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动阶级愚弄人民的“启蒙教材”《名贤集》,从头至尾浸透了孔孟之道的毒素,贯穿着一条顽固守旧,复辟倒退的黑线。《名贤集》里写道:“常怀克己心,法度要谨守”,“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意思就是:经常克制自己,谨慎地遵守法度,苦读孔孟的四书五经,必然达到恢复周礼的目的。地主资产阶级吹捧《名贤集》,刘少奇之流贩卖《名贤集》,全是因为它有反对政治革新,妄图恢复周礼,维护反动统治的政治内容。开历史倒车的复辟狂孔老二,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奴隶制社会,歇斯底里地叫嚷“克己复礼为仁”,竭力美化腐朽没落的西周奴隶社会,表示自己死心塌地地要“从周”。但是,历史车轮不能倒转,孔老二梦寐以求的西周奴隶制不但没有挽救过来,自己反倒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带  相似文献   

2.
《名贤集》拼命宣扬孔孟鼓吹的“天命论”,胡说:“百年还在命,半点不由人”。“命好心也好,富贵直到老”。意思是说世间一切都是决定于天命。劳动人民受苦受难,是命里注定的,剥削阶级享受荣华富贵是“天”安排的。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乱语。我家新旧社会的对比,就是对《名贤集》宣扬的“天命论”的有力批判。我今年四十六岁了,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在我刚懂事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病饿死去了。那时候,全家八口人,种着一亩薄地,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受尽欺凌,拼死拼活地干,全家人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九四二年闹灾荒,粮食颗粒不收。父母只好领着我们兄妹六个人四处流浪,逃荒要饭。在逃荒路上,二哥和两个弟弟都活活饿死了。没有办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我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本文拟从人才史的角度来考察《论语》,以期抛砖引玉。一、关于尊贤的思想我国古籍中提到的“贤”,一般是指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人,也有的地方是专指德行或才能的。《论语》中出现“贤”字有二十五次,如“贤人”、“贤者”、“贤才”、“贤友”、“贤哉”等,可以看出此书比较重视谈贤论贤。一是对古代的“圣贤”表示  相似文献   

4.
<正> 尚贤者,推尚贤才也,亦即唯才是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大合唱中,这是一个高亢的音符。《管子》一书是后人关于春秋时期齐国治国实践的总结或理论性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尚贤思想作以简要论述。一、《管子》谓“贤”之标准既尚贤,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贤。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用贤的目的不同,其“贤”的标准也不同。《管子》出于致国以霸的目的,认为:“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管子·宙合》。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个“义”,亦即《牧民》篇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之“义”,是《管子》治国思想的四项政治纲领之一。关  相似文献   

5.
宋代江西诗派诗人徐俯的诗集宋后已佚,南宋陈思所编之《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东湖居士集》选收徐俯诗二十五首,句二联,远非完帙。今人所编之《全宋诗》第二十四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以《东湖居士集》为底本,另做了辑佚,将徐俯诗合编为一卷(第一三八○卷),惜仍有遗逸。现将本人所见略作陈述,以补《全宋诗》“徐俯卷”之阙。《红梅》:“紫府与丹来换骨,东风吹酒上凝脂。”《吕右丞挽词》:“补衮家风在,名门不乏公。”无题散句:“芙蕖漫漫疑无路,杨柳萧萧独闭门。”“昼暖坐迎日,夜寒眠见星。”“沙边真见雁,云外醉观星。”“明…  相似文献   

6.
在孔家店的《论语》里,一个“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仁”简直成了店老板孔老二的口头禅。什么是“仁”呢?孔老二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过去西周的礼治,才叫做  相似文献   

7.
孔学名高实粃糠 ——项橐诘孔 孔老二从维护和复辟奴隶制的政治需要从发,打肿脸充胖子,吹嘘自己是天生的“上智”,装腔做势,借以吓人;历代反动派为了维护和复辟旧制度,也把他们的祖师爷孔老二捧为“圣人”、“大学问家”,好借这块敲门砖,敲开自己的幸福之门。 《三字经》中“昔仲尼,师项橐”就是这样的例子。按照《三字经》的说法,好  相似文献   

8.
一切反动派无不千方百计地吹捧孔老二。在孔老二的老家曲阜,存有不少过去反动阶级为孔丘树碑立传的反面教材,《圣迹图》就是其中的一种。这部《圣迹图》,是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封建官僚巡按御史何出光,为了给孔丘“歌功颂德”,汇集宣扬孔丘的图像,兴工刻石成连环画,陈列在孔庙“大成殿”后面的“圣迹殿”。它按照编年顺序,依事绘图,以一百二十幅画面表现孔  相似文献   

9.
陆文学即“茶神”陆羽。《新唐书·隐逸传》云:“陆羽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上元初,更隐苕溪,自号桑苧翁,阖门著书……。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专太祝,不就职。贞元未,卒。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祀为茶神。”他的别号除“桑苧翁”外,《国史补》载他曾自称“竟陵子”,《上饶县志·寓贤》说他曾号“东岗子”(《唐才子传》同)。而《文苑英华》收有一篇《陆文学自传》,欧阳修在《集古录·跋》中认为该文乃出自陆羽手笔,可见他又曾以“陆文学” 自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毓贤多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评价毓贤,我认为值得重新考虑。本文拟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关系及其对毓贤的影响这一角度,对义和团运动时期毓贤的功过加以剖析和辩白。支持义和团并非阴谋欺骗毓贤承认义和团“是自保身家”(《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二辑44页,以下简称《义丛》)的合法团体,采取“抚”的政策。史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由于义和拳发展壮大,毓贤无力镇压,乃采取阴谋欺骗利用;有的则认为这是从内部腐蚀和涣散义和团的恶毒策略。历史果真如此吗?东抚任内对义和拳的态度。一八九九年,平原拳教斗争开始时,参加仇教活动的拳民为数不多,地方当局并非无力镇压。署  相似文献   

