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探讨其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87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磨牙,随访观察1~2年。结果观察1~2年后,本组病例有2例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7.7%。结论铸造分裂桩核冠使磨牙桩核冠抗力性,固位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由于牙体组织及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干髓术后牙体脆性明显增加,极易造成牙体纵裂。而处理后牙纵裂的传统方法为折裂于根下方者均整体拔除。处理此类患牙时可以尽量保存该患牙为治疗基础。牙体经根管治疗术后消除了根尖周感染的可能,部分伴牙周炎症者,牙周经治疗后也可阻止牙周病变继续发展。这样,对于折裂后只能部分保留的患牙,采用根管钉加强固位,全冠修复后,对基本阻断口腔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动与固定义齿修复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牙科104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活动组(52例)与固定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列功能恢复情况、义齿佩戴情况、出血指数、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固定组牙列功能在固位功能、咀嚼功能方面均显著优于活动组(P0.05);固定组义齿佩戴美观度、舒适度、方便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活动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OHIP-14)量表(口腔疼痛、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固定组总分显著高于活动组(P0.05)。结论相较于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在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中效果更好,可提高患者佩戴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干部保健门诊收集的77例高龄老年患者,92颗患牙,常规预备根管,消毒后进行根管充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6.96%,对照组有效率93.9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讨论根管治疗对高龄老年患者同样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只要患牙有功能或对安装义齿有利,都应尽量保留。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髓外固定系统与髓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髓外固定组与髓内固定组,髓外固定组患者予以动力髋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髓内固定组患者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60.81±18.32分钟与113.28±16.47ml,明显低于髓外固定组患者;髓内固定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35%,明显高于髓外固定组患者,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髓外固定系统相比,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行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团场老年人群体牙体疾病及修复的情况。方法收集石河子市149团2018年3月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牙体疾病及修复治疗的现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资料65岁以上老年人共457名,以28颗牙统计,不计第三磨牙,计缺失牙2644颗,失牙均数为5.79颗;现患龋病361例,占比为72.43%,其中充填率为17.78%;残根残冠率为79.35%;楔状缺损率为31.85%,充填率为28.07%。牙列缺损者占比为72.65%,其中义齿修复者占比34.94%,不良修复体者达32.76%;牙列缺失者占比8.10%,其中修复率为94.59%,不良修复体者达31.43%。结论基层团场老年人口腔健康不容乐观,牙体疾病发病率较高,得到良好的治疗修复率相对较低,对口腔卫生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在服务老年人群口腔健康宣传、保健及正确治疗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修复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与治疗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200例口腔科老年患者按疾病分类分为若干组。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住院或门诊病历对所有患者的疾病分类和治疗对策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活动义齿修复共78例(占39.0%),牙缺损或缺失修复50例(占25.0%),牙合曲线不良30例(占15.0%),牙间食物嵌塞22例(占11.0%),咬合垂直距离过低20例(占10.0%)。结论老年口腔修复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多种多样,但其中以活动义齿修复及牙齿缺损缺失所占比例最多;对于老年口腔修复的诊治,临床上通常采取对症对因治疗,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操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治疗与护理、治病与预防相互配合,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伤痛体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在老年牙齿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牙齿种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并分别为60个植体;对照组给予常规翻瓣种植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疼痛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PLI,BI,PD,CAL,种植体周围骨量吸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翻瓣微创种植技术能够缩短种植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在维持种植体周围牙龈形态及邻近牙体组织健康状况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运动模式镊钛器械联合热牙胶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一次法根管治疗患者210例(21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均为70例。根管预备均采取冠向下法,其中A组采取ProTaper连续旋转运动,B组采取WaveOne往复运动,C组采取Twisted File Adaptive自适应运动,后所有患牙均进行根管荡洗后采用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比较三组患者平均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平均预备时间比较差异显著,WaveOne往复运动组患者时间最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根管充填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及72h疼痛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d疼痛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镊钛器械联合热牙胶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对患者采取WaveOne往复运动所需根管预备时间最短,而Twisted File Adaptive自适应运动能有效降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老年人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操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老年根管再治疗患者80例(8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组(使用机用镍钛TF扩锉系统)和H组(使用G钻和手动H根管锉),两组均为40例,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根管再治疗根管预备后的疼痛程度和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T组患者根管再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H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人根管再治疗的情况,使用机用镍钛TF扩锉系统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G钻、H锉,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