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经理人》2012,(12):90-91
乱世出英雄,当大企业在为市场萎缩而自顾不暇的时候,正是新锐企业崛起之时。《经理人》杂志一向注重对新锐企业的报道和传播,为了表彰近年来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经理人》杂志发起了“2012影响中国管理实践10大新锐”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8,(8)
1998年,《经理人》杂志开始对中国企业CEO和经理人群体的薪酬进行系统、权威调查,由此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从事该项调查的管理媒体。至2008年,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10年是中国的经济和企业高速成长的10年,《经理人》也正是于10年前创刊应时运而生,我怀着使命感与《经理人》一道见证和推动了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发展壮大,研究着中国企业的沉沉浮浮并提供解决之道供借鉴,这10年正是《经理人》引领中国管理实践的10年。  相似文献   

4.
曾立平 《经理人》2007,(12):78-79
华南,中国一方特殊的热土! 继11月2~3日“2007中国CEO年会在北京昆仑饭店成功举办之后,11月4日,《经理人》聚焦华南:以“新资本·新定位·新模式——企业成长战略驱动力”为主题的“中国OEO年会首届华南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会议由《经理人》杂志、《CEO决策》及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主办,经理人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及博思会承办。  相似文献   

5.
推荐的榜样     
评判未必准确。但我们坚信这一做法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去年,经理人杂志第12期首次推出了岁末强档“2003年中国企业发展路线图”,按照当时的设想,我们将2003年中国企业大事件中的各种关键词“串”在一起, 在思维的“碳火”中狂烤,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又是岁末,伴随着经理人杂志新使命的出台,围绕“管理前线,案例中心”的编辑使命,我们再次推出“2004《经理人》年度最佳推荐”,为读者精心遴选的“推荐礼  相似文献   

6.
杨俊杰 《经理人》2005,(1):26-31
2004年11月22日,北京,华彬国际大厦水晶厅。一个标志性事件震撼诞生:《经理人》杂志与美国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举行隆重的战略合作暨《哈佛管理实践》启封式,双方共同宣布,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将其出版的《哈佛商业评论》的“姐妹刊”——《哈佛通讯》(HBSP Newsletters)的简体中文版权,正式授予《经理人》杂志,从2005年1 月起,《哈佛通讯》中文版将置于本土品牌期刊《经理人》杂志之中,取中文名《哈佛管理实践》(Hatvard Business Management Practice),在全球范围出版、发行和销售。这是中国财经媒体国际化和世界品牌媒  相似文献   

7.
在MBA考生们满怀希望,准备报考2007MBA之际,两年一度的《经理人》中国最佳M B A排行榜,在美丽的金秋10月,隆重发榜。2004年10月,《经理人》首度按照国际公认惯例,排定中国MBA20强。当时,负责印刷《经理人》杂志的一位印厂经理正要准备报考MBA,他看见《经理人》的排行榜后,连夜致电我们,希望更详细了解商学院实力和如何报考。此后的两年当中,不断地有企业职业经理人从全国各地致电《经理人》杂志,希望获得权威媒体关于报考M B A的权威信息。两年过去了,《经理人》杂志独立第三方排行,促进MBA教育健康发展,帮助商学院更好了解市场需…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7,(4):51-51
时下,高级经理人的健康问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作为最关注中国经理人生存状况、以“问题+答案”为编辑方针的《经理人》杂志,对中国高级经理人的健康状况如何看待?又提出哪些针对健康的管理策略呢?故此,《经理人》2007年大型企划“2007年经理人健康运动”暨“十佳健康CEO”、“十佳健康企业”评选系列项目筹划出台。此次评选由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健康教育协会主办,通过经理人健康报告、经理人健康管理蓝皮书的发布,让更多经理人都关注起自身的健康,修正自身健康的不足,并贯穿全年对上海、北京两地众多知名企业进行健康咨询与体检,配合一系列的健康讲座、健康操推广,普及经理人健康运动概念,让中国的经理人都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9.
曾经那么耀眼的光环,为何在渐渐失去?推出敏感而又辛辣的“2006年度表现最差的企业家”评选,《经理人》并非哗众取宠!作为一本以“影响中国管理实践”为使命的杂志,作为一本为以CEO为代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量身定做的杂志,《经理人》时时被强烈的使命感所激励——面对中国企业与企业家中出现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11,(11)
万科、新希望、安踏中国、HTC、神州数码等企业入榜2009?2011年间,经济局势跌宕起伏,中国企业管理集体谋变,具有原创特色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大势所趋,推进本土企业走上价值创新之路。为鼓励和宣扬中国本土企业的标杆式自主管理创新,《经理人》杂志发起了2011年度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系列评选,其中2011影  相似文献   

