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赫雪 《浙江社会科学》2015,(3):110-114,159,160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通过对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在批判视角、革命道路、革命动力、审美救世等问题上,梳理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批判与拯救两个维度上,对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6):18-25
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行生态学批判,无疑是马尔库塞批判理论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马尔库塞认为,要克服资本主义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进行生态革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他主张通过引导技术发展新方向和推动社会关系变革的双重路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创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新视角,为重新建构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技术资本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对技术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对技术异化意识形态的斥责,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在把人引向畸形幸福的同时塑造了单向度的人。从劳动异化批判到技术异化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进展,然而技术决定论和无产阶级融合论的断言,使技术异化批判理论最终陷入解放主体错失的困境和美学救赎论的虚空。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引领当代世界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只有把技术异化批判与劳动异化批判相统一,才能使技术资本主义批判从解释的政治哲学走向实践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对指导我们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是全面的生态批判,包含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方面。马克思从生产和消费维度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形成了科学而深刻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不是抽象的生态批判思想,而是实践的生态批判思想,即是在实践中产生、随实践发展、解决实践问题的生态批判思想。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质,就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对资本主义农业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维度进行实践解读。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三者统一的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其中价值批判和技术批判从属于制度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自身的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可称为一种时代的批判意识.这种社会批判理论的着眼点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从生产方式出发展开的社会批判的理论逻辑,转向了对人及其主观生存状态的强调,着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与文化、政治与经济、科技与消费等诸生存样态的全景式批判.然而,其理论旨趣仍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维度,并在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指向中,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7.
物化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卢卡奇和马尔库塞分别代表了物化批判的三种主导模式:关系物化批判、认知物化批判和技术理性统治批判.<资本论>及相关手稿的物化批判主导模式即关系物化批判模式为另外两种物化批判模式提供了思想资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批判,本身亦有可能成为物化的牺牲品,成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面,他们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应包括其歪曲、神秘现实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其中独树一帜,特别是他在对发达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现实分析和理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已成为社会压抑的一种主要管理机器。对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探讨评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系统表现在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研究”的《单面人》(《单向度的人》)这一代表作中。  相似文献   

9.
赵子昂 《理论界》2007,(10):189-192
马尔库塞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是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广义政治学。其“自然革命论”、“爱欲革命论”及“艺术革命论”融合在他对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单面思想的批判理论之中。马尔库塞对西方语言分析哲学工具理性的单维性、虚假性、矛盾性子以批判,提出了实现人的解放的另一可能性途径:解放封闭中的论域。  相似文献   

10.
以超越经济取代超越资本主义经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思想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通过比较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经济观方面的差异对这一思想作出了相应的评析。作者认为,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经济观方面的根本分歧有三点一是人能否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其本质;二是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优先性地位;三是我们应该超越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还是所有的经济形态。在分析中作者指出,在强调经济优先性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展开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而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过程中消解经济优先性则必然会偏离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寻求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已经成为时下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凭借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制度性的新维度批判,一跃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理论之一.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角,分析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理论缘由,指出当代资本主义以其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的反生态性本质,进而揭露这种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不公正的掠夺和剥削基础之上的种种表现形式,以此证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不但不愿改变这种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反而在政治上以各种理由和借口继续维护它的深层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病态表现及由技术统治造成人的新异化的批判之中。它深受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的影响。马尔库塞传承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传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现代工业社会批判和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系,并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实现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主义流派。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主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生态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增添了新维度,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国际支持,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启示: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社会消费生态化;警惕发达国家的生态转嫁。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的主将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在一起 ,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乌托邦理论。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构成理论出发 ,猛烈地抨击了当代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对人的控制 ,并在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的基础上 ,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马尔库塞指出“审美—艺术”是通往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及实现人类解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包含着诸多的理论范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主要在于:既坚持从技术批判向社会批判的过渡,同时又能够吸收马克思的辩证法,注重主客体的统一,注重消费价值观的理论批判。而就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立论根基而言,生态马克思主义强调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主题,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相应地,弥合人与自然的分裂也就成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存在将"自然"边缘化的倾向,导致"自然"在其中的理论空场,致使无法合理阐释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奥康纳通过说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劳动的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重构了"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生态批判,指出只有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由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联姻,拓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但也应看到,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的学理缺陷,以便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期望破灭理论和稳态经济理论,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为现代资本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并分析了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视域下对资本主义生态的批判,在肯定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以及第一重矛盾理论的基础之上,奥康纳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为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提供了理论武器,并以此论证了资本主义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为其建构生态学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