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语无灵主语句的隐含逻辑语义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无灵主语句常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具有结构严谨、词汇密度大以及逻辑语义关系隐蔽等特点。叶斯柏森的语结理论与奈迭的语义范畴对英语无灵主语句中隐含逻辑语义关系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告用语的预设和隐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广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广告用语必须短小精练并要达到宣传目的,而预设和隐含就是广告用语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作者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广告词的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分析以及隐含手法分析,说明运用预设和隐含不仅能扩大广告信息量,弥补短小篇幅带来的不足,而且还能吸引广告对象做出自我分析推断,避免因明示或直接断言可能招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英汉词汇极其丰富,而且词汇的意义也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概念意义和隐含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比较固定,而词的隐含意义会随着时代、语境变化而改变。翻译时,对于隐含意义近似或相同,可采用直译法和替代法,而隐含意义相异时,可采取语义翻译 解释法,交际翻译法和交际翻译 注释法。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研究者们对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争议不断,本文首先论述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及其之间的关系,然后解读《早秋》的情节及主题,最后分析文中的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通过成功的形象塑造和相互征服在理想状态下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丙级语法项目的语气副词“幸亏”[1]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发现,如果把该副词放在语篇中考察,问题就会变得较为容易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工具书,几乎都是把“幸亏”放在复句里(偶尔放在以复句为背景的单句里)进行考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副  相似文献   

6.
“动作形容词+(的)+NP”格式中隐含了一个适配的谓词(群),这个谓词(群)正是动作形容词和NP连接的桥梁。隐含的谓词与NP存在某种层次上的述谓关系,动作形容词与隐含的谓词存在修饰或补充关系。通过动作形容词和NP之间的语义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这个谓词(群)。激活并确定被隐含的谓词,是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也是确定形容词品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构形式是语言的呈现方式,语义交流是言语的实质内容;结构形式是显性、表层的,而语义关系则经常是隐性、深层的;结构形式容易归纳总结,而语义关系却难以形成规律。仅根据结构形式来译释语义,常常会造成内容偏颇或含义丢失。围绕V+ing形式,立足于实证分析,对结构形式中的隐含语义进行了探索,旨在对V+ing形式的使用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谈隐含     
隐含是指意思里有而话语里不出现的语义现象。它与逻辑语义范畴的蕴含、隐涵不同。隐含总是隐藏在复句里 ,并出现在后续句里 ;它与省略不同 ,无须出现先行语。隐含是汉语句法灵活性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副词"都"的全称量项义与隐含差比义明显不同,在焦点化能力、语义指向和方言等值词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广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广告用语必须短小精练并要达到宣传目的,而预设和隐含就是广告用语中常用的两种方法.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广告词的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分析以及隐含手法分析说明运用预设和隐含,不仅能扩大广告信息量,弥补短小篇幅带来的不足,而且还能吸引广告对象做出自我分析推断,避免因明示或直接断言可能招致的风险.预设信息还可以和断言信息结合起来,创造广告语言的悬念与幽默.语用前提的恰当使用有助于广告传递信息,达到最终的说服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太阳路径图的隐含信息判断南、北半球,判断当地纬度,判断太阳升落的方位,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昼夜长短,判断当天太阳直射的纬度,确定当地平面上的方向,判断季节,判断日出日落时间的方法,对地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掌握太阳路径图等相关知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英语介词长期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空间介词(in,on,at)的语义分析及其语义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空间介词的语义以及语义的范畴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产生新的语义场,呈现出不同的语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介词长期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空间介词(in,on,at)的语义分析及其语义变化进行了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空间介词的语义以及语义的范畴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产生新的语义场,呈现出不同的语义。  相似文献   

14.
“的”的有无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语义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研讨的问题是 :“N1+N2 ”同它加入“的”后所生成的“N1+的 +N2 ” ,为何同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但二者的语义却存在有差异 ?然而 ,也并非所有无“的”的名词性偏正结构都可以生成这种语义不同的带“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来 ;那么 ,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其原因又何在 ?对于这些问题 ,本文不但从语义上给予了阐释 ,也从句法形式上给予了辨析。  相似文献   

15.
16.
认知学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经历了经典范畴观、家族相似性、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原型性,为人们分析和把握语义模糊性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们都是以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匹配和真值为基础,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和语言使用的不同情景对语义的作用.Fillmore的语义建构模式以不同主体和不同情景对语义建构的不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畴建构的动态视角去重新审视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化是语言词汇产生新义的有效机制。通过隐喻化手段,语言的词汇派生出与调的本义相关的意义,即扩展意义。意义创造是新异表达方式理解的一种程序,通过概念的组合读者或者听记者理解语言新异表达形式的语境意义,在此过程中,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都得到整合。这种表达方式反复使用,其组合意义逐渐稳定下来,久而久之成为词汇的扩展意义,进而成为词汇固定的义项。  相似文献   

18.
散文中存在很多言外之意即隐含信息 ,这成为欣赏散文的难点。如何捕捉 ?抓住关键词语 ,体味简明平实 ,感悟隐含信息 ;弄清修辞特点 ,借用表现手法 ,把握隐含信息 ;透过明示信息 ,利用文章“亮点” ,开掘隐含信息 ;联系全文内容 ,借助写作背景 ,领悟隐含信息。只有采用有效方法积极捕捉隐含信息 ,才能真正读懂散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互相"这个词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从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互相"类副词之前所联系的主体及其后所联系的谓词性词语的特征及其语义组合限制.  相似文献   

20.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应用很普遍,但是它的定义和所指一直仍然是学界的争论热点。本文结合当前此领域的主要学术焦点,对引进"隐含作者"的必要性,他和真实作者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隐含作者"这一概念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隐含作者的提出有利于严谨的文学批评;隐含作者源于真实作者的创作又有赖于读者的建构,他和真实作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交叉关系,因此,隐含作者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在阅读中得以具体化的一个抽象的集合体。借鉴语言学的两组术语——音位和音位变体以及语素和语素变体——的理解,隐含作者可以表示为:1+1+1+1+……1=1,所以,隐含作者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也可以是许多个(具体的)。有鉴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查特曼经典图示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