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鞅是占国时代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人们称他公孙鞅或卫鞅。后因有功于秦国,封于商地,史书上称他商鞅。他公孙轶或卫轶。后因有功于秦国,封于商地,史书上称他商轶。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发奋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他发布命令,广揽改革贤才,卫轶就在这时来到了秦国。他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发展生产,奖励将士,赏罚分明。百姓有吃有穿,军队兵强马壮,为国尽忠的人得到鼓励奖赏,真能做到这些,国家就一定会富强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昔日,诸侯"鄙"秦,欲裂土分秦,孝公思变,向列国发布《求贤令》。这吸引来了许多名士,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个叫公孙鞅的卫国人,也就是被后世所熟知的商鞅。这篇《求贤令》也被商鞅称作"五百年之雄文也"。就其影响而言,从后来的"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到影响中华文明历史的走向上看,商鞅的称赞只有不及而无  相似文献   

3.
商鞅面试     
佚名 《领导文萃》2007,(1):96-98
话说商鞅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挫手下做小官时.就表现出他的才能,深得公孙挫的重视。但是在公孙挫死了以后.魏国的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商鞅因此无事可做。后来商鞅了解到秦国正在招纳贤士。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一景监的引荐,拜谒了孝公,进行了面试。  相似文献   

4.
齐桓公现象     
史天元 《领导文萃》2013,(15):116-116
齐桓公在治国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业,这是他明智的一面。然而,他还有另一面鲜为人知——他喜欢溜须拍马抬轿提鞋的小人。第一个小人名叫竖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戏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亲手蒸给桓公吃。第三个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齐伐卫,卫国派来做人质的。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这3个人出宫,不然他们必然为乱。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  相似文献   

5.
正战国时期,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期一度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但自魏惠王以后,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霸主地位逐渐丧失,直至最后亡国。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人才济济而又强大的魏国为什么会很快走向灭亡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与魏国的人才流失有着直接关系。一、魏国的人才流失(一)吴起入楚,魏势削弱吴起(前440—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兵家代表人物。魏文侯初年,吴起"闻魏文  相似文献   

6.
商鞅四川版     
《经营管理者》2008,(3):18-19
战国初期,商鞅在秦国京城的南门外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10金。周围的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便宜事,没谁去搬木头。商鞅又下令说,谁要是搬了,赏50金。一名男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叫人赏他50金。这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徙木取金",商鞅借此赢得了天下人的信任,在秦国迅速推广变法,使秦国在段时期内摘掉落后的帽子,崛起于七国之中。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03,(10):22-23
[毛泽东评点批注及谈话提示]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候,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相似文献   

8.
卫国的贤人如耳曾经与卫嗣君畅谈治国之道,卫嗣君听了既高兴又叹息.身边的侍臣说:"您为什么不让他担任相国呢?"卫嗣君说:"一匹像鹿的马可以标价千金,然而有价值千金的马,没有价值千金的鹿,因为马能为人所用而鹿不能为人所用.  相似文献   

9.
商鞅是春秋战国时代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变法中专门谈到奖惩的问题,说一个战士立了战功,就要奖励他,奖他什么呢?可以让他当长官。同是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不完全同意商鞅的看法。他  相似文献   

10.
<正>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战国时代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所以,以国籍而论,吕不韦应当算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到了吕不韦的时候已经衰落得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政治腐败,前景黯淡。  相似文献   

11.
政治棒球     
索取要比给予更好 许多人以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 给他人恩惠。但事实正好相反,最好的办法是让别人 给你恩惠。在这一点上,我们又要归功于16世纪意大 利的马基雅弗利,正是他发现了人性中某些基本的方 面。他注意到,当一座城市被围困了许多个月的时候, 当人们在城墙之内经历着巨大的艰辛与困苦的时候, 当他们为了保卫国王而经历着恐惧与饥饿的煎熬的  相似文献   

12.
正吴起、商鞅和乐毅都是战国时期的名流,也是书写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三人犹如三座巍峨的山峰,永远矗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剖析和探寻三人的人生轨迹及成败得失,对当今领导干部不乏借鉴意义。一、人生轨迹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人,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  相似文献   

13.
<正>张居正是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他主导的万历新政和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他的改革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生机,出现短暂中兴,连遭受过他打击的明朝大思想家李贽也很佩服他,称他为"宰相之杰"。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李德裕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并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这样一个功勉卓著的人下场却很悲惨:尸骨未寒就遭清算并累及家人,倾注毕生心血的  相似文献   

14.
河之洲     
<正>小事忽略不得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寺庙担任撞钟之职,晨昏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半年下来,无聊至极。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很不服气:"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方丈告诉他说:"你  相似文献   

15.
《资治通鉴·周纪二》中记载了齐王与魏王比宝的故事:公元前355年,齐威王和魏惠王打猎时在郊外相遇。魏惠王问:“齐国也有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寡人国家虽然很小,但有十枚直径一寸、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明珠。您齐国那么大,怎么没有宝呢?”齐威王回答道:“寡人当作宝的和您的不同。我臣有檀子,  相似文献   

16.
破坏与建设     
温济泽在1929年参加革命时只有15岁。他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他入团之初,看到书刊上有"我们要破坏旧世界"的话,就跟一个同学一起晚上到一些没人的教室,砸电灯泡,抬了课桌从二楼向楼下扔。他以为这就是"破坏旧世界",一连干了几个晚上。地下的共青团支部书记找他谈话,说:"革命热情高,这是好的,但是不能这样胡干啊!"  相似文献   

17.
宋桂奇 《领导文萃》2014,(19):43-45
正有"钢琴之王"之誉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一次应邀到克里姆林宫演奏。可是在演奏中,沙皇却和身边人说起话来。李斯特见状,就中断了演奏看着沙皇。在沙皇问他为什么要停止演奏时,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听到这话,沙皇随即表示了歉意。李斯特所用,即是暗示之术。暗示术是指在日常交际中,由  相似文献   

18.
魏惠王想要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魏臣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走到半途又折回。他穿着脏衣服,头上沾满了尘土,就  相似文献   

19.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富兰克林应一位老前辈之约,老前辈把约会地点放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  相似文献   

20.
<正>西北大学1973级历史系历史专业的同学有一个微信群。2015年3月19日,群里有人发了一则消息:王岐山即将访美,缉拿外逃贪官。有几位同学在消息后点了赞,有人则留言说:"老同学又要发力了。"他们说的"老同学"就是王岐山。群成员刘安琴说:"我们都为有王岐山这样一位同学而感到骄傲。他虽然不在群里,但一有关于他的消息,就会有人分享到群里。"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王岐山当年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