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叶燮(1627—1703)的《原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论杰作。它探本求源,提出了一套颇为完整的诗歌创作理论,被当时誉为“直抉古今来作诗本领,而痛扫后世各持所见以论诗流弊。”①然而,这部著作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合诗与文而论之”的,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只就它的创作论——理、事、情、才、胆、识、力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一系列诗学概念,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是诗学源流,有正变、盛衰、演革、因创;二是诗歌创作,在物包括理、事、情,在我包括才、胆、识、力,中间又以法相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然出于纠正明人论诗过于极端的需要,叶氏诗歌创作论中的一些观点显得稍有偏颇,值得商榷。厘清这些纷繁复杂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叶氏观点,并对其加以调整、修订,有助于我们清晰深透地把握叶燮的诗学观念,加深对《原诗》诗论史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苏轼词作的出现,使得中国诗歌史上有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唐五代乃至宋初,词被视为“小技”,而苏轼在“以诗为词”的泛文学观念引导下,完成了在词前添加小序、以词人性情为始归、冲破词须协律的限制,使词具备了创作主体特殊的情感特征。他在词的创作中不仅运用诗、文、史,而且使词能够与诗、文表现相同内容,从而使得词体日尊。清代叶燮,作为一位诗歌理论批评家,在《原诗》中提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主观条件,即才、胆、识、力理论,而且认为只有四者交相为济,方可使人登作者之坛。  相似文献   

4.
叶燮“理、事、情”说三者的客观性似已成为定说,但笔者认为其中“情”的虚位性正是破解三者非客观性的关键。本文从叶燮对“情”规定性的重新解释,以“情”的虚位以待性,“情”在诗歌中的实现性,“情”在阅读中的延展性,围绕诗歌意象的特点,情境再造中意象的释放,来说明“情”的通向性和在诗歌审美创作活动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指向,因之,客观“理、事、情”之“情”与中国古代抒情言志主观之“情”的背离一说,也似应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5.
“在物”之“理、事、情”指包括人及其精神世界在内的审美容体对象。许以抒情为主的“理事情”说,暴露了一“情”字含“情状”、“性情”二义的概念之含混,却也蕴含了叶燮对诗本质的认识,即创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的艺术形象以表现主观情思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叶燮在《原诗》中把审美主体的能力构成概括为"才、胆、识、力","识"为基础,"才"为核心,"力"求独创,同时"识"始于"格物"的知性品格,和"力"的实践特点构成"知行合一"的理性认知关系。四者的关系叶氏认为是"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  相似文献   

7.
作文炼识漫谈罗晓云作文要炼识,这个观点是清代学者提出来的。刘熙载认为:“文以识为主”,“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叶燮将写作能力归为四种:才、胆、识、力,“四者无缓急,而要先之以识”。他认为,识是依托,识是根本:“惟有识,则能知所以,知所奋,知所决。”...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论家叶燮以气论诗,回归气的本义,其气为贯穿诗歌三要素理、事、情的生命之气.这种贯穿诗歌理、事、情的生命之气,源于诗歌所反映的客观外界的理、事、情所蕴涵的生命之气,所以充满蓬勃生机.叶燮还从气生命观入手,重新审视了崇尚自然的诗歌创作,揭示了在气生命力驱动下的崇尚自然的诗歌创作所具有的变化多端的特点,叶燮论诗中的气论蕴涵着气生型创世神话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叶燮《原诗》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具有独特贡献,本文抓住"理事情"这一独特观点,深入挖掘"理事情"与"天地人"、"气"、"通变"等的关系,客观事物必备因素"理、事、情"与主观必备条件"才识胆力"的关系,"理事情"与审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叶燮的理性美学观倡导察识征理而以理性为艺术立法 ,提出“幽渺以为理”而为艺术理性定位 ,强调情得理真、情依于理而申扬“情理交至”论 ,分别解答了文学与理性、艺术理性的概念规范和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是要有情和理的。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要有自己的态度。或是爱,或是恨,或是赞扬,或是批评,即使是介绍一些客观性较强的内容,也常常把作者的情绪带了进去。这些“爱”、“限”、“赞扬”、“批评”、“情绪”就是文章的“情”。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表示爱,就得写出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中国儒家早就认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与外物无关的主观自生的东西。“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叶燮《原诗》)“感于物”而产生审美情感并将之物化为诗辞,这就是中国古代诗论所说的“兴”。 “兴”的本义是“起”的意思。《说文》:“兴,起也。从舁同,”舁是共举,同是同力。“兴”字甲骨文作“(?)”,“象四只手抬一抬盘之形。”(《甲骨文简明辞典》)先秦始以“兴”论诗。孔子说“兴于诗”、“诗可以兴”,意思是《诗经》能感发人们的某种情意。孔子所谓“兴”,是兴本义“起”的引申,指“由……感发(某种情思)”之意;含“起发”、“感发”之义。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他说“兴”是“起情”,即《诠赋》中所说的“睹物兴情”。从此“兴”以感物兴情或者说感物起兴的涵义被许多诗论家认同,如唐代署名贾岛的《二南密旨》说:“感物曰兴。兴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宋代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中引李仲蒙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  相似文献   

