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94年开罗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生育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生育健康的概念及其演变、生育健康的内涵与测量指标、生育健康与计划生育的关系、生育健康对人口研究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等。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对我国生育健康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生育健康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影响育龄妇女死亡水平的因素分析吴卫红,王瑞梓一、引言育龄妇女是指15—49岁处于生育期的妇女,是人类生育行为的主体,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育龄妇女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为人类的繁衍承受着痛苦,作出了牺牲,其健康状况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已成为“人人...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未迁出朝鲜族育龄妇女、城市未迁出朝鲜族育龄妇女和迁出的朝鲜族育龄妇女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行为上的差异,考察人口迁移对朝鲜族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几种类型的朝鲜族育龄妇女生育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流动迁移对朝鲜族育龄妇女是否选择生育的生育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朝鲜族育龄妇女选择生育二胎的生育行为影响不完全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掌握乡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和生殖保健需求,为今后制定完善的生殖健康保障体系,建立生殖健康与人口计生工作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7月,内蒙古牙克石市人口计生局组织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对库都尔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5.
生育健康的定义内涵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生育健康发展的简要历史,重点阐述了《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中关于生育健康的定义及内涵.介绍了我国生育健康的历史与现状,在说明成绩的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在生育健康,特别是妇女生育健康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深入研究生育健康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关于对生育健康的认同问题、计划生育与生育权利的关系、知情选择及推广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与生育健康服务的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育指标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作生育指标的动态分析或者比较不同地方的生育指标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 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生水平,结合死亡率可分析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但用出生率说明生育水平时要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出生率=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受普通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比例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用出生率分析生育水平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以上海市卢湾区资料为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1960年最低(21.37%),1980年高达29.76%。用1951年人口构成算得的1960年校正出生率为28.63‰,比1960年实际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育龄妇女(指15岁至49岁的妇女)是生育的主体,育龄妇女婚龄的大小、实际生育期的长短、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多少以及生育率的高低,对人口增长速度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生育政策的变化、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育龄妇女中的一些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摸清情况、研究变化、掌握规律,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对控制人口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从调查情况看,育龄妇女情况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地研究陕西省人口、婚姻、生育状况及今后人口发展趋势,我们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同志一起,在1979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1978年陕西省十分之一人群的人口构成,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能力及生育状况;按不同生育水平予测了陕西省今后百年的人口发展趋势;编制了1978年全省男、女简略寿命表。本文着重从陕西省育龄妇女婚姻和生育状况方面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爽 《人口研究》2005,29(3):2-10
在对国内外"性别偏好"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利用1997年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2001年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计算育龄妇女最后一个孩子的性别比、按已有孩子性别的胎次递进比以及分析具有不同孩子性别结构的家庭状况和妇女所生孩子的活产及存活情况等,考察了中国育龄夫妇生育"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行为的基本状况与特征,强调生育"性别偏好"及其相应的生育性别选择行为是作用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背后的关键性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于这一基本国策贯彻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妇女生育指标是最基本的检验尺度。因此,研究育龄妇女的生育状况,对于正确贯彻执行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平凉地区的一些资料,对该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状况及其对计划生育的影响,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velop measurement scales for women's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by using data from125 developing countrie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varioussource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World Bank. Existing studies on women's reproductive rights suggest atwo-factor model.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s viewed as beingunidimensional. These proposed attributes are evaluated using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two sub-dimensions related to women's reproductive rights. Aone-dimension model of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s empiricallysupporte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s are assessed.Limitations of the measurement sca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77%的妇检者查出患有疾病 ,患病率在地区、城乡、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呈极大差异 :居民 >村民 ,中部 >西部 >东部 ,少数民族 >汉族。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因素 ,涉及个人特征、婚育状况、避孕状态、保健意识、宣传教育等。结果提示 :1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2 .生殖保健工作重点在农村和中西部。 3 实现生殖健康目标需要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女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调查发现:典型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男孩偏好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潜在的人口逆向淘汰现象需要引起注意;妇女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人口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将会产生代际间的继承性,影响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急需对青少年开展全方位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苹 《西北人口》2001,(4):15-18
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现状及目前我国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尚很欠缺的一些影响因素.作者强烈呼吁急需对青少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丽威 《南方人口》2002,17(2):54-58
性与生殖健康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在中国学习的韩国女留学生和中国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她们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KAB)的状况以及生殖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比较 ,从一个侧面反映中韩两国城市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It is surprising that social demography has so little to say on the emotional underpinnings of demographic behavior. The central proposition of this essay is that emotion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This understanding allows one to consider the usual determinants of personal autonomy, or access to knowledge or services, but also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much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r is motivated by emotional states that can suppress prior knowledge, services, or agency. The essay draws upon the emerging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emotions in the disciplines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behavior and outcomes related to reproductive health. It looks especially at the cultural meaning, the ideal, and the experienced reality of the emotion of “love.” All these aspects of what is a positive emotion have important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productive tract problems and for unsafe sexu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环境激素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环境激素的来源、对生物生殖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防治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1070名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调查研究,指出不同生活工作环境下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行为及其对社区服务机构认同感的差异,并提出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婚育制度为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建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中体现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对生殖健康的要求,为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的妇女赋权和生育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俪蔚 《南方人口》2001,16(1):22-27
妇女赋权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赋予妇女权力和机会,转变那些客观上存在性别歧视和社会不平等的一些结构和制度,增强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上的权力,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发展,改善妇女地位,使妇女生育率客观上得到控制。本文从妇女赋权的角度出发,通过妇女赋权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路径分析来探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控制人口的可能途径:通过实现妇女赋权,增强妇女的自主性、独立性,促使妇女地位的提高,从而使妇女的状况得以改变,降低生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