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治理改革开端的公司治理改革,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与之相比,社会组织的治理改革起步较晚,仍呈现高度"行政依附性"等行政型治理特征,难以适应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改革的深化和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变革的双重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由行政型向社会型的治理转型。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治理是建设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时代,在政府直控型社会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别被行政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令众多的金融机构以及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9月5日到6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召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报告、主题会场等方式,就金融危机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因,公司治理转型,基于监管视角下的公司治理风险的表现形式,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并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改革与优化提出了各种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开始,个别国家为了适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已经开始进行公司的现代化改革。到21世纪,公司治理的现代化改革呈现了趋同融合的趋势。一元制与二元制不再泾渭分明,二元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正经历着由独立董事制度带来的突破。不管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探路,不可否认的是一元制下的独立董事制度正在给旧有二元制下的监事会制度带来一场革命。鉴于我国已经设立了监事会这一现实,探析独立董事在我国的生存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涵,找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方向,并在充分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创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演进中的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演进是一条鲜明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开始作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热潮亦开始逐渐影响我国的公司治理理念,我国在2001年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观念,这促使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成为一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研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验与企业实践——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公司治理这一国际性前沿课题的核心入手,论述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仅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培育科学运作的公司治理机制。面对各国、地区、组织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热潮,在分析世界各国、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企业进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阶段的时候,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定与公司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指导性、非强制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观点。文章最后分析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介绍了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内容、特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治理结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缺陷,从改善公司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与运作、健全公司经营的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从公司治理、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改革,再到近期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理念逐渐上升到国家高度,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而最近针对治理的各类解读与宣讲热中却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对现代治理理念的科学认识。所以,要实现现代治理从传统管理理念中真正突围,当务之急是要避免陷入认知误区。第一,识别"用治理取代管理"的误区。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被描述为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体现了治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能否完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担当起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任。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而会计政策选择则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纵的情况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如何从公司治理角度为新准则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至关要。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偏差和公司治理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公司治理架构下提出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国资改革领域的一大亮点。混合所有制不是新话题,甚至是个模糊概念。自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时隔十六年,混合所有制却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四分离"改革的深水区,而混合所有制有望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国企改革的"内部治理外部化、外部治理内部化"困境,需要引入混合所有制。我国的公司治理已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第二阶段是完善治理机制,第三阶段是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良好的治理机制才是提高和保持商业银行良好经营绩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保障。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公司治理改革中仍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迅速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已融入了公司治理的新内涵,审计范围也延伸到了公司治理层面。文章以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相互影响,公司治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文胜 《经营管理者》2011,(4X):255-255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和难点。文章通过阐述内部审计的发展演变,认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目标趋于一致,在指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论证了内部审计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比较滞后,存在一系列严重缺陷。为有效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我们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稳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现象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作用。试图通过此次的股权分置改革来推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群 《经营管理者》2013,(14):164-164
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还是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公司治理的好坏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在于公司治理的效果。本文将对目前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成效,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弈论的均衡股权结构治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比较高的前提条件下,人们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集中股权结构是治理问题存在的根源,建立均衡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本文引入多个大股东均衡治理模型,进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建模和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在目前的公司治理环境、传统文化背景条件下,均衡的股权结构的治理模式未必优于"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治理模式。治理结果取决于大股东之间相互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而这些股东之间的策略选择与公司治理环境、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关。最后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公司治理由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型,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研制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已经连续发布了十个年头.十年里,围绕规则、合规和问责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建设使得上市公司治理合规性明显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3年的48.96提高到2012年的60.60,公司治理建设进步明显,治理质量大幅提升.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呈提升态势,但治理有效性偏低亦成为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