11.
(一) 一九一八年一月, 《新青年》四卷一号刊登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白话诗九首,这是在“五四”前夕“文学革命”口号提出后首先出现的新文学作品。过了两年,即一九二○年,胡适的《尝试集》初版问世,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部新诗集。集名“尝试”,是胡适反陆游的诗句“尝试成功自古无”之意,主张“自古成  相似文献   

12.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卷一《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一诗,仅为校“疾”、“子不”三字。据《文苑英华》二册卷二七八第1411页原诗,尚有“室”作“堂”、“掉”作“棹”之异文,为李氏所未校出。我以为“室”作“堂”无关紧要,不校亦可,但“掉”作“棹”对理解全诗关系甚大,决不可漏校。诗题中之沈秀才即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见《长江集新校》附录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五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伟大領袖毛主席对俺陈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了重要批示,指出:“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毛主席的光辉批示,是对社会主义的热情赞颂,对孔孟之道的深刻批判。林彪这个卖国賊竟然跟在孔老二的屁股后面,说什么“克己复礼”是万事中最大的事,这就充分暴露了这个反动家伙篡权复辟的政治野心,说明了他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14.
二程诗辨伪     
(一 )《秋月》辨伪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天文部》载程颢《秋月》一诗 ,诗云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此诗实为朱熹所作 ,见于《晦庵集》卷二 ,乃《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的第三首。明李编《宋艺圃集》卷十七、明曹学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二、清张豫章等纂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七十、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六十、清陈焯编《宋元诗会》卷四十于朱熹名下俱载此诗。而旧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谢叠山《千家诗》卷一沿《记纂…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中,我院附校十九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五名往届毕业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于六月初分赴夏家村、高家村、西林西、向阳等曲阜农村安家落户。附校知识青年踊跃上山下乡,这是批林批孔运动结出的又一丰碩成果。孔老二鄙视生产劳动,宣扬“学而优则仕”,林彪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附校党支部组织九年级毕业班学生下乡下厂,与工农一起批判孔孟之道,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已复礼”的罪行,使毕业班学生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  相似文献   

16.
孔老二这个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的维护者,已经死去两千多年了,可是,資产阶級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又抬出这具发臭了的政治僵尸,把孔老二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綱领“克己复礼”,视为至宝.他学着孔老二的腔调,狂叫“克已复礼”。孔老二的“复礼”和林彪的“复礼”,店号虽然不同,货色却完全一样,都是要开历史倒車,搞反革命复辟。孔老二狂叫“克己复礼”的时候,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轉变的社会大  相似文献   

17.
在万恶的旧社会,我国广大劳动妇女身受多重压迫。他们不但没有权利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男尊女卑,两千多年来不知摧残和毁灭了多少劳动妇女。孔老二就是鼓吹这一反动思想的罪魁祸首。 孔老二说:“男女有别,国之大节也。”这“别”就是“男尊女卑”。在孔老二看来,妇女跟奴隶是一样的。他恶狠狠地咒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认为“小人和女子”都是低贱的,天生是愚昧无知的,不懂得道理,同牲畜一样不好豢养。 孔老二鄙视妇女,无视劳动妇女的伟大作用,把妇女当作奴隶和附庸,当作财产和玩物。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觉得这样还不够,变本加厉,又炮制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奴役妇女的枷锁,完全剥夺了妇女的人身自由,把妇女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总目》内,《鹿菴集》的作者写作“(明)王磐撰”;而至第二册《子目》内,《鹿菴集》的作者,却又写成“(元)王磐撰”。同一个王磐,一为明代人,一为元代人。那么,《鹿菴集》究竟是哪一位王磐所撰呢? 《鹿菴集》收入《元诗选》二集乙集。《元诗选》的编辑体例;每集收一百家,每家之下各存原集之名,前列作者小传。故在《元诗选·鹿菴集》前,收有作者“王内翰磐”的小传一篇。据小传云,王磬,  相似文献   

19.
随便翻翻,发现了两条有关“反孔”的材料,很有点意思。一是宋庄季裕的《鸡肋编》讲的宋时辽、金入侵时对孔老二的不尊行动:“曲阜先圣旧宅,自鲁共王之后,但有增葺。莽、卓、巢、温之徒,犹假崇儒,未尝敢犯。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金寇”反孔老二,是因为孔老二讲过这样的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把“夷狄”得罪了。  相似文献   

20.
灯下漫读,《王临川全集》卷六十四有—篇《材论》,很有些发人深思的地方。 人才得失,事关国家的盛衰安辱。这是王安石《材论》中十分突出的思想。他说;“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反映出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在人才问题上卓越见解。他的这一思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取材》,《兴贤》、《委任》等篇中,也都一再得到阐发。王安石纵观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