13.
清人叶燮论诗注重才、胆、识、力;才指才能,胆,指胆量,识,指见识,力,指创造性、独立性,认为此四者乃创作主体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这些话讲得非常好,也完全适用于理论研究者。但对于今天的学术界,我们觉得,如果补充空、静二字,也许更全面。  相似文献   

14.
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命题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只是对王维诗画的评价,抑或如有人所归结的那样,仅是一个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对此,清代著名学者叶燮解释得颇为清楚明白:“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己畦文集》卷八《赤霞楼诗集序》)诗与画,即情与形的交融和统一,构成了艺术的审美意象,这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艺术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也是抒情诗反映现实生活并借以抒发激情的手段.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景、物、事、形,指的就是诗的艺术形象,名异而实同.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细胞”.然而什么是诗的艺术形象?过去有种种议论.有人说,诗的形象就是“意境”,这就把“细胞”当作整体了;有人说,诗的形象是诗人自己和他所刻画的人物,这就过窄了.诗的形象是自然、社会、和曲折反映现实的幻想的情、景、事、物,其中包括作为直接抒情主体  相似文献   

16.
试探叶燮的审美创作主客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燮的《原诗》是我国诗学理论著作中,少数几部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著作之一。本文探究了其中最精彩部分之一──有关审美创作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叶燮确认审美创作主体(人文)是由有特殊规定的才识胆力四要素构成的智能实体,审美创作客体(天文)则是为有特殊规定的理事情三位一体的结构,并认为"作者之文章"乃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的产物。叶燮这一奠基于气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深刻理论,从中国诗学史上看,是贡献空前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拈出《原诗》中的“主客体关系论”作讨论对象,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文学以表现客观事物“理事情”为最高法则;二、“理事情”的把握和传达有赖于作者的“才识胆力”;三、诗歌艺术表现“理事情”的特殊性即在于“幽妙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惚以为情”.  相似文献   

18.
叶燮(1627—1703年)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晚年由于在吴江横山讲学,世称“横山先生”。有《己畦文集》和《原诗》。叶燮是我国十七世纪的文学家、美学家,他建立了一套以客观的“理、事,情”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趣者,味也。一首诗,乏情寡趣,就会味同嚼蜡,令人生厌,不堪卒读。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可见,在诗中写出“趣”来,使人体会到“色”、“味”、“光”、“态”等妙处,常常是一篇诗作成功的表现。趣诗是主观的情、意、理、志与客观的景、物、人、事自然结合的产物。从审美角度看,其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把宋代咏物词分为两大创作范式。第一种范式重在摹写物态,具体写法又有状物与体物二种。状物者力求穷形尽相,即“尽物之态”;体物者力求潜心于物,以“穷物之情”。第二种范式重在即物言情,具体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托物言志,即借物之特征以寄寓某种人格精神;另一种为因物寄情,即借客观事物作为引发情感的触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