11.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5,(12):14-14
《经理人》参展2005年中国(深圳)——欧洲艺术 高峰会 10月25日至28日,《经理人》杂志以全新的形象亮相于 2005年中国(深圳)——欧洲艺术高峰会。此次会议是中国 最大规模的国际性创意、设计、品牌盛会!《经理人》作为本 次峰会的支持媒体,同时也是唯一参展的财经管理类媒体。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06,(3):126-127
《全球化之舞》系《经理人》杂志“CEO学”专栏作家王育琨的最新力作,并得到本刊社长于绍文先生的亲自撰文推荐:“间接路线战略——育琨先生首创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思想和经营模式,其价值难以估量!他在《经理人》杂志开辟的个人专栏《CEO学》已经并继续影响一代中国高级经理人,这次的《全球化之舞》,无疑将影响中国企业全球化实践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7,(1)
《经理人》,中国CEO正在阅读2006,捷报频传喜讯一浪高过一浪《新生代2006春季报告》《经理人》平均每期12%的阅读率位于同类商业期刊的前列《2006新生代调查专项报告》CEO阶层及准CEO阶层的读者高达43.3%《经理人》高于国内其他同类竞争杂志国际发行认证机构BPA认证每期《经理人》合格发行量为196914本稳居国内商业管理类期刊发行首位央视研究《中国商务人上调查报告》中国商务人士阅读的财经管理类杂志《经理人》高居前列2007年1月《经理人》150期加油提速,全新出发我们已经领跑……《经理人》,引领商业实践成就卓越CEO“问题+答案”…  相似文献   

14.
李里平 《经理人》2005,(7):40-42
很多CEO下课,问题都出在职业化上2005年6月8日,上海金茂大厦。《经理人》杂志和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CEO如何跨越职业化危机”主题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2004年11月双方进行战略合作后,《经理人》与哈佛为影响中国管理实践联手举办的又一次盛会。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CEODAVIDA.WAN做了《哈佛影响中国管理实践——HBR与CEO成长》的主题演讲之后,又与中国本土多位知名CEO共同探讨了中国CEO的职业化危机及解决之道。CEO面临的挑战于绍文:新闻或者丑闻——CEO话题永远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经理人》杂志在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08,(6):46-5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也走过了30年。《经理人》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方位盘点30年中国管理的探索、迷惘、成功及失败,我们试图发现:中国管理与世界先进管理的距离。 《经理人》发现了——不仅是中国管理与世界的距离,也有中国CEO们不断学习、追赶世界的各种努力,还有中国CEO挑战未来,迈向卓越的路径。 《经理人》谨以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以此献给正在求索管理真谛的中国CEO们!  相似文献   

16.
高崴 《经理人》2006,(6):58-59
《经理人》杂志(以下简称《经理人》):针对大中华区推出PCMPCL,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中国管理教育的传统思维以及管理体制的转变,哈佛商学院所做的这一切努力的最主要战略考量是什么,有哪些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骏 《经理人》2009,(1):4-5
2009年,《经理人》杂志每期邀请一位企业家担任客座总编辑,共同影响世界管理实践,推动中国管理创新。当我接到《经理人》的邀请函时,既感到欣慰高兴,又感到心头沉甸甸的。欣慰是因为,担任客座总编辑,使我第一次能够从媒体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策划者,是我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独特创新。感到沉重,是因为本期的两个重大策划的主题:行业潜规则和反思美国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杨俊杰 《经理人》2007,(11):2-2
本期《经理人》杂志聚焦企业的“创新力”,历经半年评选出“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30强。  相似文献   

19.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5,(4):6-6
高管落马,心态是关键对中国企业管理的问题做出客观和审慎的透视,是经理人和企业家们希望看到的文章。企业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但如果对问题置之不理,就很不正常了。不管是已经发生的问题,还是企业内部潜藏的问题,管理者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喜欢《经理人》杂志第三期的“独家企划”——《中国企业管理黑榜》。文中提到的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20.
郑伟 《经理人》2009,(10):126-126
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抓住哪些中国式机会?如何进行管理的变革创新呢?9月5日,研华科技全球副总裁何春盛在“2009年中国CEO年会”上接受《经理人》杂志专访,以研华科技的“混搭管理战略”为例,为中国企业“跨行业联合与协同创新”指出了一种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