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锐  杨雷 《人口与经济》2015,(3):106-115
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的自然实验,构造迁移行为选择模型,解释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影响迁移行为的过程。利用苏州工业园区2006-2011年迁移人员管理数据,整合计量经济学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精算模型,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应考虑其对迁移行为的影响,较大的养老保险制度差异造成较大的养老保险迁移成本,对迁移行为的发生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男性、高学历以及年轻群体发生迁入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对个体有利的迁移行为提升了园区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现实情况及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县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封铁英  董璇 《西北人口》2010,31(6):10-14,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参保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二维视角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风险意识、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新农保政策效果和缴费原则认可程度、耕地面积、期望养老金额是新农保参保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表征经济状况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年基本支出与新农保支付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养老保险基金一般投资手段入手 ,分析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基金运用现状 ,并从投资管理模式、投资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最后 ,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关键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试点在辽宁省开始实施。文章重点研究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关键经济条件和支撑能力,分析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现实可行性,为试点方案的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文中用定量方法分析了个人养老保险费用负担能力、企业养老保险费用负担能力、财政对养老保险的支持能力及宏观经济条件对养老保障支持能力,提出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农民丧失土地以后,面对就业难、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困境,迫切需要制度性安排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为提高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住房养老保险模式及其微观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正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养老压力日益突出 ,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养老需求。房产一般是家庭主要财富之一 ,但由于流动性差 ,在养老过程中其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尝试通过一种新的模式设计 ,将房产价值和养老有机结合起来 ,提出住房养老保险模式 ,并从微观层面对其经济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德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立平 《西北人口》2006,(4):16-18,22
21世纪初,为缓解公共养老保险系统因人口老龄化和提前退休人员增加而面临的收支失衡压力,德国进行了两次旨在开源节流,优化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结构的改革。出于为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参考和借鉴的目的,本文较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德国在21世纪初进行的这两次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陕西省洛南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该制度的满意度指数CSI模型;并通过问卷数据的处理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可进一步进行结构模型分析。分析得出:感知质量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居民预期和政府形象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较弱;政府形象在模型中的影响广泛,对居民预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居民满意度和居民抱怨对居民忠诚度的影响显著。通过对结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缺口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采取基金积累制并体现了经济效率的原则。制度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了承诺,因此,政府在个人账户中的责任及个人账户在精算上是否平衡,成为该制度平衡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引入精算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个人账户的缺口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对行业间与性别间的差距做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我国下一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兰 《西北人口》2011,32(3):53-57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根本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严重,具体体现在:基金需求加大、支出增加;基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个人账户"空帐"日益严重;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等。本文在对江苏省基金收支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基金收支失衡进行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为实现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例如: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减隐性债务;差别化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等。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各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和改革路径上的相似性,将世界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分为四种:欧美模式、拉美模式、经济转轨国家模式和东亚模式。在首先分析了不同模式的改革现状和趋势后,从政治、经济、历史以及文化等角度对形成不同改革路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的最后对建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上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纵观其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状况,仍存在着较大的收支缺口。文章试图通过介绍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养老金的运筹情况,为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志婉 《西北人口》2001,(2):27-29,33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形成庞大的基金滚存结余.但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法规两方面的压力使基金面临困境.本文试从实行多元化投资、优化投资组合、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探讨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覆盖甘肃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立足甘肃,分析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面临的宏观困境,应用囚徒困境探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帕累托最优"选择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购买能力问题,针对制约困扰甘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问题和甘肃农村弱势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凸显政府社会保障职能;聚焦甘肃农村弱势群体,探寻农村养老保险新路子;对西部地区予以适当照顾,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划拨基金等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有关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善社会保障试点方案中在养老保险领域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 :首次明确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开管理 ;降低个人账户的资金比例 ,个人账户将只由职工个人缴纳 ,企业不再缴纳 ;明确提出建立企业年金 ,并首次明确了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和运行模式。试点方案仍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 ,如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个人账户的支付方式、“中人”的欠账问题等。试点地区应当在落实已明确的政策的基础上 ,对尚存在的问题有所探索 ,以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何剑  王良健  陈扬乐 《西北人口》2004,(5):23-25,2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养老保险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为适应老龄社会提早到来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需要,湖南省应及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湖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应遵循的原则,最后相应地提出几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保障失地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持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阜阳市及重庆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在保障目标、资金筹集和管理及待遇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及问题,认为目前存在的多样化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难以有效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可能会再生社会不平等,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理论上说,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待遇,但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落后地区将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经济落后地区可以实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过渡。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应着重从保障目标、筹资方式、缴费与给付标准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封铁英  李梦伊 《西北人口》2011,(6):45-49,54
相对于日益完善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言,事业单位现行制度的改革进程有所滞后,这不仅阻碍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更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制约瓶颈。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个体因素的视角,系统分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其对养老保险缴费率、替代率、计发方式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要素的改革期望,并参照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的成熟经验,提出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观意愿、满足制度改革客观需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费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以满足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是一个难度甚大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道德风险具有巨大的活动空间,道德风险的肆虐又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甚至失控;而防范道德风险、控制医疗费用,则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