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各省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绩效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个指标,采集2009年的样本数据,以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应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各地方政府逐步拥有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居民最终享有大体均衡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公共治安以及公用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12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除郑州和洛阳外,各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也极为不平衡;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实力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建立以“投入、均衡、便捷、满意度”为四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框架,并结合基本公共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06—2014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30个省份进行组别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宁波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各县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同时,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宁波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战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县市的扶持力度,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地区间存在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现象,文章在深入解读转型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在2013年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对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各省份的公共服务水平分区域呈现出差异,东部区域的政府政策对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西部区域的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均对该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熊小林  李拓 《统计研究》2018,35(2):66-74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河南省108个县2005-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支撑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分类视角看,临近市辖区的县更好的发挥了上述支撑作用,形成了依托市辖区发展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期,杭州市拱墅区针对区内"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公共(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10大方面,展开问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拱墅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市民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较高。为进一步完善拱墅区公共服务体系,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群众民主参与率;二是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意识;三是做好特色公共服务项目的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差异系数法,测算东中西部的样本省即浙江省、湖南省、贵州省的均衡指数,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指标均等化程度比较高、医疗卫生基本达到均等化、社会保障指标均等化化不够。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存在差异,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数,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而地方自主性财政能力、财政支出意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指标中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医疗经费支出、人均社会保障经费支出和人均科技经费支出4个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对我国2000~2009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省际差异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并采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区位熵的方法分析了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定量评价了我国10年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月起实施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从根本上摒弃了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桎梏,但农民工实际所能享有的水平尚取决于城市政府开放其公共服务的程度,包括“承诺”服务的领域多少和所设置的约束“条件”高低。本文以各城市居住证管理制度文件为依据,运用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测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农民工群体的开放度。结果显示:(1)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部领域超过一半面向农民工开放,开放度0.5076。即便在排他性服务领域,也超过1/3面向农民工开放,开放度达到0.3569,农民工开始实质性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但离平等权利仍有距离;(2)开放度在区域间的分布表现为东部城市低于中部城市更低于西部城市、直辖市低于省会城市更低于其他地级市,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低于三大经济圈外城市。相对发达的城市开放度更低,反映出开放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城市政府的开放意愿而非提供服务的能力;(3)开放限制主要来源于“条件”约束,城市政府在排他性服务领域的承诺度0.7703,承诺服务的领域超过3/4。但约束度达0.4502,城市政府只向其中54.98%能满足约束条件的农民工开放所承诺的服务,源自约束条件的限制占到开放限制的60%以上。城市政府遵循居住证制度规范面向外来人口统一“承诺”服务,但通过“条件”约束选择性地限制了农民工获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农民工平等权利的最终实现尚需要政策制度的系统性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2.
安徽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战略的关键所在。通过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61个县(市)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和各分项得分排名。结果表明安徽各县(市)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整体差异度不高,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湖东 《统计研究》2012,29(9):20-23
本文在实践探索和对国内民意调查已有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群众评价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进一步分析现状后,文章讨论了政府评价工作中的话语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06年数据,采用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表明:虽然中国1995-2006年经济增长迅速,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域差距较大且有逐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回顾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为华 《统计研究》2012,29(8):98-107
本文详细回顾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的过程与现状,并针对综合评价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五个认识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10,27(12):39-45
当前我国学界有关政府绩效评价研究有两大理论缺陷;其一,没有将公共管理评价和公共行政评价区分开来;其二,无法评价“政府失灵”问题,并由此产生指标繁多,没有明确的评价域等方法论上的问题。文章在评析这些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成员的综合福利作为评价域,并围绕这一评价域构建出包括状态指标体系和公共管理效益指数在内的政府绩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赵青等 《统计研究》2015,32(6):36-41
养老金制度的首要目标是防止老年贫困和实现一定水平的收入替代,从而养老金的“待遇充足”至关重要。本文借鉴国际上关于养老金充足性的多维度评估思路,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养老金体系待遇充足性的三维度、六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以及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提供的微观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发现我国养老金体系在收入水平、防止贫困和性别差异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各地区养老金充足性在不同时间上存在差异。进而提出我国应在不同层次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强化收入替代功能、防止老年贫困和缩小性别差异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搜集各种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9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综合实力分析;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各城市旅游效率进行了分析,从而判断城市旅游发展的潜在能力;最后通过综合比较,找出各类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