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困境儿童受到侵害所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完善现有的困境儿童福利体系,促进困境儿童的发展和社会融入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由于困境儿童各个亚群体存在内部差异性,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是困境儿童福利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目前,困境儿童的概念及其分类保障的政策和实务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仍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不统一、责任划分不统一、保障内容有待完善等缺陷。这需要从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原则和实现方式着手,对困境儿童保障主体的责任划分、保障对象的类别、保障内容的类别和层次划分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对浙南R市的调研发现,家庭教育功能退化、同辈群体影响具有"双面性"、学校教育乏力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主要原因。学校层面的对策是在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直接教育之外,拓展教育领域,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功能补偿,同时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文化走向,发挥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中的有力主体与主要行动空间作用。  相似文献   

3.
困境儿童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重要议题。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辨明困境儿童概念的基本内涵和演绎,追踪困境儿童福利政策的拓展,提出困境儿童研究的多元主题,是该领域亟待完成的任务。运用主题内容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困境儿童的研究轨迹和政策发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弱势儿童到困境儿童的概念演变及发展、困境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从补缺向普惠演进、困境儿童研究议题从单一到多元化。而在未来一个阶段,其研究议题将转向困境儿童需要、家庭与国家责任、社会福利政策和困境儿童福利关系、困境儿童福利输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属于长期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成长中的烦恼与困境,在学业、就业、人身安全以及性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困境儿童是由于儿童自身或家庭原因,父母存在不能监护、不宜监护、无力监护、无心监护,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或出现家庭暴力等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界难以干预、监护也难以转移,长期处在困境中的儿童。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困境儿童概念的内涵,对困境儿童提供有效的福利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使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显著增加,居住呈长期化趋势,社会融入成为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存在着"行动的困境",图海纳学派的社会学干预方法为研究者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启示。社会学干预方法的问题指向、对于行动者和主体性的彰显、对于知识生产和改造社会的追求,以及方法实践技术本身在"互动"和"去环境化与系统整合"方面所独具的优势,使其具有了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先天优势。将社会学干预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生产,还在于该方法可以为流动儿童个体赋权,培育其公民意识,锻造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口袋户口大学生"是一个新的"类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目前面临着就业不稳定、住房困难、社会保障缺失等困境.解决这一群体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要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不断涌现出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潮的影响,作为"文艺学"和"美学"这些特定理论学科的研究者逐渐陷入一种空前的"困境"之中.如对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理解的模糊,文学理论自身对新出现的文学体裁、文学现象解释能力的弱化,文学理论研究遭到了以"文化研究"为代表的新的研究范式的冲击与挑战等.理论"标新"意识的盛行、文本"解构"情绪的张扬以及主体"超我"关怀的下降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文学理论自身的"困境".因此,在当下形势中重构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便成为必然之举.只有在坚持"综合创新"的辩证原则下,探讨文学理论自身的转型问题,通过理论研究者与大众接受群体的双边努力,才有可能使文学理论走出"困境",走向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流浪儿童现状的考察,认为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等基本权益却并未得到制度保障;正因缺乏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一群体极易成为潜在的犯罪后备军,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当建立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维护流浪儿童的各项权益,同时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目标.文章主张整合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的力量,形成一套以生活临时救助机制、预防流浪机制与回归社会机制的"三位一体"流浪儿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反思农村留守儿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云 《理论界》2010,(10):192-193
学术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和解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反思留守儿童研究,发现已有研究过度倾向于以消极的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群体,忽视了关注能力、资源和可能性等优势的研究视角,描绘了一幅消极的留守儿童形象。  相似文献   

11.
人口双向流动的结果是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分离出了外出农民、留守农民、返乡农民三类群体,这三类群体因其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偏好不同而引致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两难"困境."两难"困境实际上是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低下问题的外在表现,其内在致因还与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客观因素有关.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就要牢固树立"需求决定供给"理念,要从各类型农民人文科技素质、"信息生产源"、组织管理体制、信息传播方式与服务模式等几方面着手以改善相关科技信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2.
儿童福利提供状况和儿童权益保障程度是国家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我国重视儿童发展总体政策背景下,制定合适的儿童福利模式和儿童福利政策,不但关乎包括儿童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程,更关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着眼于提升困境儿童福利的可及性,在困境儿童福利需求与可及性阐释基础上,从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方面分析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传递机制,并从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合作救助机制、构建社区“嵌入式”福利提供机制、提升福利意识等角度提出困境儿童的福利可及性制度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3.
姚蓉  张伟豪 《理论界》2020,(1):71-75
"老漂族"的基数不断增大,其群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也日益突出。"农村"、"女性"双重身份加持,产生了"老漂族"当中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农村"漂妈",即从农村迫不得已来到陌生城市照顾孙辈的女性"老漂族"。空间环境"困守"、文化差异不适、亲情关心缺失、社会关系淡薄、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都使这一群体的城市生活困境突出。为了提高农村"漂妈"的生活满意度,促进社会稳定,本文有针对性地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归纳,分析产生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更好地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困境儿童受到侵害的各类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对困境儿童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党和政府相应制定了困境儿童权益保护措施,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有很大改善。本文主要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深入探索困境儿童成长教育中的关怀问题,探索当下困境儿童人文关怀的状况,倡导在困境儿童成长教育中嵌入关怀伦理理论,形成全社会关爱的氛围,让困境儿童的精神富足、情感满足,并养成关怀美德,拥有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小说研究中儿童群体一直是被忽视的重要群体。通过梳理发现,新时期以来涉及儿童的小说,其主题主要有成长主题、教育主题、社会浪潮的冲击主题、精神家园的建构主题等。通过对这些话题的关注和总结,我们发现它们不仅仅体现着作家独特的社会反思、美学理想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可以成为打开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开掘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外来文学影响和自身意识逐渐成熟共同作用下的"风景发现"。从西方儿童文学、人类学等"外面"接受而发现儿童文学,存在着理论"损耗"和"变形",作家往往会依据现实需要和传统习惯调整接受维度。由童年体验所导致对传统儿童文化的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建构的现代儿童观则深刻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从"人的发现"到"儿童的发现",从"儿童问题"到"儿童文学",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与现实"文化革命"相关,呈现出"为儿童的文学"的典型特征",儿童本位"的文学观念始终未能确立。如何处理"现实性"与"儿童性"的平衡,是影响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8.
"小艳事件"引发社会的热议和反思,在"小艳事件"背后,反映出一系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例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度不高、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隔代教育困境、亲子关系淡漠、家庭沟通模式不合理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开辟了以股份合作为核心的农村"三变"改革,并将"三变"改革与农村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同时,在"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中,面临精准扶贫成本高、难度大,贫困群体主动意识不足,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体利益矛盾,贫困群体缺乏必要的风险保护机制,对承接"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缺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为深化"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提出建立"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的联合工作机制、贫困群体股份联结的受益机制、贫困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城市儿童救助实务领域主要存在困境儿童家庭的经济生计窘迫、司法保障乏力、社会福利资源不足、社会支持和专业能力建设不强、监护人能力欠缺等问题。对此,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社会保障兜底经济困境、司法系统提供规则框架、社会力量多元参与、重视多系统多专业分工合作的儿童保护体系。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儿童保护领域的有益经验,在后续的城市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中完善司法和社会救助制度,鼓励困境儿童救助向职业化发展,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并搭建合作平台,变当下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岗位和项目分类购买模式,从而促进儿童救助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