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园林代表了古代文人对诗意生活、人生境遇和艺术情怀的物质话语和构想。文章试图从文人园林的界定、文人园林的本质、文人园林的构建和文人园林的艺术情怀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审慎反思中探析其本质、审美文化、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以期为当下造园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茶饮与园林在许多层面都有共通之处.古代文人的饮茶生活对园林空间的构筑与功能带来直接影响.本文从晚明江南文人的尚茶之风入手,以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的茶书、文人小品、日记为据,分析了长物集群的晚明文人市隐生活中,普遍的尚茶之风对于文人园林的物质空间、园居活动及精神意趣的作用与影响,揭示了晚明文人茶文化与园林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3.
宋词园林意境美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随着市民文化的勃兴 ,园林艺术日渐普及 ,抒写胸襟的文人写意园林诞生。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体裁——宋词中充溢着园林情调 ,体现着两种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宋词中的园林意境美可从建筑与装饰、天时与音韵、情感与哲思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人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两条发展脉络,苏州园林集中体现了文人园林中文人的文学修养、生活方式以及态度、思想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其命名受文人对自然与美学意境的追求的影响而极具文学、绘画的美学意境;其整体设计受到文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影响,用"以人为本"作为为园林的意境设计指导思想;园林的整体意境受文人思想影响着重于显而不露、意境无穷;园林植物的种植亦强调其所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拍曲制乐、调教家伶、顾曲赏剧乃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文人园林社集或闲常的社交雅聚亦往往附带演戏唱曲.作为文人文化的具体表现,晚明文人颇为频繁的园林观演剧活动既是其生活情趣与艺术才华的显现,对于戏曲的发展亦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常州园林的文心与傲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文人园林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种建筑形式,这些园林在打山理水中往往融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精神追求、人生旨趣。常州作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城市,在明清两代也曾造园成风,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园林已经颓圮,但现存的园林不仅有着文人园林的共性,而且在其变迁过程中也体现了常州文人独特的文心与傲骨。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区现存文人园林的变迁过程、主人故事、相关文化作品中的记录,寻找常州园林体现出的常州文人的文化特质,探索常州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唐宋文人对中国园林景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与文学关系密切.自魏晋山水审美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使文人在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中,寻求惬意而逍遥“画境文心”境界,肇始园林景题萌芽;唐宋文人原创性地借园居和诗文抒发自由而赋予理性的心灵,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促使中国写意园林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扬州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因其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扬州城的发展与繁荣,园林艺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扬州园林的创建一方面得益于扬州固有的地域特色——环境优美且宜人,另一方面又从文人水墨中汲取养分——表现手法以及构成画面的绘画语言元素,用以作为园林创建的引导。与此同时,扬州园林也为文人画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直接的创作素材,这就进一步促进了扬州园林与文人水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古学今用,继续深入挖掘文人水墨中隐藏的有利于园林创建的审美因素,并将其用来指引当代扬州园林的创建。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园林与古诗词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瑰宝 ,园林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复杂的艺术。园林艺术是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古诗词是中国文人所独有的一种内心表达 ,两者均为艺术 ,相通点就是意境。  相似文献   

10.
南宋开始进入文人造园的盛期,不论是造园数量还是关于园林的文学书写都远超前代.由于园林所依附的土地频繁更迭以及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中的自然生息之道,南宋园林遗迹几乎不存.以陆游为代表的南宋文人将园林视为同 自然共存的生命方式,园林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陆游作为南宋最重要的文人之一,留下了大量关于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11.
以园林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客体发展的关系为立足点,探讨文人山水园的审美追求及历史背景。在回顾崇尚自然、写意及雅意清新的园林美学观发展脉络基础上,通过剖析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文人诗画中的造园思想,说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何通过诗画融入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之中。从园林审美的角度解释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来源,强调古代文人及其山水诗画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园林与文学同属艺术范畴 ,二者相互交融 ,相辅相存。本文从美的一般定义与基本特征出发 ,在分析文学与园林艺术美的表现及其审美过程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文学与园林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人园林讲究意境.作为艺术范畴的园林,其意境是指通过园林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得意忘形”.园林意境不仅可以通过堆山、理水、植物、建筑这些实的景观营造手法实现,而由日、月、风、云、声、影、禅、茶等这些虚的元素形成的“风月景”,则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选取三个角度展现了由虚景营造园林意境的艺术感染力:对声音艺术的运用;对天文气象的借用以及人文活动的映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造境艺术含纳天地、吞吐八荒、风物兼备、内缘心意、揽物意驰、观园心飞,别有一番情韵。纵观中国园林建构体系的演化,彰显在中国园林造型范式中的具有华夏文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局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或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注重的还是文化蕴含,并形成了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情操,从而营造出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5.
园林与文学同属艺术范畴,二者相互交融,相辅相存.本文从美的一般定义与基本特征出发,在分析文学与园林艺术美的表现及其审美过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文学与园林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同构现象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防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城邑、村落、院落、园林空间结构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构空间体系具有明显的同构现象和强烈的防御特质,是中华民族防御心理的空间载体,是基于定居的农耕民族生存和安全的功能需求.作为中国传统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空间的防御功能弱化或丧失,但其防御特征依然存在,并且演变为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艺术特性;其防御心理演绎为文人园林的隐逸文化,并且演化出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艺术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盛唐士流园林和山水田园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是山水田园诗的成熟和兴盛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兴盛与盛唐文人的创作环境———园林别业有直接的关系。园林的自然之趣与诗歌质朴无华的风貌、园林建筑与诗歌意境的开掘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士大夫在丘壑林泉之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园林也因融入了士大夫的深情而具有清新淡雅的涵蕴。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绘画确立了“以诗入画”的审美原则,苏轼更将其深化为“诗画本一律”的绘画主张;山水田园诗词在北宋大为兴盛,文人大量参与造园,“以文入园,因园成文”使得园林成为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题材;在文人诗、画的影响下,北宋文人园林走向兴盛并占据主流地位,在体现“诗化”的同时,也大肆吸取文人画的画理画论来指导造园,又呈现出“画化”的表现特征,诗画的情趣与意境的蕴涵成为北宋写意山水园林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隐逸是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由于诸多原因,江南古典文人园林隐逸思想的哲学根源模糊不清,特别是在儒、道两家哲学之间纠缠至深,今人也时常会有亦此亦彼的两可论断.其实,文人园林隐逸思想的哲学之根,深植于老庄道家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唐代园林发展兴盛,文人园林书写将园林体验转化为文本建构的园林审美空间成为文学中的蔚然景观。李白一生游历园林众多,书写的园林诗文营构出富有李白个性色彩的审美空间、精神空间、情谊空间。李白的诗文影响了后世的园林建构实践,在后世的园林题咏中不断被书写,其诗文意境不断被后世的园林绘画、音乐艺术再现续构出新的物质园林空间、文本空间和画本乐本空间,从而形成具有李白烙印的多重艺术空间,藉此可透视、考察李白及其诗文的多维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