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居民家计调查》在统计工作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任务在于经常地观察居民家庭收支的变化情况及其所消费的商品构成,以便摸清居民的需要和购买力,作为国家编制计划和决定政策的依据.由于目前我国统计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这一工作还没有统一的有组织的建立起来.过去许多省市为了计算居民购买力和确定职工生活费指数的权数,虽会做过一些临时性的家计调查工作,但对进行经常性的家计调查工作,则都还缺乏经验.哈尔滨市商业局的居民家计调查初步总结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特整理供各城市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居民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是编制商品流转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商业部门研究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可缺少的资料.因此,如何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并据以确定计划期的居民需求量就成为计划统计部门以及有关业务部门所颇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愿意把自己在这一工作中的—些不成熟的体会,提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省计委计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从1981年第1季度起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全省6个调查城市1,260户(包括沈阳市600户,其中国家和省抽选的300户,市增选的300户)的分户卡片进行超级汇总。现在将汇总方面的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职工家庭生活调查,从1981年一季度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全省六个调查城市的1,260户的分户资料进行超级汇总,至今已届三年。根据这三年的实践,对于今后统计计算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职工家庭收支调查资料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的使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因此,如何充分地利用调查资料,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仅就利用职工家庭收支调查资料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初步意见,供大家进一步讨论研究。一 为研究和计划职工物质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城镇私人建房统计资料由各地城建部门提供,统计部门依据他们的资料汇总上报.然而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这一规定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资料来源各行其是,有的从土地管理部门取得,有的到房屋清理部门搜集,只有少数地方利用城建部门的资料.由于资料来源不一,严重地影响了城镇私人建房统计的数字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不同渠道的资料进行分析,相互验证比较,从中选择较为可靠的资料来源,以保障城镇私人建房统计数字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时间利用统计看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我国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中河南省的数据,从时间利用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有酬劳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不仅是我国首例基于大样本的时间利用研究,而且研究内容突破了现有时间利用研究的一般范围,是对如何通过时间利用统计来改进公共政策制定所作的一个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次公布的1998年度上海行业统计对比分析资料覆盖了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馆业、物资流通业和农村经济等各主要行业,而且不分所有制、不分隶属关系,可谓客观而全面.企业位次的升升降降,行业发展的潮起潮落,使我们清晰地感觉到几年来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剧烈和深刻.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有807万农户,从1955年开始,根据全国的统一布置,进行了1954、1955年农家收支一次性调查,从1956年起开始经常性登记工作。现在全省有34个调查点,510户调查户,其中山区13点195户,丘陵区16点240户,滨湖区5点75户。几年来,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收集了极为丰富的农家收支资料,并初步对资料进行了加工整  相似文献   

10.
“居民货币带出、带入量”是编制社会商品购买力报表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全面调查来收集居民货币带出、带入量是行不通的,所以人们一般采用非全面调查方法.通过十几年的摸索和总结,我们感到,通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依据从世界上各国计算物价指数的实践看,完全依靠住户消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计算价格指数还没有先例。我们认为,只要较合理地解决计算价格指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利用现成的农村住户消费调查资料定期编制农民生产、生活费价格指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时间利用情况,国家统计局采用国际通行的方法和标准,于2008年5月在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四川等10省(市)开展了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填写日志表的方式,调查年龄在15岁至74岁的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时间分配情况,调查涉及212个市县(区)的16661个家庭。四川省共有900户家庭参与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