮难问题 ,实施“西粮东调” ,由于当时调入价格高 ,而随后市场粮价持续走低 ,形成的差价政府又不予补贴 ,使农发行贷款出现风险。二是粮食收购风险。从兰州地区粮食收购来看 ,由于政府不断调低收购价格 (以中等小麦每市斤收购价格为例 :1997年 0 .71元 ;1998年 0 .68元 ;1999年春小麦 0 .61元、冬小麦 0 .63元 ;2 0 0 0年春小麦 0 .5 2元、冬小麦 0 .5 5元 ) ,导致粮食售价不断走低 ,使这些年大量收购的粮食因无法实现顺价销…  相似文献   

7.
叶敏  朱冬云 《学术交流》2012,(12):77-79
公司收购是公司控制权行使的重要外部约束机制,为了防止在公司收购过程中小股东受压榨,英国的立法例采取了强制要约制度,美国通过信息披露和司法审查制度达到了同样的目的。是否采用强制要约制度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司法保护程度也尚未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针对我国强制要约制度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应通过细化分段要约收购的规定、删除不必要的主观条件限制、延长要约收购定价时点至正式公告日等方式来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其真正发挥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在粮食价格上实行“双轨制”。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为兼顾各方面经济利益而实行的一种权宜之计。这对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也为不法“官倒”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在当前全力以赴地克服其缺点,待时机成熟对其进行改革。 就粮食收购价格而言,由于合同定购价格不能和其他商品的价格涨落相适应,因此,在其他商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粮食合同定购价就显得太低,极大地削弱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因此造成了当前收粮难的局面。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新的价格运行规则,促进产品品种、质量结构调整1989年下半年以来,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出现的市场疲软,并非供求总量过剩,而是由于产品的品种结构、质量结构与不断更新、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造成的结构性疲软。具有调节社会再生产职能的价格,虽经体系和体制的不断改革,但由于运行规则没有脱离在僵化体制下形成的成本趋向型模式,在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变化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表现是:(1)这种价格趋向未能把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起来,在过去的工业品国家定价中,产品的成本被视为调定价的唯一或绝对因素,价格变动显现成本趋向型。这种价格仅反映能够计标的成本(价值)变化,没有完全反映产品使用价值的变化,做为构成产品  相似文献   

10.
邵燕波 《浙江学刊》2003,(6):174-177
机构投资者在管理层收购中起着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作用 ,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是管理层收购步入良性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 ,管理层收购更需要引入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有利于缓解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定价不合理、融资结构单一、新的“内部人控制”等矛盾 ,因此借鉴国外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层收购的经验 ,培育真正的专业化机构投资者、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稳定、理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粮荒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粮荒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因部分农村耕地撂荒、粮食流通体制问题及部分地方储备粮库储备量不迭标甚至空王而面临着潜在的危机.面对一个开放的市场.我国的粮食政策不能再遵循以体内循环、政策调控作为主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模式.为了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应当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将当前的粮食直补与粮食产量相挂钩并采取措施平押农资价格以此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增加供应的手段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源头;二是建立有效的粮食流通体制,通过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及主产区与主销区的衔接体制,以此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市场需要;三是建立有效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通过打破国企独家垄断粮食储备局面,将粮食储备目标与地方财力相结合并建立民间粮食储备装置,以此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供需保障.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胀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副产品已经使货币政策效力越来越不确定,这样对货币问题的研究就变得日益重要。货币从商品中独立出来,并发展了自己的派生形式,也为货币的宏观调控创造了相对独立的空间。由于商品和货币变成对立的两极,联系二者之间的价格也就有了双重涵义:价格的上升既可以是商品的升值也可以是货币的贬值。这种生产与流通共有的因素交织在价格决定中,使货币当局决策的外部环境极为复杂,表现为市场上均衡价格与非均衡价格的交替运动,及与之相联系的货币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一、均衡价格与非均衡价格的交替运动1.均…  相似文献   

13.
陈颂东 《创新》2018,(3):73-82
2011年以来,我国小麦、稻米和玉米出现了全面的、持续性的顶破国际价格第一层"天花板"的价格倒挂.中国粮食国内外价格倒挂与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最低收购价的功能扭曲和关税保护作用微弱有关,也与国际原油等大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人民币贬值有关.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造成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的同时增加,影响了粮食的顺利销售,刺激了农产品走私,也导致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价格倒挂.因此,必须通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借助贸易救济措施来消除我国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搞好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上海粮食系统开展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尤其是在粮食零售经营领域,采取了把国有粮食经营部门完全推向市场,并以之为核心建立连锁经营和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努力减少仓储,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以搞活粮食流通和搞好粮食销售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关于粮食流通问题的中日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倪心一粮食的战略物资地位及其产销、供需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粮食的购销流通采取与一般农产品特别是鲜活食品不同的流通方式。中国和日本都曾对粮食实行直接管理。日本在50年代初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  相似文献   

16.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回顾与今后改革思路徐柏园党的十四大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稳定市场粮价为中心,并逐步向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粮食流通新体制迈进,取得很大进展。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一)“米...  相似文献   

17.
1965年1月1日,印度成立了农产品价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对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成本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向政府提出实行合理收购价格的建议。印度粮食公司考虑了这些建议,代表政府宣布了最低支持价格和最高销售价格,以便使印度在农产品的收购、储藏和分配销售过程中,既能保证生产者的正常利润,又能打击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者的中间剥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一) 六十年代中期,印度实行农业发展新战略,以鼓励农民,积极使用现代投入物,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被实施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有:宏观上,由于政府补贴造成国际市场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微观上,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商品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我国商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过程中,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还要运用反倾销手段来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京郊农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而蔬菜种植面积开始大规模增加,一个规模庞大的蔬菜产销市场正逐步形成.技术的进步使得传统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发生转变,农户与市场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日渐紧密,各种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对粮食生产与贸易实行特殊保护 ,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但是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 ,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与保护政策 ,以增强我国粮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