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马哈式延伸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随访方案,观察组实施奥马哈式延伸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月、3月自我行为管理情况,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健康相关行为、社会心理3个领域11个项目的认知、行为及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例次、再住院例次、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奥马哈式延伸护理方案可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心脏康复训练模式,增强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干预对中轻度老年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中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体化音乐护理干预,为期12周。借助CMAI激越行为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分别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出现激越行为的频率、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音乐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MAI激越行为评分、MMSE评分及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MAI激越行为总评分由47.31±8.27分下降至38.73±6.94分;MMSE评分由15.01±3.97分上升至19.34±3.15分,MoCA评分由16.92±5.48分上升至20.37±4.16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实施集体化音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激越行为发生频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1次,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状态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心肺同治理论,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八段锦组和综合康复组,每组15例。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八段锦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八段锦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VO_2/kg)、代谢当量(MET);最大吸气压(Pimax)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干预后三组的peak VO_2/kg与MET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提高peak VO_2/kg与MET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提高peak VO_2/kg与MET方面优于八段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的Pimax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提高Pimax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和综合康复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八段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健商评估的情绪管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对其自我管理水平、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4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7例先对患者进行健商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使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于护理前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3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认知管理评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以及疾病医学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仅为81.63%,χ~2=5.018,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基于健商评估进行情绪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用药知识了解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知识知晓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3.736,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提高了患者对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6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肿瘤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家庭、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认知能力、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态、情绪状态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有计划的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抑郁、恐惧、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外表、疲乏、睡眠等条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浅析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慢性肝病护理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肝病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45例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UL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肝病治疗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血糖指标水平、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联系卡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和干预组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指导外还给予每位患者发放家庭联系卡,两组患者于出院6月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冠心病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未掌握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联系卡使患者在家也能学习冠心病健康知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家属也能参与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1)与干预组(G2)。G1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要求进行护理;G2组则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配合中医心理干预护理。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天与麻醉给药前测量血压、心率,并依据焦虑自评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所有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及焦虑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①护理干预前,两组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②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G1组。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G1组中受试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干预后,组内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要优于G1组。结论中医心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心理,还可调控血压、稳定心率;这对手术的完成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94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和短期正念行为训练联合干预。比较两种干预前后正念度和心理状况,分析两种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正念度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短期正念行为训练和优质护理联合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肺癌患者行为状态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延续性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左主干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预后结局。方法纳入住院接受PCI术的70例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动机性心理访谈,随访6个月,使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两组相比,两组间的生理职能和精力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余各维度评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发生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动机性心理访谈能改善冠心病左主干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心理及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行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且均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护行为,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93例慢性心衰患者中生活质量较差20例,发生率为22.47%;生活质量良好患者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高于生活质量较差患者,心功能分级低于生活质量较差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与SF-36评分呈正相关(r=0.204,0.315;P=0.002,0.001)。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心功能分级、自我护理维护、自我护理信心评分是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心功能分级、自我护理维护能力与自我护理信心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故早期加强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信心,并使用抗心衰药物改善心功能对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二级预防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应性护理及出院指导,每6个月随访1次;观察组给予规范化二级预防干预,每月随访1次。评估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SBP、DBP、TC、LDL-C、HbA1c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及生活方式达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危险因素指标和科学生活方式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心血管意外事件及复发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二级预防可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及再入院发生率,改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可行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12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院时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并通过家庭跟进来保证家庭康复计划的实施,对照组给予口头指导及告知患者家庭康复注意事项,并定期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持续1年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的压疮、尿路感染、肺炎三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压疮、尿路感染、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RECEDE模式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认知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PRECEDE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知信评分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知信评分以及疗效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认知干预应用PRECEDE模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