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为透析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内瘘,对照组采用尖针绳梯法穿刺内瘘,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率、压迫止血时间、感染率及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及穿刺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机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也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0. 85%和0.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扣眼法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低,下机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感较轻,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未增加感染的发生,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5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的情况。结果 42例内瘘应用良好,5例内瘘狭窄,3例血管栓塞,占此分别为84.7%,9.4%和5.9%,其中使用内瘘最长者5年。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是其生命线,故必须加强内瘘护理,方可促进血透治疗效果提高,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经临床医生确诊为尿毒症需建立动静脉内瘘施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80例,整群抽样,从对治疗环境准备,患者相关知识与心理准备,健康评估,动静脉内瘘成形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家庭延续护理6个环节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经3个月后,观察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与往年同期、同类患者进行比较,是否有差别。结果经整理资料,应用计数统计,护理干预后并发症低于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赴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针对性强的个体化科学护理,故对降低血透动静脉内瘘口并发症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专项膳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疗效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71例,按入选时间分为膳食护理干预组(36例)及对照组(35例),膳食护理干预组另行专项膳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进行膳食干预宣教、评估营养状况、制定膳食干预方案、学会简易饮食计算法及烹饪方法、进行日常饮食指导。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及6个月后接受了各类疗效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胆固醇、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及MIS评分均无明显区别(P0.05),6个月后膳食护理干预组的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肌酐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尿素氮及M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专项膳食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39例,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整体评估及干预、指导相关呼吸训练、配合手术、术中保温护理、术后协助翻身及排痰、加强鼻胃管护理、尽快处理分泌物和呕吐物、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及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等,出院前评估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其他疗效指标。结果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单纯肺内感染例数、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明确减少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其他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排尿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RFCA治疗的老年慢性房颤患者127例,按治疗时间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按我科RFCA手术常规进行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行专项护理干预(认知干预,训练床上排尿、使用排尿器械、排尿中断、排尿反射,术后鼓励多饮水,减少卧床时间和鼓励自我管理),评估术后各类排尿功能指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恢复分级、发生尿潴留例数、导尿次数和术后12h残余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确改善老年房颤RFCA患者各类排尿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腹部术后排尿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按手术时间分为预见性护理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我科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执行专项预见性护理方案干预,内容涉及预见性健康教育、卧位排尿练习、训练使用排尿容器、心理干预、诱导排尿、疼痛预见干预等。比较两组对象术后尿潴留(UR)发生率及各类排尿功能指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分级、术后12小时残余尿和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确减少老年腹部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改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估老年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诱导期护理的实施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10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条件下,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25例干预组患者接受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对照组为52.00%(13/2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于诱导期内实施整体性护理有重要临床价值,可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诱导期血透患者舒适度指标规律性。方法选择近期接受诱导期血透老年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专项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专项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心理、生理护理干预、合理安排透析和增加社会支持等内容,评估指标有疼痛分级(CVRS)、血压、睡眠质量(PSQI)、心理情绪(SCL-90)和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VRS、收缩压、舒张压、PSQI、SCL-90和舒适度评分分布接近(P0.05),15d后专项干预组上述各类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P0.05)。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诱导期血透患者各项舒适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相关指标现况。方法连续选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47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5例)。预见性护理内容包括:一般预见性护理、预见性呼吸道管理及其他预见性护理3部分。结果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种疗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围术期间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7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预见性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干预组增加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干预、运动及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及药物干预,手术前后接受了血糖相关指标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象手术前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无明显差异(P 0. 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检测值,同时预见性干预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结果(P0. 01,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血糖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7例,按接受腹部手术时间分为专项排尿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专项排尿干预组另行术前专项干预训练(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肌群收缩、舒张训练及尿管定时夹闭、放开训练),比较两组术后排尿观察指标。结果排尿干预组的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3小时内自行排尿例数、卧床自行排尿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尿潴留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项排尿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全肺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91例,依据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常规治疗,专项护理干预组增加了专项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呼吸道术前干预,疼痛干预,辅助通气干预,排痰干预,监测水、电解质数据和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并进行了心律失常各类疗效比较。结果专项干预组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平均每天心律失常数目和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数目等检出心律失常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专项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现况。方法选择近期接受维持性血透老年患者54例进行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调查患者饮食习惯及各种营养成分的每日摄入量,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制定相应食谱等。干预前后检测各类营养状态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专项饮食护理干预结束后,54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BMI、AC、AMC、TSF、ALB、TCH、TG和TLC等营养状态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或P0.05)。结论专项饮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改善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专项干预改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身心症状评分。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5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院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另行心理护理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症状评分(SCL-90问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身心症状各项评估指标测试结果接近,治疗结束后,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的阳性问题数、阳性症状均分、SCL-90总均分和总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专项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身心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专项睡眠干预改善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特异性问卷各项疗效指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辽阳石化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PD患者49例,按入选时间随机分为专项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对象均接受PD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专项睡眠干预(包括睡眠健康教育、睡眠行为干预、睡眠限制干预及用好助眠药物)。两组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了帕金森病睡眠特异性问卷(PDSS)各项疗效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DSS总分及各项问题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PD患者PDSS总分及多数问题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专项干预组PDSS总分及多数问题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P0.05)。结论专项干预可以明确改善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专项心理干预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辽阳石化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对象均接受康复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专项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倾听干预和亲情干预)治疗。两组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了各类康复疗效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MA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干预组上述各项康复疗效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P0.01,P0.05)。结论专项心理干预可以明确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组一给予每周3次的常规血液透析及每2周1次的血液透析滤过,组二给予每周3次的高通量血液透析及每2周1次的血液透析滤过,记录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数据,统计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下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在低血压发生率方面,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在透析第4小时的血压上,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在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更低、透析第4小时的血压更稳定,患者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全、经济、快捷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内瘘脉穿刺时疼痛的方法.方法 对55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进行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涂擦后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各2次,比较三种方法涂擦后动静内瘘穿刺时患老的疼痛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 三种方法涂擦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1),其中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效果最优,单用利多卡因次之.结论 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穿刺部位涂擦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减轻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