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英国《泰晤士报》大学排名与《中国大学评价》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排名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评估的一种方式,在增强社会对大学的了解、促进高校发展、政府分配教育经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排名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所以由排名结果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多。本文通过《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和《中国大学排名》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C9大学在2014-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数据作为样本,用排名的平均竞争力与平均增长率两项指标分析C9大学的竞争力。并根据C9大学在2022年版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得分,分析C9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优势与劣势。得出以下结论:2014-2022年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每年的平均竞争力都领先于C9高校的平均竞争力;2014-2022年,9所高校的排名名次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浙江大学是C9大学里排名名次提升幅度最大的高校;9年间C9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均有显著的进步,但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应用2005—2008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大学排名指标及面向江西招生的一本类高校招生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大学排名对高校招生竞争力的影响。大学排名中的本科生培养得分、自然科学研究得分、社会科学研究得分没有有效发挥对优秀高考学生的吸引作用,这显然与大学排名对引导学生志愿选择的作用是相违背的,这也会降低大学排名的可信度。据此提出了优化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设置的建议:在本科人才培养指标上要协调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应充分考虑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在大学期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排名真正开展始于1987年,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民间大学排名为主体、以大学综合排名为主要内容的排名工作已经规模化。大学排名主要有政策和理论依据,大学排名的市场由主体和顾客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既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必不可少的指标.高校人才是高校科技创新、科研产出的主力军,高校人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大学排行榜中的得分.文章以RCCSE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为数据源,对高校人才与大学排名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首先对本科重点、本科一般、本科民办、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层次分析,进而按照综合、农林、医药等高校类型进行分类型分析.结果显示:本科重点高校与所有高校人才指标项均存在相关关系,而理工类高校与高校人才指标相关性最显著,体育及艺术类院校相关性较弱.因此,重点高校保障优秀人才引进、一般院校促进青年师资成长、其他层次院校提升教学质量与扩大师资团队是提升大学排名得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图书馆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其相关问题,有利于为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进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学图书馆人做出应有贡献。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在分析大学图书馆战略转型内涵基础上,根据大学图书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转型的六大影响因素。从分类和分阶段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大学图书馆战略转型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7.
大学国际联盟逐步成为中国大学提高国际交流效率与效益,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新选择。通过梳理大学国际联盟内涵与特性, 对中国“985”高校参与或组建大学国际联盟进行分类, 指出中国高校在实施大学国际联盟战略所面临的定位匹配、机制协调、内涵建设和合作升级与扩展四个典型性问题。认为:中国大学在组建或运行大学国际联盟过程中要加强对大学国际联盟的认识, 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注重合作中的协同多赢, 立足实际选择合作伙伴, 实事求是地做好组织与运行, 并坚持务实竞合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许多项大学排名,但各个排名的依据、做法和结果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利用各项排名结果,文章以两种著名的世界大学排名:U.S.News发布的"世界最佳大学"排名和西班牙网络计量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大学网络排名"为对象,深入分析和比较两项排名的指标、权重、数据来源和结果,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世界大学综合竞争力和网络竞争力之间相关性并不高;但是,综合实力表现较好的学校其网络表现不会很落后,且有相当一部分顶尖大学的网络排名亦表现很好;网络排名有一定的特色,是对综合竞争力排名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创新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是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评价中应充分处理好管理导向与市场导向、教学与科研、定性与定量评价等8种关系;根据最新的政策精神重新确定了评价范围与对象,得出了全国本科层次院校总排名;重点分析了中国大学地区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研究发现,我国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仍不平衡,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各类高校层次突出,但应明确自身定位,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大学发展的速度加快,应继续重视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质量、效益、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校品牌战略,多角度地分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建品牌战略的意义,论述了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措施。指出:高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品牌形象的竞争,同时,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展开竞争的基础和较为抽象的理论,外化为高校品牌形象;要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重视高校品牌的建设,构建高校品牌战略;高校品牌建设的一大利器即是创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章程为学校内部最高规则,大学章程建设以实现学术自由为其目的,在制度上体现为大学章程对学术自治以及教师权利的保障,而程序规则则是章程遵循形式正义的要求。中国大学章程建设从清末开始至今共经历4个发展阶段。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11月,国内6所公立高校出台了自己的大学章程,也是《办法》(教育部第31号令)制定以来教育部核准的第一批大学章程,这些章程从一开始即被寄予了依法治校、推进高校改革的美好希冀。在梳理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国外大学章程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拟就6部章程,一窥中国大学章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校品牌战略,多角度地分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建品牌战略的意义,论述了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措施。指出:高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品牌形象的竞争,同时,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展开竞争的基础和较为抽象的理论,外化为高校品牌形象;要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重视高校品牌的建设,构建高校品牌战略;高校品牌建设的一大利器即是创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并从语言本体理论及语言教学理念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及其教学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培养一种全新的语言教学观点,以便推动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规则体系业已形成,它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为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其形成过程中偏重以成文规则确定治理结构的建构理性主义路径不再适合未来我国大学治理法治体系的形成,完善大学治理体系需要转向进化理性主义思路。中共十五大到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叙述的内在逻辑为未来中国大学治理法治体系形成提供了框架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目标看大学排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的主体性目标与市场化条件下大学教育的新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认为大学排名不仅反映了大学教育的主体性目标 ,而且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的新特点。因此 ,大学排名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上都具有其合理性 ,对于大学排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每一所大学都是独立的有机体 ,各按其内部规律去吸收营养和发育成长。而中国大学的生命机制在新中国成立后遭到折损 ,导致中国大学的改革陷于困境。因此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中 ,应有意识地培植和恢复大学发展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际教育贸易是大学市场化的典型行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教育贸易“逆差”国。逐步开放国外学历教育将导致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并因此对中国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产生较大影响。中国的大学应积极迎接挑战,借此机遇加快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建设,转变办学观念,实现海内外知名大学的“双赢”,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已提出十几余载,建设事业究竟如何,可以从世界大学评价的结果体现出来。本文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报告(2013—2014)》的排名及得分结果,总体分析了中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中的地位,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进入世界前300强的14所高校的科研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众多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较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18日朱四倍在《大众日报》撰文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个新的手段,在欧美国家,大学排名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大学排行榜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笔者以为,面对参差不齐、毁誉不一的大学排行榜,大学排行榜制定者理应下工夫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其次,大学要客观清醒看待排名,既要参与,也要对“注水”的排行榜大声说“不”,更不能自己操作对自己有利的大学排名。  相似文献   

20.
全球对大学世界排名的关注促使中国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条道路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平坦与顺畅,或许我们应该驻足反思一下问题所在。世界大学排名已变得更具影响力,正在影响着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决策。各版的世界大学排名,都毫不例外地把大学科研作为排名的核心指标,因此这些大学排名对科研的测评正在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同时,需要冷静看待世界大学排名,体会其真正价值才能更好地建设一流科研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