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港口医院接受置换术治疗的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分别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换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50例未接受营养干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50例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术后7天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人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与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运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术中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术中保温护理,从手术出血量、术毕体温、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6方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基于ELISA法对两组患者在入室后和术毕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SSI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指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毕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入室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保温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术后SSI发生率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常规组为7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干预对眼科高龄待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9月眼科260例高龄待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与术晨高血压患者人数变化及血压下降百分比。结果观察组入院时高血压患者术晨血压降至正常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入院时高血压患者术晨收缩压降低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降低百分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科高龄待手术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人数,明显降低术晨收缩压,确保患者顺利、安全的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护理情况。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状况,并对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假体松动、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0,P=0.0253)。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康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加强肢体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有1例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有6例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χ~2=8.11,P=0.004);同时观察组患者Harrs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肢体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FTS)改善老年胃肠术后胃乏力症(G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手术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FTS护理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上腹部手术常规护理,FTS护理组另执行FTS护理干预,观察手术后胃乏力症患病率和疗效指标。结果 FTS护理组的胃乏力症患病例数、胃肠道症状、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及住院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FTS护理可以明确减低老年胃肠手术后胃乏力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高龄患者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高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尿潴留发生率更低,住院费用更低,二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更宽泛、手术时间短、可尽早下床运动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并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施出院延伸服务及居家护理指导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机能恢复情况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9月期间本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服务及居家护理指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能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出院延伸服务及居家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效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于患者自愿的条件下,有45例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有41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优势明显,可缩短卧床时间,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使用价值、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用Barthel指数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7,P=0.115),术后5天、10天、出院当天观察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康复效果,加快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复发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手术术式。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58例复发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n=29)与治疗组(无张力疝修补术,n=29),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缩短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肝胆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肝胆手术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并发症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早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胸腔积液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认知、角色及社会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可缩短老年肝胆手术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临床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5~82岁,体重52~78kg,根据麻醉方式及术前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的高低分为全身麻醉高评分组(HADS9分GH组),全身麻醉低评分组(HADS≤9分GL组)、腰-硬联合麻醉高评分组(HADS9分CH组)和腰-硬联合麻醉低评分组(HADS≤9分CL组)。记录四组患者围术期出血、输液、尿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小时、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评分。结果术后2小时和12小时GH组VAS评分明显高于GL组(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的CH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L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同期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需要同期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3%,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例)和对照组(n=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囊/阴唇血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腹腔脏器损伤、腹股沟神经损伤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有效提高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