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口学刊》2018,(1):79-89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家庭结构不利于未来的老年照顾,老年人的照顾问题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长,出现护理服务供需失衡的现象,日本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建立了比较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国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渊源,同属于东亚福利文化圈,崇尚孝道,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不及日本,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潜在护理需求更大。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变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长期护理制度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实施中取得的成果,对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试点地区的探索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将会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有利于规避日本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财政负担的加重。通过培训专业护理人员,构建全国统一的护理等级评估体系以及引进多元化的护理供给主体,以缓解护理机构不足的压力,平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护理供给差距,满足多层次的老年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厚生劳动省最新统计数据与调研报告系统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营状况.由于长期护理保险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短板,目前日本政府正计划从构建更为紧密的医养结合型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更为丰富的“地域支援事业”等方面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可以预见,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更为紧密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在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发挥越发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日本在 2 0 0 0年 4月 1日正式启用护理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把市町村政府定为保险主体 ,投保人为 4 0岁以上的日本人 ,参加这项保险为强制性或义务性。整个制度由个人每月所交保险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以及每次使用服务时个人需交的一定费用支持。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方面的服务分为居家护理和设施护理。在申请接受服务的程序通过后 ,适合于不同老人的帮助或护理方案成立 ,老人即可于 2 0 0 0年 4月 1日开始接受护理保险的服务。新护理保险制度与其他种类的保险不同 ,它强调老人的自主性 ,并有专门的人员提供护理服务 ,家务劳动和护理服务被数量化、货币化  相似文献   

4.
张腾 《西北人口》2010,31(6):29-34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照顾成为日本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2000年日本政府推出了介护保险制度①。该项制度至今已经实施了十年,效果显著,成为日本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推手。本文深入分析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机制设计,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用与经济效用给予评估,最后总结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与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探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原因及新的措施。认为修订后的保险制度不仅细化了服务对象,减轻了国家负担,而且进一步将社区保健的服务主体转移到了政府以外的民间,从而为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实践也表明,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不只是有益于护理服务,同时也密切了社区联系,培养了市民的公共意识。日本的这些经验对中国解决高龄化人口问题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为应对2050年即将出现的新一轮老人高峰,修订了介护保险制度内容,增加了居家护理服务内容并调整了相关费用。日本的居家护理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的养老问题,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服务内容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下的老年护理服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增多,另一方面,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药物副作用等使残疾人、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增加,加重了介护的负担,介护对策也成为社会问题。2000年4月日本建立介护保险制度以后,形成了系统的老年照顾体系,减轻了家庭负担。日本老年护理服务对我国建立老年人福利设施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老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日益加剧的老龄化使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变得非常迫切.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本解决了老年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个人问卷(城市部分)》数据,对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并不高,并且存在较高的逆向选择;人口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替代因素、健康因素及意识因素显著影响着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针对上述状况,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家庭结构的转变,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日益递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解决老年人照护的支付手段问题至关重要。自2016年12月我国在15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各试点城市筹资机制呈现出不同发展特点。利用DEA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效率及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估,发现各试点城市筹资水平相差较大,筹资效率不同,存在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结构不匹配问题。为提升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运行效率,建立低门槛、广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明确各筹资主体的职责,建立动态调整的筹资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协调发展,并建立评估机制,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中,日本和韩国都选择了社会护理保险制度。从日韩两国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背景来看,因老龄化的加速、家庭护理功能的弱化、既有制度的局限性、老年医疗费用的增加,两国都引入了护理保险制度,但两国的老龄化程度、基础设施等存在差异。从制度内容方面来看,虽然框架结构有些相似,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些差异。两国的扩充护理机构、培养护理人员、扩大服务对象、加强预防事业等对中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快速老龄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给我国老年照料服务带来严峻挑战,文章拟构建一个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照料服务体系来应对这一问题,并对其服务压力进行预测。将五种照料资源整合成为六种可以流转的照料模式,形成完整的照料体系,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估算老年人口对每种照料模式的需求比例,加入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以上海为例模拟老年照料服务需求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上海老年照料服务需求总量在2020年前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相对于传统的养老体系,新体系的发展使养老和护理床位需求量分别减少约70%和75%。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Chinese Food Safety News,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as organized and formulated the Provisions on Food and Drugs Administrative Penalty Procedure (Hereinat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visions") to regulate tb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toCarry out the administrative ptinisbment authority;  相似文献   

13.
封铁英  董璇 《西北人口》2010,31(6):10-14,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参保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二维视角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风险意识、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新农保政策效果和缴费原则认可程度、耕地面积、期望养老金额是新农保参保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表征经济状况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年基本支出与新农保支付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养老保障的现状评估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养老保障需求的增加。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山东省老龄委重大专项课题的实地调查数据和人口预测数据,对山东省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评估发现:目前阶段,居家养老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客观影响下,机构养老需求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本文进一步预测了山东省未来五年内的养老机构需求,以期为山东省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有效实施社会养老保障需求提供客观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Myers RJ 《Demography》1966,3(2):545-547
The so-called Medicare program enacted by the 1965 Amendments to the Social Security Act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demographic studies, in view of the vast amount of previously unobtainable data that will be made available. Not only will there be extensive information in regard to hospitalization and other medical-care costs for persons aged 65 and over (with adequate subdivisions by age and sex) but also reliable data in regard to the tru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aged 65 and over will be produced.The reason for this latter result is that virtually all pereons aged 65 and over in the country will become eligible for hospital insurance,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have been previously covered, or have been survivors of persons covered, under the Old-Age, 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As a result, not only will there be an accurate count (unlike the census, where the enumeration necessarily is not complete), but also there will be a verification of age, since this is necessary under the claims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障:农村老年保障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日趋增长。因农村合作医疗解体而造成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缺损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保障医疗服务需求的满足。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老年长期护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产业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发现需求旺盛和生活形态变迁正刺激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发展及有助于拉动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的发展进程表现出当前老年长期护理产业陷入了人力资源短缺、护理成本高和质量差等困境。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通过构建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运用灵活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建立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等,快速发展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在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需要的同时,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开辟劳动力市场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Fourteen countries in Asia have total fertility rates at or below replacement level. This is more pronounced in China, Japan, the Republic of Korea, Singapore and Thailand. The implications are far-reaching and profound as they affect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giving rise to population ageing, labour force shortages, increased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s and feminization of the aged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suggests that although fertility may rebound, in most countries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fertility will recover sufficiently to reach replacement level in the near future. Mortality reduc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an overriding policy goal, which would further enhance the age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will be to pension systems, old-age care systems, and health systems or health insurance.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five low-fertility countries. It then discusses the policy measures that these countries have adopted in response to low fertility and population ageing.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healthcare, social care, income security and caregiving facility, and the scope for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