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所有民族的原始艺术都呈现凭籍抽象的几何图形表达观念的特征。这种代表观念的抽象结构形态,纯粹直接地表达了原始人对主、客观关系的看法。由于这种表达方式迎合了现代艺术“纯粹本质的直接把握”的艺术理念,对现代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并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因而,形式如何达义一直是现代艺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原始艺术的形态为对象,从形态的表征、交际和传承观念等方面,用推理论证的方法,阐述了观念、意象、空间感知方式等因素对形态表达意义的影响,试图通过对形态意义问题的探索,为艺术创作和认识艺术的本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纵观历史,人类不断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追求和探索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与艺术融合产生的技术艺术产品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实用艺术形态,它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重视产品的审美价值,是当代工业设计的核心观念,只有通过工业艺术设计,遵循技术和美的创造规律,自觉地把技术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俱佳的技术艺术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在世纪末低潮和改革阵痛中艰难而又快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观念发生了剧烈的蜕变与革新。在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发展史也就是电影观念变革的历史。在电影观念的变革中,电影的美学形态、叙事形态、美学观念等也同时发生重要的变化。立足于中国电影工业观念、艺术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几个重要方面,梳理总结这些观念变革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好莱坞影响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探求中国电影在电影观念剧烈变革和多元并存背景下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艺术引领当代国际艺术潮流,呈现出强劲势头。与新媒体艺术的欣欣向荣相比,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建构和新媒体艺术批评实践却显得相当滞后,新媒体艺术实践与艺术批评呈现"失衡"状态。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媒介显现亲密关系,新媒体艺术凸显媒介(媒材)的作用。媒体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影响着艺术观念、艺术形态和艺术审美的革故鼎新,新媒体艺术实践亟需艺术媒介批评予以观照和引导。对艺术媒介和艺术媒介批评的分析,有助于建立新媒体艺术媒介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对构成中国艺术结构重要构制原则——品味与比鉴进行了探讨,认为品味与比鉴是纳入中国艺术结构本体观念的规范与原则,它体现艺术家系统的观念追求和对艺术高品位的实践探索意识,是规定中国艺术基本规范与形态的重要美学法度。  相似文献   

6.
观念艺术源于20世纪西方,迄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作为一种“讽喻”或“寓言”的新型艺术形态,观念艺术涉及到如何重审艺术自身以及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宗教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艺术史哲学问题。在文化虚无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观念艺术呈现出鲜明的入文关怀与泛宗教倾向,是人们寻求精神皈依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理念、分类与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艺术审美是自由意志自身观照的精神愉悦的理念,把艺术的分类研究逻辑地结合到艺术的历史研究上来,根据自由意志的意识形式由知性形式向理性形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艺术分为主观艺术、观念艺术和客观艺术三大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相应地经历了这样前后三个发展阶段。主观艺术依次为音乐、绘画、抒情诗,观念艺术依次为史诗、建筑、雕塑,客观艺术依次为戏剧、小说、超现实文学。  相似文献   

