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输入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和语言习得有关的语言输入的不同理论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行为主义语言输入理论,先天论(心灵主义)语言输入观,互动式语言输入观以及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指出了语言输入对于母语及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并且详细阐述了这些理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语言输入能够激活人类与生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输出则能体现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心理活动及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环境、第二语言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学习者外部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认识和语言的共性等一系列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和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等学习者内部因素以及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学习者个体差异,构筑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框架结构,确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独立的学科地位,并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4.
“照顾式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顾式语言 (theCare-taker'sLanguage)"是成人对儿童使用的简易化的语言 ,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输入。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照顾式语言”具有自己的语音语调特征、句法特征和使用特征 ,“照顾式语言”给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与学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成人“语言习得机制(LAD)”或“普遍语法(UG)”是否仍然起作用?当成人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第二语言 进行自然地交流时,能否有效地习得这门语言?语言课堂怎样给学生提供一个模仿自然的习得环境使学生更有效 地进行语言学习?本文回顾了有关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得出成人二语学生的天生的语言资质或普遍语法 (UG)仍然有效的结论,并提出采用交互式语言教学的方法能够使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促进有效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ephen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机制不仅影响母语习得的效果,也对第二语言习得发挥作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榆入的作用在于激活这种机制.但"输入假说"也有偏颇之处,我们不应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疯狂英语"等创新式教学手段都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积极应用.其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与成人认知学习风格不同可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差异。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语际间的影响,研究焦点集中在二语语音习得方面。研究对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认知学习风格对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的影响在语法习得中也存在。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也出现于目的语语内知识发展过程中。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成人二语习得者倾向于采用同化的手段来处理输入,这种认知学习风格对过渡语知识的发展可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创造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并不是对语言机械模仿的结果 ,而是大脑对外部语言信息的内在化的结果 ,这一过程是一种创造 ,因此 ,语言创造性的培养是外语学习的关键。但是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存在着诸多差异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就应该尽量创造类似母语习得的场景培养学生语言的创造性。Wilhelm Vietor教学思想及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日常交际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与说本族语者的直接交往而学习第二语言;二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学习第二语言。教师认识和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这些规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外语的内在化过程,努力创造适应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培养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角度探究了母语的可迁移性问题,语言迁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帮助二语学习者深入理解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在二语学习中充分发挥母语的促进作用,减少母语的干扰,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