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炎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BNP)的表达,及BMP在急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浆BNP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LVEF、SV、CK-MB、cTnT等指标均优于研究组患者指标,且轻症组患者优于重症组;研究组患者血浆BN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症心肌炎患者相比,重症心肌炎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炎患者血浆BNP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高,且重症心肌炎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轻症心肌炎患者,血浆BNP水平在急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见性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治疗的106例AMI患者设为AMI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治疗30天后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MI组(P0.05);经治疗后AMI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未发生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发生组低(P0.05)。结论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研究对象均实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浓度平均为298.6±37.8p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水平,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另外,不同症状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BNP浓度也存在一定差异,症状轻患者的BNP检查结果明显低于症状重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指标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CHF患者设为CHF组,同期选择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并对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BNP关系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出院前患者的BNP水平进行分组,统计CHF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结果 CHF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BNP≥110pg/ml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分别为25.0%和17.9%,显著高于BNP110pg/ml者的6.5%和3.2%(P0.05)。结论血浆BNP是反映CHF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为CHF的早期诊断、病情判定、预后评价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脑利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BNP及CRP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BNP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及CRP水平,且对不同程度心功能患者均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应用于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对心功能保护及(N末端脑钠素原)BNP、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0),观察一组使用常规治疗+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观察组二组进行常规治疗,另外在相同期间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析心衰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心功能指标、BNP和NO等指标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O、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上升,并且观察一组NO、BNP水平更低,LVEF水平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vWF水平明显降低,6-keto-PGF1a水平明显上升,并且观察一组vWF水平更低,6-keto-PGF1a水平更高(P0.05);心衰患者N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变化越明显(P0.05);心衰患者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keto-P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变化越明显(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组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观察一组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WF、6-keto-PGF1a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丹参酮Ⅱ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多巴酚丁胺组( B组)、替罗非班组( 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 D组)。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中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的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至2018年入院治疗患者,其中急诊介入治疗AMI组(47例)、内科保守治疗AMI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52例),对比分析各组血浆Renin、ATⅡ、ALD、脑钠肽(BNP)、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急诊介入治疗AMI组Renin为16.83(7.77~42.84)pg/ml,内科保守治疗AMI组Renin为14.80(8.30~23.45)pg/ml,均明显高于UA组[7.97(4.22~13.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于心肌梗死组各阶段组间血浆Reni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的ATⅡ及ALD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enin与ATⅡ具有相关性Rs=0.157(P0.05),ALD与ATⅡ具有相关性Rs=0.325(P0.01)。结论 AMI早期Renin水平升高,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Renin水平影响无差异,ATⅡ、ALD无明显升高,但Renin、ATⅡ、ALD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时检验其P物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老年患者,其中急性期COPD患者42例作为A组,35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作为B组,同期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C组,采用ELISA检测P物质水平,计算COPD病情及预后预测指标BODE指数得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P物质水平均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且急性期患者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均与BODE指数得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验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预后,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及心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86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2周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1个治疗周期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T-1和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个治疗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浆CT-1和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P0.05);观察组血浆CT-1和NT-pro BNP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CT-1和NT-pro BNP水平,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和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来探讨心肌缺血与(NT-pro BN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9月于我院循环科住院的1~3天无心绞痛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7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适宜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6~24小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NT-pro BNP)浓度测定,术后72~76小时复查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单纯冠脉造影(CAG组)3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37例,CAG组术前和术后16~24小时的(NT-pro 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P0.05);PC1组术后16~24小时的血浆(NT-pro BNP)浓度高于术前(P0.05),LVEF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76小时血浆(NT-pro BNP)浓度与术前基本相当(P0.05)。结论在心功能正常(LVEF)正常的情况下,(UAP)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 BNP)浓度暂时升高,说明心肌一过性缺血引起血浆NT-pro BNP水平一过性升高,比LVEF变化更灵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80例心衰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血浆BNP和ANP水平检测,同时用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心衰患者在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结果心衰患者组血浆BNP浓度,A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健康人≥51岁组BNP浓度较<51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NP浓度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ANP浓度Ⅲ级与Ⅳ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数值有相关性。结论临床上血浆BNP浓度比ANP浓度对心衰患者诊断具有更大意义,BNP是反映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血尿酸在老年心脏瓣膜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尿酸(UA)水平进行分组,分为UA正常组(n=40)和增高组(n=4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UA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同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性功能分级进行分组,对比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和UA水平。结果 UA水平增高组患者的LVEDV水平和LVEDD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患者,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6.22,3.11,7.74;P0.05)。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恶化,患者的UA和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LVEF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检测UA水平对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临床的诊断,且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情况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脑钠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入选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3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5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脓毒性休克组39例,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确诊后第1天行脑钠肽、超声心动图、血乳酸等检查,行APACHEⅡ评分评估,并于4周后观察各组死亡率.分析4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乳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①各组脑钠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水平、APACHEⅡ评分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高,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脓毒症休克组LVEF较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低,且乳酸水平较其他2组增高(均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LVEF、乳酸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后脓毒症休克组脑钠肽与LVEF、乳酸呈正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严重脓毒症组脑钠肽与LVEF呈相关,与APACHEⅡ呈负相关(均P<0.05);脓毒症组脑钠肽与APACHEⅡ呈负相关(P<0.05).③4周内患者死亡率以脓毒症休克组患者最高(P<0.05),而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表明死亡组脑钠肽、LVEF、APACHEⅡ评分、乳酸均较存活组高(均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增高、乳酸增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0、1.107、1.098,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左心室收缩功能、早期预后有关,BNP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各35例,入院后立即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30分钟出结果,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时再次抽血化验NT-proBNP。结果治疗前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呼吸困难缓解、心功能改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治疗后NT-proBN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老年急性呼吸困难快速、准确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盘锦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五病区诊治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8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与米力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注射液)41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径(LVEDD)的变化。结果 1常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4%,米力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米力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NP,EF,SV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DD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对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BNP,EF,SV,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DD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治疗。以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为(53.2±4.7)%,高于对照组的(48.2±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D为47.2±3.5mm,低于对照组的50.7±3.6mm,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尖瓣E峰/A峰为1.14±0.57,高于对照组的0.76±0.29,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为5.2±3.6mg/L,低于对照组的8.6±3.4mg/L,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详细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收集2015年3月至11月期间我院住院内分泌科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30例,以及同期经健康检查排除糖尿病肾病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三组受检对象在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素以及血肌酐指标方面的检出水平,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检验。结果三组受检对象尿素检出值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早期肾病组血肌酐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诊断中,检测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有积极意义,是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生化治疗,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间接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和观察组(曲美他嗪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均为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舒张压及心率情况。结果治疗前组间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比较均为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及心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曲美他嗪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和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两者患者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血流分级各级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在围术期治疗高血压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在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前提下,不增加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风险,还能降低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