8.
从当代美学观念出发,认为构建和规范艺术形态范畴十分必要,可使艺术和文化之间保持协同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艺术的功能。相应地提出了文化模式是构成艺术形态的条件因素,艺术构成是艺术形态区分基本原则及艺术的文化心理功能,是艺术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诞生的艺术种类和相关的理念也会完全不同,被结束的也只会是已经成为历史的,变得不适应时代的艺术种类、观念等。历史在向前推进,每一个时代之后都有新的思想家在批判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主义和理念,就比如后现代主义之后必定也会出现新的主义和风格。而现在所呈现出的危机,换角度而言也是生机,它终将会被历史解构和更新,从而诞生更加进步的思想。所以,艺术终将永久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对观念摄影这种新媒体艺术的早期艺术形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观念摄影的产生及早期实践、观念摄影与观念艺术的密切关联.考察和分析中国观念摄影艺术家的本土化实践经验,分析具体作品,概括出中国观念摄影的实践主题.这些主题指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各个层面,包括生存境遇、家庭生活、身份认同、城市化、都市文化、消费文化等,指出中国观念摄影艺术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在当今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下,与不同国别或民族的异质艺术形态、艺术观念相互碰撞和影响,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与非艺术形态的界限模糊不清,审美与非审美观念混淆的现象,引发出"精英、严肃、高雅"与"大众、调侃、戏谑"的混杂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倾向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文化逻辑,而不是中国自身的文化逻辑结果。由此提出在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中,用中国的大文化思维的方式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技术进入艺术视野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人类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劳动的基本方式的技术,其二重性规定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内涵.不同于物质实体基础上的古典技术,以信息软件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强调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和解放感性的功能,它同艺术之间的对话前提在于生存论的同一性.现代技术与艺术的视阈融合推动了技术艺术化的进程,又开阔了艺术的视野,促使艺术生活化的转向.对现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研究也为复兴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观念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从艺术经验入手,深入历史及语言领域对诠释学的方法进行了史的批判研究并阐释了其本体学的意义。作为精神学科中的一门独特领域,艺术经验更能体现对真理的非科学性表达。伽达默尔通过对传统美学康德、席勒对“游戏”概念主体观念的批判性阐释,时“审美区分”的质疑,强调了艺术本体建立在理解与阐释的过程中,艺术、美成为一种开放、意义不断生成的未完结的存在。理解者的前见、理解的时间性以及效果历史等成为把握艺术作品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使得艺术真理呈现出历史相对主义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思潮的关切与他对西方艺术传统的研究密不可分。他追源溯流,把表现主义、原始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运动联入西方艺术史的整体叙事之中;通过对个别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独到阐发,呈现现代艺术观念图景的复杂画面;从具体的文化传统与艺术语境入手,分析现代艺术思潮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克服与现代艺术相关的流行见解,同时也拆解抽象措辞对现代艺术进行的理论虚构。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阐释力度源于他以传统为参照系,通过艺术史叙述,让传统思想和当下观念互鉴,使传统成为深刻理解当下和承载未来可能性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抽象艺术已经发展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但由于最初形式主义占据了批评的主流,而后又多政治意识形态的关切,艺术史一直缺乏合适的契机更好地思考其特征、价值和产生的原因。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继承了德国传统对艺术自身的形式特征进行分析的特点,并从巴尔到格林伯格建立起一个合理化的现代主义批评范式;也造成了许多对抽象艺术的刻板印象。社会历史方法弥补了形式主义的不足,尤其是夏皮罗对巴尔、格林伯格的纠正,揭示了使抽象艺术具有价值的那种艺术观念并非永恒,而是现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的产物,"为艺术而艺术"和"纯审美"等现代艺术观念具有其时代的阶级根源,抽象艺术乃至现代艺术的价值不是在于纯形式,而是在于它承载了现代特有的价值。这些论争打破了形式主义批评的霸权,对于中国当下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实践和讨论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人们的视野更为宽阔,思维更为敏锐,艺术认识也更广、更深,更具有多元化的追求,因而,促成了人们的音乐观念更为活跃,日渐更新。  相似文献   

17.
建筑的灵感     
文章从建筑与雕塑的发展历史出发 ,结合人类哲学与艺术思想的变迁过程 ,探讨了不同时期 ,尤其是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对建筑艺术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现代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指出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介入已经引起了现代建筑空间与形式风格的重大变革 ,提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努力借鉴相关艺术作为设计的灵感源泉 ,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现代艺术带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启发,形成了丰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其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现代园林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的层面上也拓展着现代园林的表现空间.对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手法的研究为园林设计实践提供了不同的艺术视角,从而创作出适合我国时代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9.
《大宅门》为20世纪我国的文学艺术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和漂亮的句号,作为电视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大宅门》的艺术水平,在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既以一个真实的家族创业与兴衰的历史过程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人物群像;又典型而全面地反映了我国2O世纪后半期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作品虽没有达到“现代《红楼梦》”那样的高度,却对21世纪艺术创造走向更高境界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分析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指出,尽管艺术哲学与美学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是两个存在交叉实则相互独立的学科领域.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艺术的审美理论,主要形成于美学向艺术哲学演变过程中,无功利的审美作为美学学科的核心与艺术本质的结合,使得艺术哲学和美学之间造成长久的混淆.卡罗尔通过对艺术哲学与美学混淆的历史与原理的辨别指出,艺术哲学研究范畴较美学宽广,包括核心问题艺术本质,以及与艺术本质相关的艺术定义、艺术本体、艺术经验、审美经验等多个重要问题.艺术哲学的潜在基本任务是将正在出现的新作品尤其是革命性作品,归为艺术家族而提供理论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